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社会人人渴望成功,于是“成功学”火了。最近这些年,有一门叫“成功学”的东东在社会上非常火爆。据考证,最早的成功学源自米国,鼻祖是米国钢铁业巨头戴尔•卡耐基,他的畅销书《人性的弱点》相信许多人都曾听说过。成功学鼓吹教人如何避免失败,大步走向成功和幸福。成功学的内容大都是些随手可得、没有实操性的口水话,善于把特例当成普遍规律来忽悠读者,米国人戏称是“便利店哲学”。成功学的洗脑方式主要靠演讲,其中一些耳熟能祥的“金句”,譬如什么“弱者用泪水安慰自己,强者用汗水磨炼自己”;什么“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什么“只向最顶端的人学习,只和最棒的人交往,只做最棒的人做的事”;什么“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等等。年轻人听这些车轱辘话,觉得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但人到中年人生阅历积淀后发现,其实句句都是正确的废话。
将成功学引入中国的应该是台湾人陈安之。陈安之被戏称为“鸡血大帝”,著名的咆哮教主。本世纪初,陈安之在大陆传播成功学火得一塌糊涂,赚了个盘满钵满,也吸引一批人投身到这个行当,靠耍嘴片子忽悠人赚钱。成功学在中国开枝散叶,衍生出许多的变种。例如与传统国学文化相结合,假借王阳明、曾国藩等大儒的言论,诞生了所谓的“鸡汤派”。不过我们始终坚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成功学理论,受到马云等知名创业家的推崇,也跟着火好多年了。稻盛先生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跟我算是同行了。跟社会上的那些成功学“大师”不同的是,稻盛先生本身是日本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创立的两家公司被入选世界500强企业,确实挺不简单的。
稻盛先生去年8月份逝世,他总结的人生方程式由“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三个要素组成。他认为人生拥有正确思维非常重要,然后再有意识地在实践中磨炼、不断积累提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和成功。稻盛先生总结的人生成功方程,只考虑单一的个人因素,未考虑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由众多的因子经过复杂的耦合过程,最终获得的一个结果。近日讲授《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课程中流体力学的章节内容有感悟。如果非得把人生归纳成一个公式,我觉得流体力学里中的伯努利方程还是蛮适合的。
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1700-1782)出身于瑞士巴塞尔市赫赫有名的伯努利家族。“不想当物理学教授的数学家,不是一个好医生”说的就是他。丹尼尔·伯努利研究领域涉足数学、物理学、植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他在流体力学领域标志性的学术成就是伯努利方程。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只有三项,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由于考虑管道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方程经矫正后变成四项:动能+重力场势能+位能+能量损失=常数。
如果将方程中各项的意义做以下的拓展演义:
(1)重力场势能项——表示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因素。俗语常说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肯定脱离不开时代的风云际会。风口来了猪都会飞。譬如炒股,在牛市时你随便买几只股票都能挣钱,熊市时买啥赔啥。不是因为你智慧超群选股牛X,只是赶上了时代和风口而已。这一项也就是中国古人讲的“天时”因素。这一项虽然是人生赋能加分项,但该项权重只有在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下方才可以考虑,短时空背景下该项可基本忽略不计。
(2)位能项——表示个人所处的家庭及社会关系因素。一个人的成功当然与其所处的家庭文化背景关系密切。当你千里迢迢跋涉去罗马,可是总有许多出生在罗马城的人正悠闲得喝咖啡呢。该项就是古人所说的“地利、人和”因素项吧。社会发展越稳定,社会阶层越是固化,该因素项越是无法操作“改分”。这一项是人生重要的赋能加分项,而且权重非常大,但基本都是些“与生俱来”的客观分值,我们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充值赋分。
(3)动能项——表示个人能力及努力因素。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路径。这一项是人生最最重要的赋能加分项。作为我们普通人只有努力拼搏奋斗,方才有可能冲上人生成功的巅峰。如果忽略其它因素项只考虑此项,也就是稻盛的人生成就公式(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如果考虑人生运气的因素,该项还应该乘上一个系数,貌似更合理一些。
(4)能量损失项——表示个人成长过程的失误损失能耗。漫漫人生路,走弯路是难免的。有人说“人生该走的弯路一米都少不了”。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难免会犯错误。该项是人生减分项,犯错就扣分天经地义,所以我们务必要小心谨慎,避免走弯路犯错被扣分。
如此这般,将成功方程归纳总结为这四大因素项(人文版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不是比稻盛的人生成功方程更“科学"一些呢。
利用伯努利方程也可以解释飞机起飞的原理。如果将其拓展应用到对人生上升过程的描述,是否可以用来解释一个人的财富增长、仕途升迁,甚至学术成长的原因呢?期盼您来进一步发挥、拓展和补充。
人生不是方程式,生活没有最优解。伯努利方程常被戏称叫“白努力方程”。如此演义解读不必太较真,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罢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