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渴望全才,延揽人才,善用偏才,杜绝废才”是每个群体取得成功的关键。大学教授团队更是“人才”聚集的高地,科学妥善地处理好不同人才之间的交织互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科研事业的开展乃至整个高校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偏才”“人才”“全才”和“废才”进行深入的研究,理清这“四才”间辩证关系,也是高教界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偏才是放错地方的“宝才”
张飞是“才”,他一声吼断当阳桥,吓退敌军83万,但是,他是有勇无谋的“偏才”。幸好他坦然地接受了自己“偏”的事实,因此,千余年来其光辉形象从未受损于他的“偏”。
任何人都可以是“才”,甚至连刘阿斗也是吃喝玩乐方面少见之“才”。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们当然更是“才”了。但问题是许多教授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偏才”,至少拿自己当“人才”,甚至还常常以为自己是“全才”,结果害己又害人,最终把自己搞成了“废才”。
其实“偏才”的“偏”并非贬义,陈景润不就是典型的“偏才”吗?“偏才”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偏”,不承认自己“偏”,甚至坚持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偏”。客观地说,“偏才”既是一种特殊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的宝才,如果自己承认其“偏”并愿意与他人互补,达到“瞎子背瘸子”的美妙境界,那么,高校教授的团队将是多么理想,青年教师将是多么快乐和富有成就感。
怎样判断自己“偏”或“不偏”?被大量学生“差评”,还有资格不承认自己是缺乏管理才能的“偏才”?从未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能宣称自己本可以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重大突破吗?始终融不进团队,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难道永远是别人的错?其实大家对“偏”或“不偏”都心知肚明,并非自己不知道,而是不愿承认自己“偏”。
为什么许多教授,特别是青年教授,都不敢或不愿承认自己的“偏”呢?根本原因就是生怕自己因为“偏”而被迫去扮演配角。其实道理很明白:有主角就得有配角,不可能大家都是主角,况且许多配角远比一些主角成功。比如有几位主角的名气能超过吴孟达这位周星驰的御用配角呢?既然要建设教授团队,就得有分工,就需要相互配合,能者则上,每个人都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利人又利己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最不应该的是不少“偏才”非要坚持认为自己根本“不偏”,没有“金刚钻”非要把住“瓷器活”。扪心自问,这种不必要的执着真能带来幸福感或成就感?“高不成,低不就”的态度耽误了多少青年教师发展良机?“偏才不偏”的思想在不断折磨自己的同时,也害苦了周围的同事,并给课题组造成了极大损失。
坦率地说,如果把要求提高一些,那么,世界上任何人都仅仅是“偏才”而已。有些“偏”是暂时的“假偏”,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变“偏”为“不偏”,勇于承认有益无害,展示自己的“偏”无疑敞开了一道吸引合作者的大门,最终受益的将是自己。
正确定位自身的都是人才
关羽是“才”,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侠肝义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人才”,深受老百姓的千年爱戴,甚至被奉为现代财神爷。关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完人。
人才的种类很多:幸福的“偏才”、知足的“偏才”、能克服“假偏”并敢于承认“真偏”的“偏才”等都是难得的人才。更一般地说,任何人只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都是人才。
笔者不想重复引用相关词典对人才的标准定义。但是,必须强调,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但要自己很优秀,而且还要能够充分激发他人的才智,特别要是“荐人之才”“育人之才”“用人之才”和“控人之才”。
荐人之才:真正的优秀人才是那些不但自身很强,而且还能够随时发现更加优秀人才之才。事实证明,荐才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将远远高于那些仅仅依靠个人奋斗的孤胆英雄。发现人才也需要非凡的眼光和出色的本领,毕竟千里马难得,伯乐更难得。
育人之才:这种人襟怀宽广,敢于培养超过自己的后起之秀,不担心下级与其争宠,他们自信地将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属,诚心诚意地帮助后辈成功。培养人才是教师的天职,培养人才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者,其本身就是了不起的高才。
用人之才:培养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养才不用,等于无才。对人才来说,“使用”便是最好的“培养”。有些人,不会用人、不愿用人、不敢用人、他们事无巨细,所有事情都自己扛,不但把自己累得半死,而且,还断了周围人的活路。如果授权得当,监管有力,既重用了人才,又培养了人才,皆大欢喜的事情你何乐而不为呢?
控人之才:公然提出控制人才?太霸道了吧?非也!古今中外,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哪一个希望人才失控?庸才失控是损失,人才失控则是灾难。历史上每当有军阀混战,则必导致天下大乱。人才失控其实没有赢家,包括人才自身在内的所有人都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此,控制人才,其实也是爱护人才。如果制定健全的团队规范,并严格执行,对胆敢违犯规章制度者(包括人才)进行严惩,那么,人才失控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团队的发展就会更加顺利,最终大家受益。
高校应该珍惜“人才”。“才”有多大本事,就应该给他搭建多大的舞台。当然,不断给人才们施加压力和动力,使其不断进步,这也是高校的权力和义务。
全才或废才只在一念之间
马谡是“才”,他才气过人,甚至接替过诸葛亮任丞相,但是,由于自以为是,他最终使自己成为了历史上永难翻身的“废才”。对自己定位不当,能力估计过高,不但失守了街亭,也搭上了卿卿小命。
“全才”如凤毛麟角,但是,许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全才”;“废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人宣称自己是“废才”。表面上看“全才”和“废才”位于两极端,其实,他们仅有一念之差。
自认“全才”者,其实等于“废才”。某些科研个体户内政外交一肩挑,教学科研同时搞。既要找项目,又要做课题,还要担管理,再要备验收,更要忙推广。他们上揽生存大事,下至财务报账、文件复印、寄信取报等,任何琐事,全部亲力亲为。当下,不少科研个体户甚至还通过与其它个体户进行一次一议的“分赃式”合作,从而获得研究基金。但是,今后国家项目机制将作重大调整,除自然基金之外,各主流基金都要集中力量干大事,相信那时“个体户联盟”一定会被淘汰。
自认“废才”者,其实几乎大部分都成为“全才”。当然,假谦虚和缺乏自信者除外。正因为他敢于否定自己,敢于重用专才,善于团结人才,乐于借用外力,处处虚心请教,所以,同事们都愿意与他合作共事,喜欢全力以赴帮助他,同时,也坦然接受他的帮助。请问,这样的人不就是无所不能的“全才”吗?由于“全才”可以摆脱琐碎事务的纠缠,因此,他拥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思考更大的事情,去把握团队的方向,确保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少走弯路,永远领先。“全才”其实是一个资源整合者,是一个大家共用的“服务中心”。
“全才”与“废才”常常是同生共灭。在计划经济时代,盛行“永做革命螺丝钉”或“革命群众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这种一职定终生的做法,坑害了不少人才,人人都在固定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所获报酬也只与工龄有关。当然,那时,全国更无“全才”了。
“全才”转瞬间也可成“废才”。“全才”不能有私利,否则就会被大家抛弃,从而成为一无是处的“废才”。“全才”一旦自以为是,那么,他成“废才”的日子就不远了。
(作者杨义先,系长江特聘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注:此文是我应邀给《中国教育报》写的一篇文章,可是,不曾想到,一经刊登就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民网》、《大众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广泛转载。于是,我就再在此处转载,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人民网转载此文的网址:http://zj.people.com.cn/n2/2016/0321/c186947-27977808.html
新华网转载此文的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1/c_128817716.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