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江的博客 Hanjiang Luo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hj701 研究兴趣: 物联网、智慧海洋、人工智能、多智能体及强化学习、无人集群协同智能

博文

如何避免科研之苦? 精选

已有 5998 次阅读 2022-1-1 12:42 |个人分类:科研感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如何避免科研之苦

    看到文教授《文双春:2022|如何避免学问越做越痛苦?》,的确感到是一个问题:读了研究生,也算是开始了科研之路。对于自己而言,自从读研,原来的生活一下子给改变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一个明显的结束点,也就是Endless。而时间上,从事科研甚至可以占据所有可以空闲的时间和生活空间。原来考研,复习一门功课,就是难,总有看完书,有结束的时候。但科研不是,一旦走上这条路,除非主动放弃,其实,就是一条漫漫人生追求之路,有始无终,永无止境,只要你想一直探索下去,就永远没有尽头。

    那么,科研为什么会这样呢?刨除其固有的社会功利性之外,科研也许能够让人上瘾(就如叔本华所言: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大脑本质上,需要思考作为一根衔在口中的“狗骨头”。为啥能够上瘾呢?也许在于科研属于国际化高度竞争的群智众筹式高度复杂的社会智力组织活动,这种属性,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诉求与满足与众筹大众一块滚动的科研发展雪球的快速变大、变快之间,本质上永远保持大尺度的鸿沟(GAP),这既是上瘾(不肯放弃、不愿放弃)的原因,也是痛苦的原因,但还是上瘾的目的----就如你一旦加入这种国际化的科研竞争团体,正是这个虚拟智力团体所具有的动能、新鲜思想补入和快速变化发展(与推翻),让你感到一种外在永不枯竭的思想动力,让你的思想如一个时刻感受到从山巅快速滑雪般飞驰下滑的快感,也许正是这种外带的力量拯救了内心的无聊、无目的、无意义的感觉(主要是人的大脑也是高度发达的人造社会思维所需而产生的副产品)。也许,正是这种内在需求,是科研发展内在的驱动力,或者叫科研兴趣,由于实质加入了一种全球化虚拟的智力应用创新团体而迸发和激发了内在的一种心力,并能体验由于高度集中于暂时脱离世俗尘嚣的纯心智活动,会产生心流(Flow)等体验,提升了科研活动的魅力和实质吸引力,能更好地体验价值追求、过程存在感等,部分抵消了科研带来的种种痛苦、困难及不快乐的过程状态。

     因此,科研之苦,或许是由于科研活动和科研性质本身所决定的,不存在绝对不苦的科研追求过程(正如科研追求过程,也是科研个体重新塑化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成长的过程,如果想产生一个新我,必须代谢掉旧我。又如运动员的肌肉重塑,首先会拉伤肌肉,然后重新长成,须付出痛的代价)。但这些苦,远远没有它对于人的魅力大。也许,这正是人类追求科研的功利性之外的一个原因。科研追求,也如登山,登山也累也有挑战,但人还是在有体力时,想登上一座山。登山的过程,是体验苦和乐一个混杂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本身除了Kill our time,它使得生活感觉更加有意思、更加充实和更加丰富(对付人类无聊的感觉)。科研追求可以追求“科研品味、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具有“因果关系”:就似种庄稼,尽管会有耕耘之苦,但其实也有因果的导引,或大或小,春天播种,夏天耕耘,我们期待秋天收获。总体而言,只要持续从事科研,如果从“科研品味、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三个维度上,或快或慢,或高或低,本质上具有因果关系。至于果,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为满足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人类更好的未来社会生活,多从哲学上和科研社会动力学上,进行思考,也许会更好。

      那么,如果本质上,要接受科研是一个苦的过程,如何尽量避免科研之苦呢?我赞成文教授的降低预期成果(其实是减少一点痛苦,降维收获)。此外,延迟满足,也可以弱化外界评价对于科研活动的影响。其它方面,应该理解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个人科研成长的主线(不断提升“科研品味、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注重过程成长的体验,培养科研兴趣,打牢科研基础,阅读哲学书籍、科学史、科学家自传,不断思考,从生活、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更广的维度,思考科研活动本身,不断给予自己科研动力以滋养,让自己科研事业具有更广厚和更加长久的发展土壤,综合平衡条件、资源、身体、家庭、生活,实事求是地规划好自己的科研发展路径,尽量减淡科研的淡淡苦味,多从内心体验科研带给生活的丝丝甜味。尽可能地让科研及科研活动,更加和谐、充满活力地融于个人对人生生命体验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之中。

   PS:顺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快乐,2022年生活更加美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666-1319149.html

上一篇:博客访问量突破250万
下一篇:基于机器人的全自动物流配送系统
收藏 IP: 39.77.39.*| 热度|

21 罗春元 郑永军 贾玉玺 邝宏达 尤明庆 黄永义 李万峰 文双春 梁洪泽 强涛 汪晓军 孙颉 黄河宁 梁庆华 崔树勋 姚伟 晏成和 章仕灵 王恪铭 李曙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