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女贞嘉木植道旁,累累硕果飘药香

已有 2266 次阅读 2023-12-3 09:19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1701076691338.jpg

《杂言》

【明】张羽

青青女贞树,霜霰不改柯。

托根一失所,罹此霖潦多。

高枝委为薪,落叶掩庭阿。

弱柳对门植,秀色一何佳。

物性固有常,变幻其奈何。

 1701076691308.jpg

这几天散步,看见街道两旁绿化带里的女贞树上,紫色的小浆果挂满枝头,一嘟噜一串串的,煞是喜人。

女贞树,木犀科女贞属常绿小乔木(亚乔木)或大灌木,高可达10米。因女贞树树形端庄,经冬不凋,古人比之于有贞守之操的女子,因而得名。每年的67月炎夏时节,女贞树繁花竞放,仿佛青翠的树上笼着一层淡淡的雪花,散发出桂花般的馥郁清香,在强烈的日光下越发显得洁白无瑕,给人带来丝丝凉意。女贞树的果期是8-12月,此时正是女贞果实成熟的季节。女贞树四季婆娑,枝干扶疏,枝叶茂密,树形整齐,自古便是园林中常用的观赏树种,或植于庭院,或种于道旁。

女贞子入药的历史应该非常悠久,《神农本草经》记载女贞子“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被列为上品。古代诗词歌赋中,描写女贞子的篇章数不胜数。女贞树的果实、叶子均可入药,被《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权威工具书收载,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等功效。女贞子是食药两用原材料,可依规开发药食两用产品。

我就纳了闷了,这么好的滋补神药,为什么没人采摘呢?顺手摘了几串,准备拿回家晒干后用作药茶方原料,代茶饮。不知道可行否。

 

《中国药典》:女贞子

【通用名称】女贞子

【其他名称】女贞子 女贞子 拼音名:Nuzhenzi 英文名:FRUCTUS LIGUSTRI LUCIDI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34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 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本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 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 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 油性。无臭,味甘、微苦涩。

【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 加无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 醇制成每1ml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 溶液35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丙酮-醋酸乙酯 (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 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杂质 不得过3 (附录Ⅸ A)。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 过,药渣加乙醇同上,再重复回流2次,合并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微热使溶解,转 移至10ml量瓶中,并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齐墩果酸对照品, 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 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4μl8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 -丙酮-醋酸乙酯(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 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 (附录Ⅵ B 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530nm,λ=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 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含齐墩果酸(C30H48O3)不得少于0.60%。

【炮制】女贞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酒女贞子 取净女贞子,照酒炖法或酒蒸法(附录Ⅱ D)炖至酒吸尽或蒸透。

【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相关博文:

万物能饮皆可茶:女贞子茶

中药材女贞子酒蒸炮制过程Q-Marker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412221.html

上一篇:园林绿化带里的中草药:石楠
下一篇:双鱼图
收藏 IP: 60.233.16.*| 热度|

15 朱晓刚 王安良 孙颉 宁利中 刘进平 张晓良 高宏 杨正瓴 王成玉 杨学祥 李学宽 徐长庆 胡泽春 许培扬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