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传播百科全书》述评
王大鹏 刘立
2010年,由国际学术期刊《科技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杂志主编、Susanna Horning Priest教授主编的《科技传播百科全书》(Encyclopedia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由Sage出版社出版(Susanna Horning Priest E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Sage, 2010)。
Priest教授自1989年期就开始从事大众传媒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科技传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她长期为政府部门、科研项目以及工商组织提供有关传播、公众参与以及公共舆论等方面的专业咨询;主持了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资助的课题。Priest教授组织了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专家为《科技传播百科全书》撰稿,如《公众科技传播指南》的主编Massimiano Bucchi教授, MIT的John Durant教授,Cornell大学的Bruce Lewenstein教授,科学素养调查开创者Jon D. Miller教授,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的Hans Peter Peters教授。
该《百科全书》分上下两卷,洋洋1000多页,共收录约300个词条。这些词条按19个类别进行归类,按字母顺序排列为:1)协(学)会和组织;2)受众、舆论和效果;3)挑战、议题及争论;4)意识、观点和行为及其变化;5)重大事件及其影响;6)全球及国际科学机构;7)美国政府机构;8)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9)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10)重要人物;11)出版物;12)重要的案例和当前的趋势;13)法律,政策,伦理及信仰;14)大科学项目;15)实践,策略和工具;16)职业角色和生涯;17)公共参与的方式;18)理论和研究;19)途径和渠道。
本书集有关科学传播的信息和资源之大成。虽然其中的有些内容已经发表过,但是却散落在四处,难以寻觅。该《百科全书》把那些零散的珍珠连接起来,组成一串光彩夺目的美丽项链。
以 “理论与研究”为例。由于科技传播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其发展自然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百科全书》收录了议程设置、缺失模型、创新扩散理论、语义分析、评估、信息社会理论、意见领袖等条目。
在科技传播的途径和渠道方面,该《百科全书》也提供了丰富的词条,如:科技博物馆、报纸、网络媒体、科学中心、博物馆、科学马戏团、纪录片、科幻、广播、杂志、电影、科学商店,等等。
Priest在本书《导言》部分对该《百科全书》作了简要说明,本书词条涉及媒体研究理论和实践,科学、技术、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问题;涉及到科学和技术方面争议性议题的案例研究,著名科学传播者的自传;涉及到科学新闻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科学新闻面临的问题;涉及到利用科学渠道的指导原则,以及著名科学机构和组织的使命及其组织结构(其中主要是美国的,也少量提到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东亚、欧洲、印度、拉美和墨西哥等国家的有关情况)。该《百科全书》把种类繁多的科学传播素材汇集到一处,有利于推动科学传播这个领域的发展,并且可以为刚入行的新手提供从事科学传播研究的门径。
纵览全书,我们可以获得有关当前科技传播的一个总体概貌。该书可以说是科技传播及其相关领域(如传播学)的研究者、从业者以及年轻学者的“良师益友”。该《百科全书》在每个词条之后还列出了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于读者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这套百科全书是基于西方一些国家的情况而完成的,其作者也绝大分是欧美国家内相关机构任职的科研人员,因而几乎没有与中国有关的内容。
《科技传播百科全书》很值得译介过来。另外,我们还应有这样的目标:待条件成熟,编撰《中国科技传播与普及百科全书》。
(本文原载于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科技传播与普及动态》2013年 第2期(总第2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