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拙文发表《百科知识》2018年02A刊(发表时题为“为什么要画说科技史”),算是年度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或者开篇语。该系列文章准备用“画说”或“图说”的形式,基本按照年代顺序,介绍图画中(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史(其实可能多的是技术史)。个别案例可能与笔者过去一些小文重复,敬请谅解。感谢张小萌编辑长久以来的支持。此文算是农历年后的第一篇博文,正好下文开头是一则有关狗的例子,祝读者朋友狗年旺不停!
画说科技史——开篇语
史晓雷/文
在2018年,笔者会在《百科知识》写一系列“画说”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文章。一提到“中国古代科技史”,有的读者朋友可能有些不耐烦,觉得这样的主题实在没什么好讲的,不但正式的教科书中讲授过不少,而且在各种通俗读物和电视节目中“耳濡目染”,即便我不说,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一些读者不但对这样的主题生厌,甚至反问道:你这葫芦里究竟有没有新药,或者到底有什么新的讲法。这的确也是我自己掂量了好久的事情,不但现在的读者水平高、眼界宽,往高深里说是学术鉴别能力强,往通俗里说是不容易被忽悠,而且恰逢《百科知识》改为彩版,不能因为我每月一篇的下三烂文章而殃及这份刊物。故在系列文章呈现之前,需要给读者交代三点,首先介绍下我为什么选择这个“画说”系列,其次交代下“画说”的主要思路和内容,然后再谈一点方法的问题,以便读者朋友能“有所期待”。
一、为什么要写“画说科技史”
这里我主要给读者释疑为什么是“画说”。“画说”这个词这些年已经时髦起来了,“画说”的载体或者手段,主要是各种图像,但“图像”这个词有点学究,我尽可能不使用它,而用更温情的“画”、“图”或“图画”代而言之。读者对“画”都有直观的感受和印象,故这个系列便起名为“画说科技史”。“画说”内容的读物风行起来的原因无非两个。
首先它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许多人已经没有精力和耐心沉下心来伏案去读砖头厚的纯文字读物了。如果有,那只能是出版社的编辑在校对学术读物。因此,“画说”类的读物便应运而生。
这样的话,你心里可能又犯嘀咕了,这系列文章不会是很肤浅的文化快餐吧?我想不至于,这便是接下来要解释的第二点:“画说”有它自身的魅力和威力,这里不谈干巴巴的理论,举两个例子以正视听。
图1 8000年前阿拉伯用狗狩猎场景
第一个例子是有关人类最早利用狗狩猎的图(图1),这是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2017年11月的《人类考古学杂志》。(按:此文线索最初来自科学网一则报道,英文原文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416517301174?via%3Dihub,上图即取自该文)他们在阿拉伯沙漠一条河流故道边缘的砂岩崖壁上,发现雕刻有一名猎人拉弓捕猎的场景,猎人身边有13条狗,其中两条狗的脖子上系有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在猎人腰间。研究表明,这些雕刻或许可被追溯到8000多年前,是有关狗的最早描绘;那些绳子或是皮带,表明人类比此前认为的早数千年就已掌握了训练和操纵狗的技术。论文作者之一、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动物考古学家佩里(Angela Perri)说:“即使有100万块骨骼也不能告诉我这些图画所描绘的。”可见这些崖壁上的图画对科学家有多么重要。当然,如果这些考古学家足够幸运的话,也可能发现能反映当时狩猎活动的遗存,进而再推测当时的场景,但是这些图画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场景,真是天赐良“图”。
第二个例子是我亲历的。去年我在写一篇科普文章时,看到1868年《上海新报》的一则新闻,首次谈到了在国内出现的自行车:
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
这里谈的两种自行车,后一种还可隐约想象,因为总之是在“踏动”,至少人是骑行于车上的,至于前后车轮是否大小一致,并不清楚(早期有一种前轮小、后轮大的自行车);只是这里谈的第一种自行车,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不知道读者朋友能否想象出?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自行车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直到去年的一天,我在翻看国外《世界史中的能源》(Energy in World History)时,看到一幅早年自行车的图(图2),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当年上海的那种自行车嘛。这种自行车既没有踏板,也没有链条,骑行者半坐似地跨在车梁上,然后左右脚依次蹬地而行。
图2 1816年出现在欧洲的自行车
幸亏这张图,否则真难以想象当年上海滩上出现的这种自行车。
从这两个例子,大致可以理解“图画”在科技史方面的独特作用,我接下来准备写的系列文章,大致按照这样的目的,也即找一些尽可能少见、但极具说服力的图画,印证或阐释了某条科学原理,呈现了某些生产劳作或技术场景,等等。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一系列文章会涉及到哪些图画呢?
二、图画的范畴有哪些?
