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又掀科普潮,即将到来的科普日系列活动又会让科普工作者们忙碌一阵子。热闹过后最需要的还是冷静的思考。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各种科技成果生动展示在我们面前,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了科技改变生活这个活生生的事实,这无疑也是目前的科学传播达到的目的之一。但能够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索欲望的基础科学知识传播手段的创新,面临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
科学传播手段的不断进化,似乎让人们对传统的科普文字创作变得不屑一顾。然而,任何形式的创新都离不开内容的支撑,没有好的剧本如何能拍出诱人的影视作品?没有生动的内容做基础,成千上万个科普电子屏摆上街头也无异于烧钱。
提起科普图书,总让人联想到一副板起面孔灌输的模式,这是传统科普作品不太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科普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传播科学道理,要把复杂的科学原理用最简单最通俗的方式告诉想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公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使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变得好玩或者更有趣一些?这也是很多从事科普创作的人一直思考和尝试的话题。我一直相信,科学传播的主力军是那些有着坚实科学基础,最好是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即使他们具体研究的范围比较窄,但对相关领域他们一定有较深的理解,对他们所进行的研究充满激情,这是他们进行准确科学传播的前提。
但科学工作者从事有趣的科普创作往往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往往跳不出论文的写作模式。在科普写作中难以避免较多的专业术语。尽管不少科学工作者平时说话聊天也不失风趣幽默,但要把风趣幽默融入科普写作,使科学知识看起来好玩就不易放开手脚了,这大致也有心理顾虑的因素吧(怕通俗化过程中有失准确遭同行诟病)。
个人科普创作实践中,深知自己在文字驾驭上还算凑合,但在专业深度上显然不够,限制了知识层面上表达的深度和广度,故从90年代开始科普创作以来,也曾尝试与一线的科学工作者合作,如曾与农大的刘教授一起写作《探秘生物城》以及参与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关篇章的创作等,受益匪浅。可惜后来由于刘老师等科研压力日益加大,再无时间合作,这对于比较适合做这项工作的她来说,确实挺遗憾的。
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基础,要把知识加以深入浅出的科普表达,也的确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适当的口语化、相对恰当的比喻是不可缺少的。科普写作使用的语言需要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生活;科普写作需要有诱人的开篇,努力放大读者的兴趣点;科普文章需要尽量简化枯燥的研究过程和专业化的术语;科普写作也需要融入好玩的情节,帮助读者理清科学的逻辑。这些其实都是对科普创作手法比较通常理论上的认识。
至于实战,我觉得需要更多的科普创作者献身说法,也许科普创作评论应更多注重实例分析,而这方面,我们可能比较缺乏。
下面是20年前我参与写作的科普图书《探秘生物城》中的一段文字,贴于此,并做简单分析。
游览细胞
……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可你对细胞又有多少了解呢?
细胞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还是让我们一起进去看一看吧。
要想进入细胞可没那么容易。
我们首先要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型人儿。我们要经过的第一道屏障是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类分子组成的,像一堵墙围在细胞的最外层。它可以保护内部不遭破坏,有选择地与外部交换物质和信息。膜上镶嵌着许多由特殊物质组成的“门”。合适的门找到了,它会自动开启,把“客人”让进去。
好了,现在我们穿上救生衣,进入粘粘的海洋——细胞质中。我们发现里面还挺漂亮呢!海洋中有一座座装簧精美的水中“宫殿”--各种细胞器,一条条宽阔的通道(细胞骨架),一辆辆由马达驱动的小型运输艇。
沿着通道到达细胞的中心,就会发现那里存在着一个看起来很密实的大球,这就是细胞核。要想进入细胞核,还要再过一道屏障--核膜,我们同样从一个“门”进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呢?好像来到了一个巨大的丝网结构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变成棒状的染色体)中,DNA双螺旋出现在我们眼前。它的结构是那样精细,看来我们是难以挤进去的。细胞核是生物的指挥中心,生命的奥秘全在这里。所以我们说,细胞既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以上说的是动物细胞的情况。如果我们要进入植物细胞,先要通过一个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栅栏--植物的细胞壁。现代研究发现,“栅栏”,不仅仅是一堵死墙,里面有许多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它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改变细胞形状等方面负有特殊使命。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绿色”加工厂,这就是叶绿体。绿色植物可以不依赖于其它生物而独立生活,功劳全在叶绿体。这令动物和我们人类羡慕不已呢!
……
(下面的内容分别涉及“细胞门户”“细胞骨架”“细胞信使”的内容,这些都与刘教授的研究领域相关,只有她这个专家参与才能写到这个深度。虽然看起来专业性更强些,但同样可以讲得很通俗)
因为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文字看起来比较幼稚,用了不少的比喻,试图把肉眼看不见的细胞内部的样子用最简短的文字表现给读者。自认为还算得上深入浅出,也有些深度。但还算不上有趣,也不怎么好玩。但要有趣、好玩,我认为知识的通俗化应是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上,是可以编故事的。但并不是所有科学知识都适合通过编故事的方式进行普及,也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能以好玩的方式进行传播,具体看对象,看目的,看普及的层面。但不管怎么说,知识“好玩”化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对科普人的有趣挑战。
声明一下,这个系列仅是个人思考和实践的分享,凭咱的智商,要写真正有趣好玩的科普,还差得很远,这需要天生的灵感和不断的磨练。梦想有招一日灵感大发,写出好玩的科普过过瘾。要是把游览肉眼看不见的细胞写成好玩的游戏脚本大致也不难,可关键是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有多少孩子会对这个游戏感兴趣,成本有多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