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狗文化”

已有 9459 次阅读 2019-9-3 09:57 |个人分类:胡思乱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孔子养生, 狗文化

近代研究表明,狗的祖先是狼,后被人类驯化,成为人类的好朋友。人狗情未了,两者共生关系长达1.5万之久。人类为狗提供稳定的居所和食物来源,狗为人担当着护卫、狩猎和被作为肉食的职责。许多神话故事里,狗也成魔成仙,例如二郎神的哮天神犬。在中华文明早期,有的部落曾将犬作为图腾来崇拜。例如据考证,华夏始祖伏羲的名字就与狗有关:“伏”字乃一“人”一“犬”组成。狗猪牛羊马鸡,古称“六畜”,狗位列第一。《周礼》规定,周朝设有专职替王室贵族管理狗的官员,称为“犬人”,后人戏称为“狗官”。到了汉代,朝廷设有“狗监”,专为帝王养狗。

000000.jpg

     和人的命运一样,狗同,命不同。富人家的狗养尊处优,狗仗人势;穷人家的狗则与主人一起挨饿受冻,遭人白眼,甚至落得兔死狗烹的悲凉结局。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一条狗的命运,究竟有几种结局?先秦文献《礼记•少仪》篇,把狗粗略分为三类:“一曰守犬,守御田宅舍也;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庖厨庶羞也。” (1)看门狗:养条狗看家护院,是民间养狗的主要目的。《诗经•野有死麕》描写一个小伙,扛着打的野鹿送给心爱的姑娘,俩人见面干柴烈火,姑娘羞羞答答地说“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别惹狗儿叫汪汪。”姑娘害怕她家的看门狗叫唤,惊动家人坏了好事。记得汉代画像石“牵獒门吏”中,描绘了门吏两只手抓住狗脖子上的颈环,狗竖耳蹲坐于地,瞋目张嘴注视前方,生动地展现出狗看家护院的本领。(2)宠物狗:上层社会家庭有佣人负责看家护院,他们饲养的狗便成了宠物。人们把狗当成亲密伙伴,除了小狗通人性,会讨好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狗对主人的忠诚。你养得宠物狗,只认你一个人,而且无比忠诚地坚信,你是它的一切。描写人狗情未了的故事,能写一摞书。所以在十二生肖里,中国人给狗留下一个重要位置。(3)猎犬和军犬:另外,利用狗的敏锐的视觉、听觉、嗅觉及攻击性特征,不仅可帮助人们狩猎,而且可以帮助打仗。例如,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曾设“犬营”,在军营警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现代警察部队,依然还养军犬、警犬。    

101010.jpg

      俗语讲“狗不嫌家贫”,即便你一贫如洗、亲朋离散、神憎鬼厌,你养的狗却会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狗对人有很强的依赖性,假如一只狗走失了,流落街头,它的状况非常恓惶。《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么一段,“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因此落下“丧家狗”的绰号,被后人讥笑了两千多年。别人叫他“丧家狗”,为什么孔子不生气?

t0158d8153353558877.jpg

      生死二事,乃狗生最大之事。狗命不同,死亡方式亦不相同。(1)犬曰羹献:狗的地位并不局限于家畜。早在殷商时期,在一些重大祭祀活动中,狗是非常重要的祭牲,是祭祀的重要组成成分。商代设置官职专司“掌犬牲”,即专门负责相犬、牵犬以供祭祀,泼狗血,与天地沟通。《礼记•曲礼》曰:“凡祭宗庙之礼……鸡曰翰音,犬曰羹献。”《礼记•月令》载:当时的宗族十一月便要“买白犬养之,以供祖祢”,正月则“收白犬骨及肝血”。在春秋时期,秦国有在四方城门杀狗御灾的风习。汉代乃至以后仍盛行此俗,民间喜杀白犬祭祖。《风俗通》卷八说:“杀狗碟邑四门,以御蛊灾。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曰正月白犬血,辟除不详”。足见狗在祭祀活动中充当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人们相信,狗具有参透天地与神灵相往来的神奇作用,成为商人表达万物有灵原始宗教崇拜的媒介。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那时祭祀用狗,是很神圣的动物,“狗”并不是骂人的脏字。所以当别人叫他“丧家狗”,孔子并不感到生气。(2)守礼葬狗。在春秋时代,上层社会人家的看门狗死了,是要按一定仪轨埋掉的。《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家的一条看门狗死了,孔子让子贡去帮他埋葬,并叮嘱道:“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车盖葬狗”的典故即出之于此,孔子守礼葬狗所体现的仁义理念,为世人传为佳话。(3)腰坑殉狗:狗是人的宠物,生前同伴,死后同眠。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墓葬殉狗开始流行,许多龙山文化遗址墓地发现埋有整狗的坑,在殷商时期,殉狗现象非常普遍,一直到两周,墓葬殉狗的习俗还被保留。例如,近年来曲阜鲁国故城考古发掘,发现大量的春秋墓葬“腰坑殉狗”。墓葬殉狗习俗,主要是当时的人们认为,狗是通灵性的动物,能宁四方、正方位,除了陪伴墓主,还能为把守“黄泉”路入口或阴阳两界通道,有守卫墓主之功能。例如,洛阳东周王城“天子驾六”遗址的车马坑中,发掘出几只狩猎犬的完整遗骸。这些狗狗,生前为东周王室所爱,天子驾崩,它们被绑在车上活埋。今日看来这很残忍,但在东周时期,人们认为有资格为天子殉葬是种荣誉。莫说狗,连活人都曾为王权殉葬,“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后世逐渐废止了殉葬制度,代以陶人、陶狗等陪葬。(4)士无故不杀犬豕:人类爱狗时,狗是宠物;不爱时,狗或许是食物。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狗肉就是人类的主要肉食之一。在更早时期先民们煮饭用的陶鼎中,人们也发现了狗骨头。在陕西出土的战国青铜鼎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狗肉汤。在商代狗肉还是高档肉食,只有贵族才可食用。到了周代,普通百姓也有资格吃狗肉了。到秦、汉时期,食狗肉风气日盛,许多人以屠狗、卖狗肉为职业。例如,汉代大将樊哙,原来就是个屠狗之辈——古书里说他以“屠狗为事”。食狗肉风气,一直延续至今。

19_1.jpg

      但是,狗毕竟是小型动物,最大体重也就20斤,所以狗肉并非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吃狗肉绝对不是人类养狗的最终目的。《礼记•王制》载:“士无故不杀犬豕。”《孔子闲居》疏:“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者,言大夫无故不得杀羊坐其皮,士无故不得杀犬坐其皮”,其寓意是希望人们除了必要的祭祀之外,不要随意杀害狗类。当代人对吃狗肉的习俗,依然存在巨大争议。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196423.html

上一篇:针砭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和保健方法
下一篇:拍几朵鲜花过节
收藏 IP: 111.14.218.*| 热度|

22 许培扬 王从彦 范振英 李毅伟 刘炜 尤明庆 姚伟 陈志飞 栗茂腾 朱晓刚 程少堂 张晓良 蔡宁 徐长庆 谢力 段含明 张忆文 杨正瓴 马鸣 张鹰 鲍海飞 赵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