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教师节,想起了求学路上有幸遇到的恩师们,他们的言传身教一直影响着我,其中更让我铭记于心的是他们曾经的提问。现在把这些恩师之问贯穿起来,发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回答了所谓的“钱学森之问”。
记忆最深处的一次提问是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不记得那节课老师讲的课文内容是什么了,只记得那时候老师在教课文上的生字,在讲到生字“碧”的时候,老师说:“王大娘,白大娘,一屁股坐到石头上。”本来这个字已经拆解的很到位了,这时老师却突然问了一句:“眼睛盯着什么方向呢?”当时我是打了一个机灵,以为老师在说我不专心的。问完就笑眯眯的并很陶醉的来了句“眼睛望向碧蓝的天方向”,我才知道老师还是在解释“碧”字。以后每遇到“碧”字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老师形象的拆解,也会记起老师进一步的追问:眼睛盯着什么方向呢?
依然是小学的时候,不过那次五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喊了班上的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一个题目,有一位同学得了满分,一个得了零分。然后老师就跟同学们说关于那位得零分同学的事情,那位同学是第二次读五年级,那时候班上每年不过有一半的人能够读考上初中,老师希望他能够来年读初中,他本人也多次跟老师表决心,一定好好学习云云。说到这里,老师转身在黑板的一角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然后站在讲台上,问那位同学,也是在问我们:你到底是有志之人还是无志之人呢?后来,我也在问我自己是不是有志之人,而我的常志又是什么?
还有一次是在初一老师讲《论语六则》的课上,当讲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时候,老师说:“这里的三是虚数,不是实指,就是说几个人在一起,总有一个可以做我老师的。其实就算只有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另外一个也可以做你的老师,他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现在想想老师说的确实非常有道理,人各有所长,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其独到的优点。可是道理归道理,真的能够虚心的向别人学习却不那么容易,评头品足倒是容易得多。难怪老师后面会如此发问:可是就算很多人都可以做你的老师,你能够以之为师吗?的确,就算是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我真的师之了吗?
再有就是高三的时候了,那次提问是我的化学老师对我一个人说的,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看老师一个人站在走廊上抽烟,就过去跟他聊天。他也就是随便跟他聊聊,不知说到哪儿了,他好像是在问我,又更像是问自己: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读书没之前那么勤奋刻苦呢?我不知道之前是什么样子,从老师的神情中似乎能够读到一些,但我不知道怎么样才算老师说的勤奋刻苦。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寻求老师期待的答案,我想老师现在也不还没明白为什么如此,是不是现在每年他都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呢?
我还想说的是大学时候的一次,那时候已经是大三了,在《拓扑学》的课上。不记得是我们怎样的表现使得老师不满了,不管怎样,无论是从哪里都是可以看出他对我们是不满的,不然他也不会在课堂上跟我们说:“我实在想不明白,你们现在读大学怎么就不读书呢?”然后他跟我们说起他们读大学时候,去图书馆查资料学习,自己独立把书上的习题做完的事情。似乎现在大学不读书甚至不学习的现象很普遍,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学生不读书?
其实还有一问,是读研的时候和一位老师散步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是:大学,有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当时老师给我的答案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呢?老师给我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
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反思、追问,为什么老师会如此问?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或许就没有了“钱学森之问”。其实在有些恩师之问之前,还没有“钱学森之问”,而我的恩师们或许没有钱学森有名气,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超越钱学森的可能。或许这些恩师之问本身就是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小就有仰望碧蓝的天空的梦想,而且拥抱常志,师人之所长,读书勤奋刻苦,并能够一路坚持,同时怀有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的信念,那么我们的教育还会跟不上,还会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吗?
谨以此文献给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以及为教育梦想而奋斗的教育者们,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祝你们教师节快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0882-610631.html
上一篇:
说你说我下一篇:
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