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这几天诺贝尔三大科学奖成了媒体和微信群的热点,各种报道、分析、点评喷涌,诺奖史几乎又被挖了一遍。应“腾讯新闻-企鹅问答”的邀请,笔者写了两篇小文,一篇有关诺奖史上的遗憾(1日早晨在腾讯新闻发布),一篇谈今年的物理学奖(3日早晨发布),特别对斯特里克兰获奖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做了分析。两篇并博文一篇,故名之为:遗憾与荣耀。感谢吴编辑!图片为发此博文时添加。
1、 有哪些科学家没拿到诺奖,让你感到最遗憾?
回答:
自1901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以下简称诺奖)颁发以来,共有近600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但不可否认,诺奖也留下了不少遗憾,这个名单其实可以列很长,不过总有一些算共识度比较高的。
物理奖中最遗憾的当属奥地利物理学家迈特纳(Lise Meitner),她是发现核裂变的关键人物之一,或者说最关键的两人之一。原子核裂变是物理和化学史上划时代的发现,人类从此迈入原子能时代。1938年,因纳粹迫害流亡到瑞典的迈特纳收到之前已合作30多年的哈恩(Otto Hahn)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一封信,说在轰击铀原子核的过程中检测到钡,但他们不知如何解释这一奇怪现象。迈特纳随即和其外甥弗里施(Otto Frisch)合作,成功解释了这一现象,并将之命名为“核裂变”。后来的结果大家知道,哈恩独享了1944年的化学奖。迈特纳一生共有48次获诺奖提名,既有物理学奖也有化学奖。有的提名者将她的贡献和哈恩同等看待,比如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927年物理奖得主)在1940年的提名中就建议同时授予哈恩和迈特纳物理学奖。值得欣慰的是,第109号元素被命名为Mt就是为了纪念迈特纳,算是一种补偿吧。
化学奖中最遗憾的恐怕是俄国的门捷列夫了。尽管他大部分岁月是在19世纪度过的,但考虑到他1907年才去世,诺奖委员会完全有足够时间采取抢救性授予的方式将诺奖颁给这位在化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老人。门捷列夫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元素的周期律,这么说吧,如果没有这一发现,世界上的化学家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或者说,在任何一个有史以来的化学家排名表中,门捷列夫都应该在前3位。相较于门捷列夫的发现,许多化学奖实在弱爆了,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生理学或医学奖最遗憾的或许是DNA研究的先驱之一、X射线晶体学家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富兰克林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起了重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她在沃森(James Dewey Watson)、克里克(Francis Crick)、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获得诺奖的4年前因卵巢癌去世了。
再谈几句华人的遗憾。最遗憾的莫过于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她用实验否定了宇称守恒定律,用李政道的话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实验”。在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获诺奖之后,吴健雄曾获得7次提名,但均未成功。最近杨振宁先生批评国内的科学史界,对中国科学家贡献的记载与分析做得一塌糊涂。他提到赵忠尧早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对电子对产生和湮灭过程的研究,该研究激发了安德逊(Carl David Anderson)革命性的研究(即发现正电子,获1936年物理学奖)。杨先生认为,赵忠尧的工作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也即是一个遗憾。此外,像最早获得诺奖提名的华人——鼠疫斗士伍连德,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因种种原因与诺奖失之交臂,均是不小的遗憾。
2、女性迎来第三次物理学诺奖,如何评价她们的成就?
回答:
北京时间10月2日下午5点52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在激光物理领域做出开创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誉。今年的物理学奖有两个想不到:首先是加拿大的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以诺奖史上第三位女性物理学奖得主而引发关注,其次是美国的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以96岁高龄获奖,打破了之前三大科学奖最高龄得主、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2002年物理学奖)88岁获奖的记录。
斯特里克兰和同时获奖的穆鲁(Gérard Mourou)的成就是,使超短、高强的激光脉冲成为可能(专业术语为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PA)。该技术不仅已应用于物理、化学领域,还造福了工业和医疗领域。
斯特里克兰获得诺奖,已是对其科学成就的最高认可,但她获奖具有特殊的社会和历史意义,恐怕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彰显。
毋庸置疑,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最核心的学科,这从16-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一直如此。从哥白尼到牛顿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就是以天文学和物理学为开路先锋(20世纪的天文学成果获奖一般归入物理学奖);第二次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标志,物理学更是主导。故女性科学家获得物理学奖,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示范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宣称,即女性完全可以从事科学领域,甚至在科学的核心领域取得和男性一样的成就。
斯特里克兰获得物理学奖,距离上次女性获物理学奖,即1963年的德裔美籍物理学家迈耶(Maria Goeppert Mayer),已经55年。而迈耶获奖距该奖第一次颁给女性(1903年,居里夫人)也有60年!在近120年的诺奖史上,女性物理学奖得主仅有三位,实在是太少了!
斯特里克兰这次获奖,对整个世界的科学教育,特别是针对女性的科学教育会带来积极影响,或者说给全世界的女性科学教育打了一针及时的强心剂,毕竟像居里夫人这样的榜样确实有些遥远,即便是像迈耶或者吴健雄(未获奖,但知名度较高)这样的例子都有些陈旧了。她们需要新的榜样。
可以说,斯特里克兰获奖会再次引发社会对女性参与、投身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事业的关注。这显然不是一纯粹的科学问题,而已成为一社会问题。以美国2015年的数据为例,除了生命科学领域,在获得自然科学的博士学位中,女性所占比例均未超过35%(2015年,就全球范围而言,女性从事科学研究与实验开发所占比例为28.8%)。是全世界采取措施的时候了,保障女性受教育的权力,促使更多的女性投身STEM领域。斯特里克兰这次获奖,除了已经公认的科学贡献外,其社会、历史意义恐怕更长远、更重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