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欧洲科学传播活动的宗旨与理念

已有 2834 次阅读 2013-11-25 13: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01年春季,一群组织科学周,科学节和科学日的人聚集在哥德堡,他们认为是时候对这些科学传播活动的理念,原则,建议等整合起来了,而后欧盟也资助了EUSEC/X项目,该项目组成员开始走访,分析和记录欧洲的科学传播活动,其中一个研究结果就是发布了欧洲科学传播活动(Science Communication Events in Europe)白皮书。该白皮书的目的是:评估欧洲科学传播活动的现状;对如何开展新的传播活动总结一些策略;对如何改进现有活动提出建议;采集最佳实践和有价值的理念;以及强化欧洲的科学传播活动。

******************************************************

该白皮书的第一部分陈述了科学传播活动的宗旨与理念(purpose and philosophy)。

当探讨科学传播活动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因而EUSEC/X项目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宗旨与理念,这些宗旨和理念决定了该活动的其他方面:预算,营销,评估等等,并且反应了一定的情境,政治环境,研究机构、博物馆、媒体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等。欧洲所有的科学传播活动都具有特定的目标或者说宗旨,这涉及到其地理位置,国家的经济状况,本土的情境等。但是一般被广泛采用的理念就是“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另外还包括“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对话”,“鼓励年轻人参与科学”等等。

一些科学传播活动的宗旨陈述中提到了“科学文化”,这种观念不止涉及到科学研究的结果,还涉及到科学研究开展的方式,其基本内涵是提高科学研究的地位和吸引力,以及促进对科学研究结果的认识。但是要知道科学家向同行传播科研结果的方式与科学家代表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方式是不同的。

很多科学传播活动有不同的目标,这些目标对于策划,呈现科学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些目标涉及到三个方面,以下对此进行简述:

第一,与科学以及科学传播活动相关的目标;

  • 促进各科学部门之间可持续关系的建立(丹麦科学周)

  • 覆盖全国(丹麦科学周)

  • 为欧洲之间的合作打开大门(法国科学周)

  • 强调研究,创新和产业活动之间的关联(挪威科学周)

  • 促进人文科学以及使其和社会保持较近的关系(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科学周)

  • 歌颂科学及其对公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英国全国科学周)

    第二,与城市,本地区或本国相关的目标;

  • 让人们认识到教育、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波兰在欧洲的位置(西莱西亚科学节)

  • 直到最近伦森堡才有了大学;高等教育要依靠其他国家。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并且在科学社会中获取新的地位,需要一个科学节来提升其居民的意识(卢森堡科学节)

  • 在哥德堡,从工业城市向大学为中心的转变需要进一步的表现。同时该市也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举办活动的城市

  • 为年轻人提供学习的平台,这回满足他们对经验和行动的迫切需求(德国弗莱堡科学日)

  • 爱丁堡国际科学节一开始是为了平衡成立的各种艺术节

  • 展现科学的成就以及作为欧盟新一代的年轻人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重要性。

第三,和媒体相关的目标;有些科学传播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媒体更好地报道科学,或者在一般意义上促进科学新闻的发展。

同时,在该部分的最后还列举了一些在宗旨和理念陈述方面比较优秀的实践和案例,比如澳大利亚科学周(www.sciencewwek.au),促进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激情,好奇心等,同时还注重目标受众的情感因素; 丹麦科学周,(www.naturvidenskabsfestival.dk,创造一个理解科学和技术的环境,目标受众包括儿童和少年,青年还有家庭成员;哥德堡国际科学节,(www.goteborg.se/vetenskapsfestivalen,以可获得的方式和激发兴趣的方式向公众和学生传播科学,并且为科学共同体提供一个交流聚会的场所;挪威科学周,(www.forskningsdagene.no,满足公众对研究活动和研究结果的好奇心,兴趣和理解,传达科学与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强调研究,创新和产业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波兰科学节,(www.icm.edu.pl/festiwalwww.festival.wroc.pl),让人们认识到教育、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波兰在欧洲的位置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44531.html

上一篇:接受媒体采访的十三个技巧
下一篇:人际传播的十条准则
收藏 IP: 210.14.119.*| 热度|

2 曹聪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