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野生动物≠健康
食用野生动物带来的往往不是健康而是疾病。与长期驯养、严格检疫的家畜不同,野生动物制品大都携带了大量的寄生虫、病毒、细菌和其它致病因素。比如鱼翅,由于鲨鱼处在海洋食物链的顶端,鱼翅中富积了大量重金属如汞和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危害人类的生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更不为人知的是,捕杀野生动物常用的手段就是毒杀。因为盗猎是非法行为,销售和贩运过程一般都没有卫生的储藏和运输手段,动物被注射大量的安定类镇静剂以避免被查获。这样的野生动物食品人们怎能安心食用呢?
爱它,就给它自由
许多在收藏品和宠物市场上大受欢迎的动物,如玳瑁壳、贝壳、珊瑚和热带鱼类很多都是非法捕捉、走私而来。这些收藏品和宠物的背后往往是大肆屠杀、虐待和生态系统的永久破坏。爱玳瑁、红珊瑚首饰和贝壳的人爱的不是生命而是死亡。动物一旦从野外被捕获,它们的生活就注定走向了终点,剩下的日子无非是牢狱中的苦刑罢了,有的甚至拒绝进食,以死了结不自由的“人生”。“热爱野生动物,人类与野生动物共享大自然”的良好愿望并不等同于收藏动物尸体,更不是把它们关起来供我们观赏。爱海洋、爱生命的人需要的不是水族馆里的展品,而是充满生机的大海。
它只有一件外衣,你却可以选择时髦的皮草服装、漂亮的工艺品、珍贵的装饰品,如果它们来自野外,请与之保持距离。一件皮草大衣意味着一个美丽动物失去生命;一块来自海底的珊瑚纪念品足以让生活在其中的海洋生物消失;一碗鱼翅汤的背后是痛苦死去的鲨鱼……我们的生活里可以少一件大衣,少一个装饰品,少一碗“美食”,而对于那些动物而言,这就意味着生的机会。面对血腥、残酷和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真相,我们有权了解,也有权说不。如果没有了买卖,也就没有了杀戮。
阅读材料 为什么不能食用野生动物?
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隐患
对濒危野生动物的消费,打破了人与动物的疆界,病原体在野生动物中可以得到控制,但是一旦进入人体便命运未卜。餐桌上的野生动物大都由于非法获得而没有经过检疫。进食野生动物可能使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源在人类中间传播。野生动物常常被毒饵猎杀并以不卫生的方式运输,食用对健康有害无益。
食用野生动物对环境的危害
每一个物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都有独特的作用。每一份“野味”都代表着大自然里一个鲜活生灵的消失。也许菜单上的那个物种已经在地球上为数不多、濒临灭绝。从今天起,每一次没有野味的用餐都代表了您对地球家园的小小爱心。
法律提示
珍贵动物是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中的野生动物,及其驯养繁殖种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猎杀、收购、运输、出售、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将获刑事处罚甚至极刑。
特别忠告
您不经意中消费、携带野生动植物制品,都会刺激非法猎捕和采集野生动植物活动的发生,并可能触犯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如果您怀疑某种野生动植物食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最简单的做法是不要购买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