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写在发热之后:免疫系统总动员与炎症反应

已有 5218 次阅读 2016-4-23 18:18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免疫系统, 炎症反应

干燥无雨的春天让我这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都有点受不了,在我的印象中,进入2016年,北京还没有过一场像样的降水,即使有,也是偷偷摸摸地下在夜里,湿湿地皮而已。“贵如油”的春雨迟迟不来,干燥无比的天气无疑给一些病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看到周围有不少朋友感冒什么的,前几日还庆幸自己好久不感冒了,看到有人夸自己身体好,免疫力强,颇有点沾沾自喜呢。看样子牛不能随便吹的,因为病随时会找上门。

干燥多风的季节,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多喝水、多吃水果,事实上也做到了,只要不出门,就不停吃水果、喝水、跑厕所......尽管如此,似乎该来的还是要来的。疾病的发生原因太过复杂,我认为几乎是很难预防的。

前天晚上,喝了两碗自制水果粥之后,突然感觉嗓子不舒服,开始干咳,因为一直有慢性咽炎(其实生活在北京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病的),也没有太在意。第二天开始感觉嗓子痛,浑身无力,勉强回了一趟单位办点事情,中午就回家一直睡觉,旁晚感觉一定是发烧了,果然一量体温接近39度,心说,不好,炎症加剧,得采取点措施了。

当然,我也首先想到通过多喝水、多休息,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慢慢恢复,我也知道,在这之前,面对病菌的不断进攻,身体的安全保卫部队——免疫系统,已经进行了紧急动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

我知道,由吞噬细胞的一类----巨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属于淋巴细胞)参与的人体保卫战,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个重要方面。巨噬细胞是我们人体安全保卫部中长眼晴的免疫士兵。当细菌等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最先识别病菌并发起攻击的就是它们了。巨噬细胞中有一些专门负责游走于各组织中,不停地蠕动,找到敌人随时进攻;另一些则固定在组织上“守株待兔”,一旦发现过路的细菌或其它异物,则统统捉住,消灭掉。

当细菌试图感染呼吸道时,呼吸道附近淋巴结内附着的大量巨噬细胞等一定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免疫细胞总动员的同时,炎症反应也发生了:

细菌来了,体内免疫士兵们活动起来,使细胞或组织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感染部位微血管迅速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杀菌成分等渗出而大量潴留体液,导致感染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等炎症症状。发炎时,体温有时会升高,这是由于一些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热原质由血液传至下丘脑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局部和整体体温升高有利于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

炎症反应是非特异性的,也是机体的积极防御反应。

可是,虽然我的免疫系统面对感染上呼吸道细菌的疯狂进攻,已经做出了极极的反应,看样子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寡不敌众,看样子还是得用点抗生素杀杀细菌的威风。凭以往的经验,急性咽炎是很不容易痊愈的。即使用了抗生素,但还是想试试。

当然,抗生素不能随便吃,正巧身边也没有头孢类的抗生素等,决定上医院挂个急诊,查个血像。果然,白细胞总数11.62,中性粒细胞8.6,都超过正常值了。身体的炎症还不算太轻呢。

提到抗生素,很多人都劝我少吃,其实算起来也有好几年没有吃过了,家里的抗生素储备都过期了。这次病来得急,又发烧,还是想用抗生素压一压。如果是普通的感冒,肯定不吃抗生素,一来如果是病毒,吃抗生素也没有用;二来感冒其实是自愈性比较强的病,靠多喝水、休息是可以很快好的。可发生明显的细菌感染的炎症,不用抗生素,像我等身体不是很强壮的人,万一感染下行,闹出肺炎什么的,就麻烦了。

所以,人在选择对付疾病的办法是,总是选择看似风险最小的,尽管也会带来一定的付作用。毕竟,抗生素救过很多人的命,我相信它的使用是利大于弊的。不说别的,没有抗生素,你连外科手术都做不了。

吃了一粒头孢后,烧是退了,干咳、咽痛仍在继续。蓝芩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清咽滴丸,这些中成药的作用真不好说。可能是我太性急了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看来春燥使慢性咽炎提前发作了。该死的天气,老天啊,快把南方的雨匀点给帝都吧,谢谢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972181.html

上一篇:海棠花事
下一篇:牡丹花开随想
收藏 IP: 114.253.134.*| 热度|

2 蔡小宁 谢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