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名师要有自己的思想

已有 3525 次阅读 2012-8-20 13:23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center, 老师, justify

一个好的老师,评价他的标准,不应是其培养出了多少杰出的人才,而是他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是否是以此为借鉴提供学生思考?

所谓“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那是他自己的说法,而真正对后世有影响的,几乎一个也没有,除了他自己之外。而孔子的儒学思想,正是他得以立名后世的根基,也是他“万世师表”的基石。

这样说来,一个人的思想决定着他的“师者之名”,那些“教书匠”或“工程师”,只能算是“培训者”了。

时下的导师,无论带研究生还是博士生,第一位得有自己的学术思想,起码要有自己的思维。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研判,给学生一个攻读的方向,不要不知所以然地误导。

我们有一些学生经常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因为导师都忙找项目去了,而他们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或者说无从下手,这才是读研或读博的困惑。

这样的困惑,原是导师应该帮助解决的,一味地让其多看文献,确有囫囵吞枣之嫌,结果培养出来的多为“半生不熟”之品。

所以,不是有了项目就可以当导师的,导师也不能总在就项目谈项目,得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

说别人说过的话容易,想别人想过的问题也不难,但要能用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特别是主导他人“命运”的导师。

假如我能带学生,第一看他是否有自己的观点,第二看其做人的品性如何,第三才告诉他如何做研究。当然,我也希望能有这样的导师来引导我,因为学习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褒奖。

那么,如何才会有自己的思想呢?

从孔子那儿我们可以得到启发,那就是对于一个问题锲而不舍地追问,持之以恒地去探寻。假以时日,功夫自然就深了。而那种急于求成、一劳永逸的做法,却是我们应该抛弃的。

钱学森说,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大抵也是因为此,因为我们太讲实效了。而思想的启迪和蕴酿,则往往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没有一朝一夕即成的。所以,名师也是岁月沉积的结果。当然,也有一闪而过的流星,只是不多而已。

 

 

2012年8月20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604050.html

上一篇:罗援的话为什么没人听?
下一篇:马英九为何“无意联手大陆对抗日本”?
收藏 IP: 58.54.106.*| 热度|

2 张骥 czh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