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中文期刊论文发表较多,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先将中文期刊投稿的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选择期刊。不建议先选择期刊,再写论文,而是自己感兴趣写啥就写啥,写好了再选择期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可以投一些学科期刊,至于交叉学科、或者比较怪异的论文,投稿给高校学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经常上网浏览评审进度。建议每10天左右1次,查询稿件处理状态。一些中文期刊处理稿件较慢,如果3个月还没有什么进展,可以电话或邮件咨询一下,没有回复重新投稿也可以。
第三、尽量给有反馈的期刊投稿,至少在网上可以查到退稿信息的期刊。有一种情况是少数期刊投稿系统形同虚设,根本不处理,时间长了就知道这些期刊了。对于这些期刊,不投稿也罢。
第四、中文期刊反馈修改建议的很少,要有平常心。不妨请同事、专家多看看,一样可以进行修改。
第五、客观对待查重率。有些期刊的查重非常变态,要求5%以下,多数期刊要求在10%~15%的样子,建议尽量降低到15%。关于查重率,之前写过不少博客,我认为20%左右都很正常,特别是在你规范引用原文情况下。
第六、修改说明要认真。好不容易等来退修了,值得高兴,但一定要认真修改,至少让编辑老师和审稿专家看出你严谨与认真的态度,审稿时我经常退稿那些找借口不认真修改的论文。
第七、有时不要太在意期刊的级别。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大家都期望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你的论文没有遇到伯乐,如果你认为确实不错,有干货,那就尽快发表,甚至是在一些普通期刊上。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你不发表,哪天被别人抢先了很可惜。
第八、适当保持一定数量的“在途论文”。类似在途商品,由于退稿率高,学术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手头有1-2篇论文投稿失败概率较高,保持3-5篇论文甚至更多在投稿中会有意外惊喜,也能保持良好心态。
第九、保持一定的投稿梯度。先投稿权威期刊,然后核心期刊,最后普通期刊。
第十、不要一稿多投。这是基本学术规范,必须遵守。有些审稿系统已经联网了,能够自动检测。但有时也有出错的,疫情期间有次评审专家说我一稿多投,我是在期刊退稿后重新投稿的,所以赶紧发邮件解释,但对方没有任何回复,所以只能自己想想开。
2023.6.4俞立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