如果要论我国最早的“图画”,那得追溯到早期的岩画和彩陶纹饰。内蒙古阴山岩画最
早可追溯到距今1万年前,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已有近8000年的历史。但早期这些岩画和彩陶纹饰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并不大,或者说直接反映科学技术的内容还很少,很难系统展开,因此系列文章便不会涉及它们。
首次大规模用“图画”形式呈现、反映社会生活的是汉代,其载体便是通常说的汉画,即汉画像石、画像砖和汉代壁画。大量汉画得以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汉代统治者对孝道观念的倡导,厚葬风气盛行。汉画的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车骑出行、农事劳作、庖厨酿造、百戏舞乐等。尽管有关科学技术题材的汉画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由于考古发掘汉代墓葬之多、汉画文化之丰富,整体看科技类题材的汉画也蔚为壮观,完整、生动、细腻地反映了汉代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
曹魏时期上层提倡薄葬,一方面是深察东汉厚葬之弊,一方面是当时经济凋敝之故,因此中原地区的厚葬之风有所收敛。魏晋时,甘肃一带地山高皇帝远,一些地方官员、豪绅在墓葬中安放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彩绘砖。这些彩绘砖的一大特点是反映世俗生活,汉画上常见的忠孝节烈、神仙祥瑞图等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生活场景,采桑、耕耙(图3)、播种、杀猪、椎牛、汲饮、烧烤等等,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图3 甘肃嘉峪关魏晋五号墓彩绘砖(耙田图)
我们的“画说”系列,如果忽视或者略去了敦煌壁画,那将是多大的罪过和遗憾。余秋雨的散文《莫高窟》写道,“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我没有去过敦煌,但在敦煌研究院王进玉研究员的《敦煌学与科技史》中“抚摸”过它的厚重与沧桑。由于莫高窟全盛时期是在隋唐,因此可以说它前承魏晋南北朝,后接宋元,加上现存隋唐绘画极少,故莫高窟壁画尤显珍贵。更不容易的是,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菩萨像、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以及其他各种经变,多谢当年的画匠手下留情,为我们还留了一些有关科技的内容,善哉,幸哉!
宋代真是大发宏愿,绘画写实技巧登峰造极,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不爽毫厘。恰恰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并峙,正是“图像证史”一展身手的大舞台,夫复何求!读者朋友们应该对宋代部分抱有十万分的期待。
明代也可以当仁不让,不过不是绘画,因为明代写意画渐兴,写意画对谁伤害最大,对我们研究科技史的,因为写意画讲究神似或者神韵,“神韵”究竟是什么东东,谁能说清楚。通俗地说,写意画主观性比较强,“图像证史”的手法对它们一筹莫展,所以干脆放弃。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明代馈赠了我们另一种无价之宝:版画。明代的版画是随着版刻的兴盛而起,特别是明代后期达到鼎盛,郑振铎先生在《中国版画史》盛赞万历、崇祯时的版画创作光芒万丈。明代后期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版画便是历史的见证者。
清代图画方面的素材比较多,众彩纷呈、眼花缭乱。我们会涉及外销画、石印版画和老照片。外销画是一种贸易画,兴盛于18和19世纪南方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一带,中国画师采用西洋手法绘画中国风物,大部分销往欧洲。外销画中的风俗画与科技史关系最密切,尤为珍贵。石印版画随着晚清石印技术的传入而勃兴,至于什么是石印技术,暂且不表。《点石斋画报》是晚清石印版画的典型,其中出现了许多西洋高科技,中西文化碰撞、激荡,妙趣横生。西方的照相技术传入,从某种程度上说结束了“图像”在考证科技史上的话语权,同时作为图像新锐记载并建构了尘封未久的历史。
上面大概是系列文章主要涉及到的图画素材,不过仅仅依赖它们是不够的,因为随着近些年考古不断挖掘,一些墓葬里的实物(有时可能是明器模型)更具说服力,还有考古学界、科技史界不断推进的研究成果,也在刷新着我们对古代科技文明的认知,这些均会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涉及到。总之,我们是以图画为主,但素材上兼容并包。
葫芦里这么多灵丹妙药,你是不是已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兴奋不已了。莫急,莫急,每月连载,敬请期待。
三、如何看透“图画”
我不希望读者朋友从前面的文字中得出如下的认识:图画证史就是所见即所得。也就是说读者不要认为有了图画这件法宝,便可畅通无阻了。非也!我们不讲空洞的理论,直接来例子。图4是明代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上一处场景,河岸旁、田埂边,一座圆形草棚,草棚下画一木轮,不远处有一妇人似到田间地头送饭。请问:圆形草棚处仇英究竟想表达什么?我想大部分读者无从知道,一些读者根据画面的场景,可能会想到是不是有关灌溉的什么东西,极少有读者能知道这里描绘的是一种灌溉机械——牛转翻车。你可能不服气,说凭什么说它是牛转翻车,为什么不是简易的凉亭。首先,它的确不可能是凉亭,你要仔细看,棚子下的木轮是带齿的,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大木齿轮。然后它在河流和田地之间,再加上不远处还有一具双人脚踏翻车(龙骨车)的场景,综上可以断定它是牛转翻车无疑。你又问了,牛哪里去了?从画面上没看到向田间的流水,因此应该是一具闲置的牛转翻车。从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用图画来印证历史,有时即便有了画,由于读者的背景不同,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再加上年代久远,一些古老的技术早已消失或者极少见到,更造成了认识上的隔膜。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幅画,由于画家本人对描述的事物不熟悉,可能会描绘一种完全不合科技常理的事物,也会造成“所见非所得”的结果。这时便要十二分的小心,不能乖乖栽倒画家“挖”的坑里去。
开篇的话就到这里吧,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趟神奇而美妙的“画说科技史”旅程!
图4 仇英本《清明上河图》(部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