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如果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谁会去使用呢 精选

已有 6701 次阅读 2017-12-1 18:01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艾滋病

今天是世界第30个艾滋病日。各大媒体,包括知名科学公众号,并没有如我想像的那样,就艾滋病专题发表更多的文章。也许,因为艾滋病离我们普通人比较遥远,至少,绝大多数人身边并没有这个看起来比较可怕的传染病病人。


距离第一例艾滋病病人的发现已经过去了30多年,根据比较新的数字统计,全球的艾滋病感染者已接近3700万人,其中死亡超过1200万人;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中西非及非洲南部一些地区,中国感染者大约有65万人,占全部感染者的0.05%

尽管随着治疗手段的改进,艾滋病的死亡率不断下降,感染者生存率不断提高,但目前仍然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所以,有效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艾滋病这样的病毒传染病,研制疫苗貌似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不幸的是,在预防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艾滋病疫苗研制仍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技术上的难点不只一个。

艾滋病病毒(HIV)的特点决定了研制的难度,首先,如何保证疫苗的安全?HIV直接攻击血液中的白细胞,而白细胞是调节体内免疫系统的核心,这使得常规的、以全部灭活的或经处理无害的微生物机体(病毒或细菌)为基础(通常疫苗的制备基础)生产疫苗的方法,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由于艾滋病病毒来势凶猛,疫苗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一但疫苗出现安全性问题,被接种者会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机体根本无法控制感染和预防疾病,就会很危险。所以,艾滋病疫苗的研制相比其他疫苗的研制,面临更大的挑战,人们小心翼翼,甚至只能以病毒的一部分为基础进行研制。

疫苗研制过程需要经过动物试验和反复的三期临床试验,会有很多勇敢的志愿者冒着被艾滋病感染的危险参与临床试验吗?这个临床试验的过程也会很漫长。

此外,HIV异常善变,感染人类的HIV1型病毒发现有十种亚型(HIV2很少变异),而且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断变型的艾滋病毒使得针对各种变异株的疫苗研制变得更加困难,研制成本也是非常昂贵。

由于种种原因,艾滋病疫苗研制成为一种高成本、低回报的项目。私有机构要考虑所做的会不会得不偿失。尽管如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有关机构每年仍然投入数亿美元用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制,针对遇到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相信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成功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但一项科学成果从取得到商业应用,往往不是一番风顺,要经过很多难关。如果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谁会会成为接种者?商业化过程中,如何对需求和生产量之间做出科学的预测?

艾滋病疫苗研制困难,决定其肯定不便宜,会很贵,对用不起的弱势群体要考虑如何援助。如果针对特殊的高危险人群,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去做,我想政府或有关机构应该可以负担得起,但如何界定特殊高危人群?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使得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成了敏感人群,甚至带有强烈的歧视含义。相关的歧视肯定会影响艾滋病疫苗的使用。如果我们身边有人去接种艾滋病疫苗,你会怎么想呢?这疫苗不该是普通人都需 接种的吧。

所以,一旦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它的推广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应需要巨大的投入,中国政府也许会提供免费接种的艾滋病疫苗,但有多少中会自觉接种呢?这正是艾滋病疫苗面临的尴尬所在。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的从认识疾病,理性对待人类将面临的一切挑战入手。

尽管艾滋病疫苗研制困难重重,未来的推广也有很多未知因素,我想,科学家的脚步不会停下来,因为,在相关的基础研究过程中,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对于人类了解生命,应对更多的挑战会有帮助。


艾滋病发病机理:
人体免疫系统中有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T细胞中有一群重要的细胞叫做T辅助细胞(简称Th细胞),其细胞膜上有CD4分子,艾滋病病毒正是天然地容易和CD4分子结合,然后借此进入病人的Th细胞内部的。病毒进入Th细胞以后,利用其细胞内的一些元件复制出更多的艾滋病病毒,并最终破坏Th细胞而释放出大量的艾滋病病毒,这些释放出来的病毒可以进一步破坏更多的Th细胞。这样导致病人的Th细胞数量大大减少,从而严重削弱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087805.html

上一篇:以色利约旦之旅(六):和平真好
下一篇:普吉印象
收藏 IP: 111.192.202.*| 热度|

2 黄永义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