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北海印象

已有 5337 次阅读 2017-2-10 21:23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广西北海印象

这是一次计划外的旅行,甚至算不上旅游,没有游览计划,甚至没有带相机。就这么急匆匆出门。先到了重庆川外,与亲戚商量一些事情,然后从那里飞北海。正月里的前十天,就是这样在北京、重庆、北海的忙乱中过去了。

对广西北海,以前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次纯属临时起意。还是第一次去广西,至此,大陆的30多个省区又少了一个我没有去过的地方。

有海的城市,一定很美,北海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经济不差,一定是沿海高楼林立,灯火珊阑,很壮观的新型发达海滨城市的景观。没去北海的时候,我是这样想像的。


网上看到的北海夜景。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北京距离北海有两千多公里的路途,直飞的航班不多,大多是中转的。从重庆飞北海倒是比较方便,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从北海福成机场到银滩大道的酒店,路很宽,车很少,景色不错,路边不时看到已建成或地建的高楼。刚下过雨,蓝天白云的景象一下子就让我对北海有了第一个好印象。不过,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蓝天白云基本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季节,这里气温虽比较适合,比三亚低几度,但多风,雨也是说下就下的。



初到北海,酒店窗外的景色,周边大致有三四个楼盘。


人类对面积超过陆地面积2.4倍的海洋天然有一种亲近感。北海临海,对人们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即使是炎热的夏季,也有本地或周边大量的人涌向这里,享受海水浴。


寒暑假期间,这里的人气很旺,带孩子来旅游的外地人很多。

但这次去北海,给我的印象,作为旅游城市,与海南三亚比起来,环境设施啥的还是差那么一截子。据说这里十几年前还是比较穷的地方,十年变化巨大。最明显的标志是房地产起来了,到处都在盖楼,满街全是发售楼广告的当地人或外地人。

银滩大道两边建设的楼盘很多


同三亚一样,北海这个地方也被东北人占领了。在这个地方,张嘴说话的大多是东北那边的,开饭馆的、开出租的,开酒店的,卖楼的,东北人在这里啥都干。在北海,张嘴说话的是南腔北调。北海也是个彻底的移民城市,常住人口不多,来这里度假、赚钱的外地人到处都是,除了东北人,四川人、山东人、江苏人等也不少。

在北海碰到东北人,一说俺们是北京人,同属北方人,好歹也是半个老乡,见面都很客气。甚至在那里还碰到了河北老乡,一个在北京当过兵的小伙子,转业后估计也没啥好的工作,跟随父母去了北海,现在看样子帮忙卖楼,帮助拉客人看楼。在北海,很多人是靠卖楼为生的。两代人在北海安家拼搏的不少。

北海的房子建的太多了,一水儿高层,密度大,人们同样生活在水泥森林中。近年北方雾霾日趋严重,多少也促进了这里的旅游地产,北方人在北海买房的人不少。据说当地人是不会买满街做广告的楼盘的楼的,那些楼都是给外地人盖的。

但北海的房价一直上不去,毕竟是三四线城市,楼太多了,供求关系摆在那里呢。不过,像恒大地产在北海的楼盘,打海景房的招牌,环境设计还不错,看似卖的还不错,价格可以达到八九千元,如果买抵给建筑商的房子,还能便宜很多,其中的操作看不懂。


至于北海房地产的升值潜力,我看不好,好的地段好的房子可能会慢涨吧。在搜房网上搜到的北海的一般楼盘,价格多在五六千一平米,要真买,还可以砍价,余地较大。大街上发的广告,大多打超低价的牌子,甚至低到一两千一平米,地方大多很偏。

对于喜欢做候鸟的人老人来说,其实选择北海的养老公寓是相当合适的,在公交车上碰到几位北方口音的大姐,就聊起来,正好一位是北京的,她们从去年11月来这里,住在银滩附近的一家养老公寓,管吃管住,一个月只有1700元,真便宜。有趣的是,她们都穿着印有公寓名称、地址、电话的休闲外套,于是我对着大姐的后背拍下信息。真会做广告。

我们在北海几天的出行主要靠坐公交,上车两元,不贵。主要交通干道和旅游点,公交还是很方便的。当地人出行则主要靠电驴子,电动车很多,速度很快,走在马路上需要小心。

北海过去的名声不太好,最坏名声的是传销,这里是传销的老窝,不过据说最近一两年打击的关不多了,抓了很多人,犯罪分子也收敛了不少。不管是当地人还是东北移民,看起来还都比较和气。不像人们传说的有什么匪气。


北海城区一瞥



老街街道与店铺之间很多地方都有走廊隔开,这样下雨也不影响游览了。




历史悠久的北海老街,也是游客们青睐的地方。



银滩的落日很美,但据说在北海观日出找到好的角度拍照就不太容易了


北海银滩不负其名,沙子很白很细。

据长住北海的人介绍,他们最喜欢赶海,大概就像这样,一早儿,趁着退潮,去海滩挖螺什么的,一上午可以挖好几斤,再花个10元加工费,就可以吃到鲜美的海鲜了,可惜,俺对海鲜不太感兴趣,没有口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032880.html

上一篇:澳新之旅所见所思(六):城市、大学、教堂、公园
下一篇:去吴哥感受高棉古文明
收藏 IP: 114.243.206.*| 热度|

3 李颖业 杨正瓴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