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大型类人猿一例异嗜行为个案观察及有关动物自我医疗行为的讨论
半月前,我在加里曼岛北部马来西亚联邦所属沙巴州山打根省的西必洛人猿保护区观察到一例野生婆罗洲猩猩(沙巴亚种)的异嗜行为,观察该行为的地点位于西必洛人猿保护区投食点北侧大约500米的步道旁边。
2017年12月27日上午11点左右,我在该保护区丛林与一只已成年的雌性婆罗洲猩猩沙巴亚种Pongo pygmaeus morio相遇,由于该保护区定时定点投食救助已有数十年历史,因此“这位女士”并不十分怕人,当然也不与我作过多交流,我们相互沉默凝视了将近1分钟的功夫,她径直爬到步道一侧的树丛中坐定。我起先以为她只是坐下来休息或吃它周边的果实,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采食了少量的水果后,她竟然一把又一把地抓取周边挂在枝头、已经干枯日久的藤蔓放在嘴里大嚼。由于她离我很近,目测距离不足5米,因此能清楚地看到她吃的是什么,并可拍摄到清晰的影像资料。我观察到,她抓取的是不同种类的木本和草本藤蔓类植物的干燥茎,那些茎秆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之后,呈现出灰白色,即除却纤维素外,其他营养物质绝大多数已丢失殆尽的干物质。在进食过程中,能清楚地听到她在咀嚼这些干物质时发出的清脆声响,通过声音、动作和每一口咀嚼时间的长短,判断其咀嚼得充分,可见其对待这些非常规食物的态度十分认真,其中粗大干硬的部分,是用其臼齿咬碎,并嚼成细碎的木屑后才吞咽下去的。
1-文中的“她",一个成年的婆罗洲猩猩沙巴亚种雌性个体
是食物不足所迫才导致这只雌性婆罗洲猩猩选择这样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食物果腹吗?答案是明确而否定的。因为,西必洛丛林即使面积再小(43平方公里),也有将近4294公顷的土地都被层层叠叠的原始热带雨林所覆盖,这里是加里曼丹岛北部生物多样性丰富且保存得十分完好的一片丛林,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交替成熟,而目前正有大量的桑科榕属(各种榕树无花果)和菠萝蜜属(野生的香菠萝,也称香菠萝蜜)富含糖类和蛋白质的果实在林中成熟。猩猩日常还会抓一些雨林中常见的昆虫和小脊椎动物佐餐,即使找不到这些高营养含量食物,也会吞食口感柔软、无毒或毒性物质含量低的树叶、幼芽、花、花蕾和幼果,而这些可吃的东西在雨林中几乎可以称得上俯首即是。更加值得注意的,已经堆满了香蕉、甘薯等高营养物质的食物就相隔数百米的投食区。
因此,我判断这可能是一例重要的,大型类人猿中的自我医疗行为。平日里,婆罗洲猩猩的食物以富含水分的水果和树叶等新鲜植物为主,这就容易造成胃肠道中水分过多,而干燥藤蔓,尤其是韧皮部,含有大量筛管和韧皮纤维构成的管腔,在这些管腔中,能够透入大量的水分子,而精细的咀嚼能够消除这些粗纤维物对肠道的刺激,还能增加这些微小管腔的开口,使其更好地起到吸湿作用,而这种吸湿性强的纤维进入消化道,能有效地改善消化道内的环境,富含水分的食物变得蓬松,易于其营养成分与消化道皱襞接触,促进吸收;并且这样的物体本身却不容易消化,它会参与到消化过程的始终,在大型灵长目动物的下消化道(即直肠、结肠和盲肠),这些物体与食物残渣相结合,继续发挥其吸湿作用,增加粪便的可塑性,使粪便成型并促进排出。
2-雨林中不同种类干枯藤蔓在枝叶间交织缠绕
由于大型类人猿是一种高智商动物,与人类同为人科,是我们的亲戚,因此研究他们的个体医疗行为对促进我们医疗的改善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并且,借助植物物理性质改善胃肠功能的个体医疗行为在大型类人猿中其实并不鲜见,例如在黑猩猩身上,他们有时会主动摄食一些“毫无营养价值”的植物叶片,而这些叶片的表面不仅粗糙,并且常常布满毛刺。动物生理学家们认为,叶片上的这些多钩的粗毛,在进入消化道后,配合消化道的蠕动,可以使消化道内壁上附着的寄生虫脱落;而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些物质可以引起腹泻,打断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并促进排出。(相关文献请参考: Fowler, A., Koutsioni, Y. and Sommer, V. (2007). "Leaf-swallowing in Nigerian chimpanzees: evidence for assumed self-medication". Primates. 48 (1): 73–76. )
由于我本人是医科出身的自然科学工作者缘故,综合我自己的临床经验,鉴于对消化道寄生虫附着器官的了解,柔软的植物纤维对于虫体本身的附着作用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不排除促进虫卵及生殖节片的排出),具体作用于婆罗洲猩猩所处的环境和食性上,我认为食用干枯藤蔓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消化道内环境”,其主要目的有三:第一,增加接触面,促进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第二,促进粪便的成型,以利于正常排出(观察并拍摄到该个体的消化道末端开口周围清洁得令人难以想象);第三,预防因食物水分过多而引发的胃肠道疾病。我想,以上的这些解释,可能性会更大,也更加趋于合理。毕竟,我观察的这个季节正好是加里曼丹岛雨季的开始,动物被胃肠道疾病困扰的几率的确会明显增加。
鉴于我目前对上述行为仅有一例观察,要确认该行为属“动物自我医疗”范畴(Zoopharmacognosy),还须要灵长类研究者们在丛林中进行大量艰苦的观察记录,因此我在本报道的标题主体中,没有使用“自我医疗行为”这样的字眼,而选择了在一个在医学临床上用于描述行为的名词——“异嗜”(也称“异食”),即专爱摄取常规食物以外的某种东西。的确,干枯的藤蔓的确不是这种大型类人猿的常规食物。我认为,这样的标题,是更加严谨而客观的。另外,我把这则观察,选择在我的科学博客上报道出来,主要原因是:它并不是一个领域的问题,应该与更多学科(例如动物行为学、动物生理学、人类学、临床医学等)的朋友们分享,为动物自我医疗研究领域提供一个线索,尽一份绵薄之力。(博物地理 段煦/文并摄影像)
3-取食较细的草本干枯藤蔓
4-取食较粗的干枯藤蔓
5-用门齿切断
6-以门齿和双唇配合,以撕取木本干枯藤蔓的韧皮部
7-令人惊异的是,这头雌性个体的消化道末端开口周围十分清洁
8-一头雄性个体为我们展示了它与我们人类相近的齿式
点击将打开优酷视频新窗口观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