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误人子弟的学术逼宫

已有 6350 次阅读 2013-7-20 06:44 |个人分类:趣侃乱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青蒿素, 研究生, 导师, 衰老, 曾庆平

寻正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术不仅仅是学识的积累,更是科学精神的发展与发挥。科学网曾庆平老师自炒开拓性导师,被Arrival与我泼了冷水,曾老师觉得很冤,我带着学生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进入了”学术前沿“,怎么迎来是板砖啊?

曾老师用青蒿素取得了延长酵母菌寿命的效果,”果然不出所料"地抑制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导致了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升高,邪气升高,促使正气升高,正气压倒邪气,于是乎细胞寿命延长了。这么牛皮的世界级发现,还在之后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相关结果,却雷声之后没雨点,在“原创”上过不了关。这种奇怪的自相矛盾,美之名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对于习惯于似是而非地思维的人来说,曾老师的这段话的确是高深莫测,而事实上,正如Arrival所批评的那样,无非是针对不熟悉的领域,重复教科书的内容而已,无论怎么美化,都过不了原创性的一关。这是学生问道于盲的必然结果。

曾老师跟青蒿素有些渊源,大概属于争青蒿素发明权的南方派系,想来对青蒿素是情有所钟,才会用青蒿素来延长酵母菌的寿命。对于关注青蒿素的人来说,它的抗疟原虫作用虽然尚不完全明确,却是不会把它当作酵母菌的长寿方剂的,因为其可能的作用之一,就是抑制灭杀酵母菌——揭示青蒿素作用机理的实验之一,就是用酵母菌做的。青蒿素通过抑制酵母菌的线粒体而起作用,接触到青蒿素,酵母菌不死光,也只能苟活着。苟活会长寿,算是人类社会的典型特征,如果你熟悉衰老研究,似乎这也是衰老学界的最大学术贡献。

曾老师的奇思妙想虽然有着实验证据,却最终缺了原创性,连做学位论文的勇气都没有,更多的恐怕是难以符合现有发表了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曾老师的学术自擂没有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料,难以判断他们为什么取得了那些结果。

我不做衰老研究,但还能读懂一些相关文献,这已足够判断曾老师的所谓“学术前沿”。其实从酵母菌实验突然跳到饿得精瘦的老鼠,我们就知道曾老师与其高徒曾经面临了多大的心理挑战,这或许是在一个不熟悉领域内瞎闯的必然后果?换句话说,曾老师的长寿研究前后不搭边,浪费了学生大量的研究时间与大量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唯一收获是获得了当实验室技术员的资格。测量酵母菌的生殖或者时间寿命该没问题了吧?

曾老师带着学生在衰老研究领域外的沙滩上溜达了数圈,不得其门而入,原来的宠物是酵母菌,现在换上鼠,然后,崩!曾老师跟学生破门而入,伴着惯性,居然冲到了“学术前沿”。大家说这种机率有多大?我看小于5%。

回到曾老师的“学术前沿”,针对衰老研究我们究竟知道些什么?衰老(Senescence)是一个自然过程,目前能逃离这一个自然过程的就是癌细胞,想来大家不难理解癌与衰老的关系,癌细胞它就不衰老,要么长寿,要么永远活着。曾老师提到端粒,它是细胞衰老的调节机制之一,细胞DNA复制需要消耗它,癌细胞复制就应当不停地消耗端粒,癌之所以成为癌,当然就要逃避端粒控制机制了,所以学术界曾怀疑端粒酶——能延长端粒的蛋白——是致癌因素之一。

现在曾老师发现了长寿的秘诀,抑癌基因活性降低几十倍,端粒延长,呵呵,曾老师找到癌细胞了。

曾老师的实验方法在科学上有一个专门名词,叫捞鱼(Fishing)。针对大量的因变量进行筛选,总要找到几个有统计显著意义的,然后发表论文,研究周期结束。曾老师这次捞着了两个抑癌基因与端粒。


捞鱼有时还真能捞着鱼,但曾老师在学术自捧之外,专业内容太少,无从判断。不过,我们也不难用常识与已知衰老研究大致评估“学术前沿”究竟在衰老研究领域大门的哪一方。

当鼠体处于饥饿状态时,想来细胞活动是需要减少的,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次数少了,那用于DNA复制消耗品的端粒的消耗是不是也应该减少了?曾老师在这里好象没发现什么。

细胞活动减少,或许就天然存在一种自我克制,让细胞癌变的机率减少,于是乎抑癌基因的表达显得多余,于是乎曾老师就发现了显而易见的结果。这两种结果可能没有因果关系。当然,似是而非的讨论是很容易把二者联系起来的,还能产生很多的实证——更多的与二者表现一致的东西,就象曾老师此前重复印证教科书内容一样。

任何一项研究,在同行评议之前,就在媒体妙作及进行过高的自我评价,是学术自吹自擂,是不适当的——因为存在着目前我的这种强烈批评的风险,更大的风险是面临不一致的同行评议之后的尴尬:你自以为走到了前沿,结果仍然在门外徘徊,被人嘲笑为坐井观天、夜朗自大。

曾庆平老师针对其指导学术过程的描述,在达到高潮、“无心插柳”之前,完全是一种盲人骑瞎马的感觉,这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是极大的忌讳。对于学生而言,承担的风险太大,曾老师的学生,想来是需要论文才能毕业找工作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学习的是系统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思维,做出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的研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性,很大程度上靠运气,研究生不应当立志超过导师的能力。

感叹曾老师学生“遇人不淑”之际,也对曾老师误人子弟之后化劣迹为优势的能力叹服,这就是中国的学术政治,八股优势,中国的论文发表量据说已经是世界第一,不是没有基础的。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他的时代具有学术泰斗的地位,尚且如此谦逊。而反观现代的中国学者,行事如曾庆平师的恐怕是绝大多数,学生要求出格,他们称之为“逼宫”,外人面前摆谱不够,还要在学生面前过把权威的瘾,这样的心态,又如何可能不耻下问?其结果当然是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内闭门造车了——造好之后,难免又要自我欣赏赏鉴一番的。

对于任何一个合格的导师来说,如果自己的学生要进入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在国外,会将学生推荐到相关专业导师名下,在中国不具备这个条件,但难道不可以向相关专业人员请教,请求协助或合作吗?哦,忘了,中国是通才模式,那多丢人啊?还是自己翻文献摸索着指导吧,反正中国学术界目前尚未要求导师对自己的伪劣产品负责。不少中国导师还得靠研究生反向指导,甚至研究生报怨导师真难教或者教不懂,也是导师抢课题,抢资源而进行的自我“逼宫”的后果之一。

不负责任的行为得到提倡,应者众,算是中国学术的特色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709651.html

上一篇:学术逼宫与学术八股
下一篇:来美国之前,备好常识头盔
收藏 IP: 173.28.204.*| 热度|

8 李学宽 袁海涛 吴吉良 王春艳 王枫 lovefm seeker99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