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rrest250

博文

2.3 贸易与物种灭绝

已有 4515 次阅读 2010-5-1 23:27 |个人分类:二、人类对海洋的威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动物保护, 海洋, 野生动物, 物种贸易

    在中国很多地方市场上,出售野生海洋生物及其制品的现象非常普遍,高档饭店里每天消费着难以计数的鱼翅。在海滨城市的纪念品商店里,游客们通过购买珊瑚、贝壳来抒发对海洋的“热爱”。在奢侈品市场上,玳瑁壳、红珊瑚以及海豹、海狮的皮毛是富人追逐的对象。然而,在这些所谓“美味”、纪念品和奢侈品的背后,却暗藏着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和残酷的黑市交易,那些珍稀濒危的生物正因为美丽的外表而面临灭顶之灾。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人们常常认为的滋补佳品的野生动物,往往是健康的杀手。
    全球野生动物贸易额达100亿美元以上,与贩毒、军火并称三大罪恶。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和中国,人们对野生动植物制品的需求方兴未艾。人们把野生动植物作为食物、入药、做装饰品或者当成宠物。这种消费需求直接导致了全球的野生动植物盗猎盗采活动愈演愈烈,濒危物种的非法贸易十分猖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二十二条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这不是美丽的珊瑚, 这是累累白骨, 死亡≠美丽。

非法采集珊瑚, 给生活在其间的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中国人对鱼翅的“ 偏爱” 使得110种鲨鱼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鲸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少数国家的过度捕鲸,使鲸类面临灭绝的危险。

阅读材料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正从生态系统大厦中被抽取掉的基石
    通过非法贸易走私而来的动物,往往是濒危而珍贵的。几乎全部种类的亚种淡水龟鳖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大部分都需要加强贸易管制并加大保护力度。如果我们面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视而不见,那么原本就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将会被推向崩溃的边缘。

食用野生动物≠健康
    食用野生动物带来的往往不是健康而是疾病。与长期驯养、严格检疫的家畜不同,野生动物制品大都携带了大量的寄生虫、病毒、细菌和其它致病因素。比如鱼翅,由于鲨鱼处在海洋食物链的顶端,鱼翅中富积了大量重金属如汞和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危害人类的生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更不为人知的是,捕杀野生动物常用的手段就是毒杀。因为盗猎是非法行为,销售和贩运过程一般都没有卫生的储藏和运输手段,动物被注射大量的安定类镇静剂以避免被查获。这样的野生动物食品人们怎能安心食用呢?

爱它,就给它自由
     许多在收藏品和宠物市场上大受欢迎的动物,如玳瑁壳、贝壳、珊瑚和热带鱼类很多都是非法捕捉、走私而来。这些收藏品和宠物的背后往往是大肆屠杀、虐待和生态系统的永久破坏。爱玳瑁、红珊瑚首饰和贝壳的人爱的不是生命而是死亡。动物一旦从野外被捕获,它们的生活就注定走向了终点,剩下的日子无非是牢狱中的苦刑罢了,有的甚至拒绝进食,以死了结不自由的“人生”。“热爱野生动物,人类与野生动物共享大自然”的良好愿望并不等同于收藏动物尸体,更不是把它们关起来供我们观赏。爱海洋、爱生命的人需要的不是水族馆里的展品,而是充满生机的大海。
    它只有一件外衣,你却可以选择时髦的皮草服装、漂亮的工艺品、珍贵的装饰品,如果它们来自野外,请与之保持距离。一件皮草大衣意味着一个美丽动物失去生命;一块来自海底的珊瑚纪念品足以让生活在其中的海洋生物消失;一碗鱼翅汤的背后是痛苦死去的鲨鱼……我们的生活里可以少一件大衣,少一个装饰品,少一碗“美食”,而对于那些动物而言,这就意味着生的机会。面对血腥、残酷和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真相,我们有权了解,也有权说不。如果没有了买卖,也就没有了杀戮。
阅读材料   为什么不能食用野生动物?

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隐患
    对濒危野生动物的消费,打破了人与动物的疆界,病原体在野生动物中可以得到控制,但是一旦进入人体便命运未卜。餐桌上的野生动物大都由于非法获得而没有经过检疫。进食野生动物可能使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源在人类中间传播。野生动物常常被毒饵猎杀并以不卫生的方式运输,食用对健康有害无益。
食用野生动物对环境的危害
    每一个物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都有独特的作用。每一份“野味”都代表着大自然里一个鲜活生灵的消失。也许菜单上的那个物种已经在地球上为数不多、濒临灭绝。从今天起,每一次没有野味的用餐都代表了您对地球家园的小小爱心。
法律提示
    珍贵动物是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中的野生动物,及其驯养繁殖种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猎杀、收购、运输、出售、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将获刑事处罚甚至极刑。
特别忠告
    您不经意中消费、携带野生动植物制品,都会刺激非法猎捕和采集野生动植物活动的发生,并可能触犯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如果您怀疑某种野生动植物食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最简单的做法是不要购买和食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9074-318672.html

上一篇:2.2 过度捕捞
下一篇:2.4 围海造田与海岸带的过度开发
收藏 IP: .*| 热度|

3 孟津 陈绥阳 张旭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