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10:00-11:30,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主办,笔者利用其在线平台,直播了一段科普书目的分享节目,题目叫:科学与历史:大人物、小人物。按照主办方的要求,要在1个小时内给听众/观众分享6本科普书,然后有半个小时的互动。
之所以命名这个题目,觉得以“人物”为线索或脉络谈科普书比较合适,另外受几年前一本书《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的影响,干脆就起了“大人物、小人物”这样的名字,一方面大科学家自然是从小人物起家的,经过个人的奋斗及机遇的垂青,成长为大人物,另一方面一些小人物会影响大人物,甚至会改变大人物的命运。故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贯穿了科学史。
这便是录制节目的一个出发点。下面按照顺序,简要介绍下我选的6本科普书。
1、《发现天王星——开创现代天文学的赫歇尔兄妹》
1859年,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了一本《谈天》,作者是英国的侯失勒,也就是英文的(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这位赫歇尔正是该书主人公(威廉)赫歇尔的儿子和卡罗琳的侄儿。
威廉-赫歇尔兄妹生于音乐家庭,后来从德国搬迁到英国,在那里仍在乐队工作,业余爱上了天文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即使他后来成了职业的天文学家,收入也不如在乐队,但兄妹二人矢志于此。威廉最大的贡献有三:发现了天王星、基于观测数据初步认识了银河系的结构、发现了红外辐射。卡罗琳早年做哥哥的助手,后来独立发现了8颗彗星和一些星云。1828年,卡罗琳获得了皇家天文学会的金质奖章。为了天文事业,威廉50岁才成家,而卡罗琳终身未嫁——活了98岁!
2、《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蒸汽机、产业革命和创新的故事》
该书我过去曾写过一篇短的书评(记得发布过,一时找不到了,有兴趣者可参考《今日科苑》2017年第4期)。我这次主要谈了瓦特前后的几个人,包括纽可门、博尔顿、威尔金斯等。这本书与技术史相关,但视野要宽恢宏得多,对技术创新的若干要素分析得很到位,专利制度、技术发明、资本投入等等。不再赘述。
3、《法拉第和皇家研究院》
我认为,法拉第是一流科学家中励志的典型或第一人选!在他身上,闪耀着对知识纯粹、持久追求的光芒,对机遇的把握,对荣耀的谦卑,在受限于自己固有缺陷的同时,他拥有超凡的想象力,创造了力线那样的概念拓展其思维。还有,他的科普(讲座+作品)激励了无数少年儿童投身于科学事业。他的《蜡烛燃烧的化学史》,我在不同场合推荐了多次,是真正一流科学家一流的科普作品。
我主要谈了伦福德伯爵、戴维与法拉第,特别是后两者的关系。即使在后来两人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后,法拉第依然写道:
在我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之后,在科学交往方面我和汉弗莱爵士(即戴维)的关系与以前截然不同了。但是,每当我不揣冒昧遵循他开拓的道路前进时,我总是对他深怀敬意,并对他的才能钦佩不已。
4、《爱因斯坦也犯错:天才的一生》
这是新近出版的一本译作,就是一本体量不大的爱因斯坦传记,普及型的,没有派斯那本晦涩、庞大,也没有艾萨克森那本丰厚。
我主要提了爱因斯坦与格罗斯曼、米列娃、爱丁顿、玻尔几个人的关系。由于爱因斯坦的传记或相关读物太多了,这本书并没有发现一些令我觉得新鲜的史料,中规中矩吧。数日前我就该书写了一简短书评,随后置于博客。
5、《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
这是台湾科学记者江才健先生的作品,我拥有的这本还是签名本——他2008年在国科图一楼做了一次讲座(大概谈科学文化),我带书找他签名的。
我谈了她与胡适、顾静薇/徽、袁家骝、杨振宁、李政道几个人。之前曾读过李政道先生回忆、总结吴健雄先生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这次再翻阅吴传,在封底的推荐人上,有杨、丁肇中、李远哲,唯独没有李。我想大致是因为江先生后来写了杨传(很早可能已经筹划),李有些不满。总之,很微妙。无论如何,杨、李对吴都非常钦佩,毫无私怨。(录制中,并没提上述微妙关系,仅是这里提下)
6、《独具一戈:戈革纪念文集》
戈革先生真是神人一个!余生也晚,遗憾未曾见过。他是物理学史家,一辈子主攻玻尔,以一己之力翻译了十二卷玻尔文集,试问世间能有几人有此毅力和学识!可惜他的名字几乎要被科学史界忘掉了,幸运的是,他的几位学生2018年为其编了一本集子,主要是学生和朋友的回忆文章,从而使其事迹得以流传。我收藏有一本戈先生的《史情室文帚》,嬉笑怒骂、抨击无耻之徒,读来酣畅淋漓!有时觉得他满腹牢骚,但又发泄得可爱,并不觉得他睚眦必报。现在一些“文人学者”,哪里能有戈先生一丝的傲骨与才气。我收藏《文帚》的扉页上,有他的题诗一首,前两句便是:行遍人间独木桥,阳关大道最无聊。戈先生正是如此,孤寂地行进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身影孤傲、行迹辽远。我等小儿如何望其项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