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ity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city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博文

[转载]人工智能、预印本和 SSRN——一项新政策……

已有 517 次阅读 2024-12-17 20: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在人们不断针对GPT参与科研的争论中,不知不觉已经两年。

SSRN(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是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的一个预印本和早期研究平台。针对GPT,SSRN有了一个比较正向的观点。这里转载分享一下。

原文是英文,SSRN的一篇博客。这里利用在线翻译成中文进行分享。

原文链接:https://blog.ssrn.com/2023/03/07/ai-preprints-and-ssrn-a-new-policy/

下面的分享内容:

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突然爆发 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作可信学术文章方面的能力,正在给正在试图找出应对方法的学生、学者和机构带来巨大的混乱。

SSRN 正在思考与这项新技术相关的问题:作者向我们提交的论文是在 AI 工具的帮助下撰写的,甚至完全由 AI 撰写。我们就此进行了一些讨论,并作为回应阐明了我们的 AI 政策,我们希望为寻求将 AI 融入其研究的最佳方式指导的作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此政策符合 爱思唯尔的编辑出版道德政策

作为预印本库,SSRN 处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因此已成为有关新 AI 技术讨论的一部分。SSRN 最近创建了一个 AI 和 GPT-3 专题中心 ,以展示有关该主题的许多有趣论文,并让研究人员轻松获取有关如何最好地使用 AI 技术的最新想法。SSRN 内容总监 Shirley Decker-Lucke 表示:   SSRN 是一个让前沿思想家研究和分享所有学科研究成果的空间,当然也包括快速发展的生成式 AI 领域。  

“我们的新 常见问题解答 提供了我们目前对作者身份和这项技术的关键方面的想法和指导,希望它能够为那些正在努力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者提供一个框架,告诉他们如何使用它,以及它潜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Decker-Lucke 说。

根据新指南,作者应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其作品的可读性和语言,而不能取代研究人员或作者的关键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提出见解或理论、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和提出观点。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应在人工监督和控制下进行。作者应仔细审查和编辑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输出,因为它们可以生成看似权威的输出,但可能不正确、不完整或有偏见。作者对其作品的内容负有最终责任。

根据我们对提高透明度的承诺,SSRN 要求作者在论文中提供披露声明,详细说明对 AI 技术的任何使用。作者不应将 AI 和 AI 技术列为作者,也不应将 AI 列为作者。这些措施鼓励研究诚信,旨在维护道德标准。与往常一样,SSRN 保留删除不符合其内容政策或违反出版道德和研究诚信标准的论文的权利。 

SSRN 欢迎新技术的发展,并期待探索这一新一轮创新浪潮,同时保持高水平的研究诚信和对作者、读者、贡献者和合作伙伴的明确指导。

博主:当一个人的研究不再为名利而战时,一些个人兴趣的观点,可以考虑放到预印本分项。以下是一些比较知名的预印本平台:

  1. arXiv:最初主要针对物理学领域,现已扩展到数学、计算机科学、定量生物学、定量金融学和统计等多个领域。

  2. bioRxiv:专注于生物科学领域的预印本,包括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等。

  3. medRxiv:提供健康科学领域的预印本,包括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等。

  4. SSRN(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主要涵盖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

  5. Research Square:包括多个学科的预印本,还提供同行评审服务。

  6. ChemRxiv:化学领域的预印本平台,由美国化学学会等机构支持。

  7. Preprints.org:一个开放的科学预印本平台,涵盖多个学科。

  8. PsyArXiv: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预印本。

  9. SocArXiv:社会科学领域的预印本,由社会学会支持。

  10. EarthArXiv:地球科学领域的预印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347-1464788.html

上一篇:关于为AI辅助论文设立专门期刊的建议
下一篇:DeepSeek的五篇代表作
收藏 IP: 117.133.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2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