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北京春来晚,去年的这时候,已是迎春花遍地。而今年到了3月底, 借着这两天忽然而至的升温,迎春花才开始绽放,终于,春天要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了。
今早出门,看见小区里的一株迎春花一夜盛开,连忙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一分钟之内发微博一篇,记录一下物候,记录一下心情。这年月就是这样,什么事儿都往围脖上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茅房大事(上茅房没带手纸,发微博求助特灵!)从民工到教授,满街皆是微博控,当然,也有连手机电子邮箱都不用的,界个就是生活习惯的差异,兴趣不同。喜欢干什么,不喜欢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自己高兴,别人也开心最好。
骑行在三里河路,闻着杨树花飘香,头顶上开满杨树的柔荑花序(由无被单性花组成的密集的穗状或总状花序)的花穗儿已经开始纷纷飘落了,每年的春天,遍地的杨花儿和白雪般的杨絮(带毛的种子)构成京城两景,而后者,是最不受欢迎的。
随着春天的到来,树木又献给人们可供欣的完美身躯。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多数植物是先长叶后开化,也有不少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如北京春天较早见到的毛白杨,迎春花,还有大部分蔷薇科果树,如桃花、樱花、杏花等等。这些植物的花芽多为头年夏天形成,秋季进入休眠,到来年春天,温度适宜时就会开放。植物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主要决定于花芽和叶芽对温度的要求,那些先长叶后开花的植物,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比较低,初春的温度已经满足它生长的需要。所以它就长出叶子来。而那些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却相反。它们的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比较低,而叶芽要求的温度比较高。花芽长大开花后,叶芽还在潜伏着,要等到温度进一步升高才能长出叶片来。
内外因共同作用,导演花儿和叶儿谁先拥抱春的一场赛跑。大千世界,众多秉性各不相同植物妆点大地,生长程序虽各有千秋,最终成就的是枝繁叶茂,世代繁衍。
大自然的生命各有各的生存规律,有共性,更有个性,生长和繁衍没有定式。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随环境在不断进化,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
由此胡乱联想到人才的成长,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没有定式,随个性和环境尽情发挥才是普适规律。按部就班,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到博士,到研究员,到专家,这是一条多数科学工作者走过的路。但也有个别人某些方面特别早熟,一不留神儿结出不同寻常的智慧果实,好在这年月人才埋不住了,那些好种子往往被人们如获至宝,于是以一当十,指望短时间内再结智慧之果,越多越好。因为这些果实能变成金子,银子,高楼大厦。
当然,遇到好种子短时间内突击培养(难免大水重肥),也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如同生物的生长,有其内在的规律。拔苗助长往往难见奇效。如叶子靠光和作用制造营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大水重肥有时植物可能承受不起,相反薄肥勤施往往才能促健康生长。但也不一定,保不齐有个别突变,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生长规律。所以,什么都不足为奇。
人才的发掘本应如此,要尊重自然规律。但不拘一格降人才很有必要,管他是先当学生后当研究员,还是既当研究员也当学生,反正要出成果,良好的外部条件是要的,但因材施教,量材器使,最为重要,也最难把握。悲剧和喜剧往往全在于此。也许个例总是值得尝试。
前两天好像大家都在讨论中南大学22岁刘路被破格提拔为正教授的事儿,我没有仔细看每一篇议论,因为觉得没什么,既没为自己40岁才有了相当于教授的职称而觉得难堪,也没为刘路22岁就当上教授而羡慕不已,有点麻木。相信这些事以后会慢慢在人们心中变得自然起来,至于这样的突击提拔,会不会像给植物突击施肥那样造成承受不了的后果,我相信也因人而异。好在这个开放的社会,防患于未然的良药随处可得。
先开花还是先长叶,程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