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下午看到科学网尤明庆老师的博文“新月哪能从西边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56090.html 从英译诗句中谈到了月相的科学问题。他文章的结论就是:月初黄昏时新月在西方,因地球自转引起的视觉效应而从西方落下,不能用“升、出”,只能用“现、露”。同理,残月不能用“落、沉”,只能用“隐、消”。
有关月相的科学知识其实是天文科普中一个经典话题,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并不了解有关月相的知识。《天文爱好者》杂志和别莱利曼的《趣味天文学》对此多有涉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下。下文是笔者在2011年第5期《天文爱好者》发表的一篇小文,算是对尤老师博文的一个回应吧。
月相画中的科学
史晓雷
李政道先生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常常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力。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角度进行科普,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读毕本刊2010年第1期的《一钩新月天》和第2期的《暮色秋江图》,笔者也就月相画中的天文知识谈一点心得吧。
丰子恺先生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按:下文补充上此图,在《天文爱好者》发文时,未有此图),漫画的名字取自宋代谢逸的《千秋岁·夏景》的最后一句。原词的意蕴在映衬了友人欢聚前后的对比,人散后,一钩新月西挂,天色澄明、清凉如水。先生利用旧词新画,表达了新的意境,结果出现了“美丽的错误”(按:这篇文章是针对该杂志前几期一篇谈月相的文章而言的,意思是说在北半球把新月的方向弄反了,在北半球新月是右凸的,就是右边亮的意思)。笔者又找到了几张他画有月相的画,有的也伴有这种“美丽的错误”,有的却非常臻美。比如他的《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图一),借用了唐代吕岩的《梧桐影》,原词很短:“明月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可知明月应该是夜晚的月亮,而丰子恺先生的画中明显是一弯残(晨)月。诗画完美结合的如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图二),画名取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原词的意境是描写男女情感,子恺先生别出心裁,画面上一弯残月,两位屈身的农夫已经下田插秧,意味隽永。还有他的《今宵不忍圆》(图三),画名取自宋代朱淑真的《菩萨蛮》“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画面上倚立的女子与一弯月亮相视,似乎在倾诉着各自的心事。同戴敦邦的《暮色秋江图》类似,同样有一点瑕疵,就是月相的上倾角高了一些(按:新月不会是那个样子)。当然,这也成了永恒的“美丽的错误”了。
补图:丰子恺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图一 今夜故人来不来
图二 杨柳岸晓风残月
图三 今宵不忍圆
另外笔者发现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Friedrich)创作于19世纪早期的一幅画《两位赏月者》(图四),这幅画可谓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杰作。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往往包含着对大自然的冷静观察与富有哲理的沉思。这幅画正是如此,傍晚时分,两位友人欣赏着辽阔西天的新月。画家不但画出了新月正确的月相,而且把与新月伴生的灰光现象也描绘了出来,仔细看会发现在月亮的左侧圆面上也有淡淡的光辉,这就是天文学上称之的月球“灰光”。我国古代诗词多次描写到了这种现象,并称之为“景星”。(关于景星的介绍大家可参考王玉民老师在本刊今年第2期的文章《诗意的星河》)。19世纪中叶,英国来华传教士合信(Hobson)在其《天文略论》中对灰光现象有明确说明,原文是:“或曰:地球亦有反光射到月上否?答曰:有。因初三、四日之时月光未满,即见月之旁有一圆线之暗光,此即地球之光射到月上之证也。”我们知道,初月时地球的向日面几乎正对着月球,地球的直径是月球的3.6倍,因此在月球上看地球,“月面”的大小将是地球上月面的14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别莱利曼在其《趣味天文学》中认为地球的(平均)反射率是月球的6倍,那么整个地球圆面照到月球上光的亮度可以达到地球上满月时的90倍(王玉民老师的文章说弗拉马利翁推测为45倍)。他还说在月球上这样的“地夜”里可以看字体很小的报纸呢。从意境优美的绘画中还能学到这样的知识,不是件很快意的事情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