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一个模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xun 本博将以数学杂文为主,科技杂文为辅,其它杂文为补。

博文

不言曾怀李杜情,长短句中化青烟 ── 读张进诗集

已有 6057 次阅读 2013-10-4 00:01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诗词, 诗集, 老树, 发小

作者:蒋迅

借科学网博客一个角落,发一篇为私人朋友写的书评。

2012年暑假,我在北京与发小聚会,得到了好友张进的一本诗集《老树诗集》。这本诗集收集了他从1974年10月到2007年10月写的150首诗词,有律诗,也有现代体诗。这本诗集是张进自费出版的,目的就是为了送给“亲朋挚友、同窗新交”。至於大家拿到手后“或品头论足,或弃于角落,均亦欣然。”我呢,当然会拿来仔细阅读,因为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张进最早的粉丝,我读过他最早的诗。

回到美国后,我立即拿起《老树诗集》读了起来。边读边回忆我们童时的片段。

我们是在上中学的时候搬家成为邻居的。那是文革的后期,父母的单位新盖了两座家属楼。我搬进新居后就开始打听上下楼层里有多少小朋友。有两个男孩子都是以前认识的,只有张进和他的弟弟从未见过面。原来他们是从后海一带搬过来的。可以说是从北京的市中心搬到了郊区。当然现在我们这一带也算是市中心了。这是后话。张进当时是在北京四中上学。因为不愿意转学,所以就舍近求远继续在那里读书。我们终於没有能成为校友。但也许四中的自由氛围成就了一个诗人。

张进是一个特别重友情的人。 这表现在他的诗句中:“话有情,行不停,加固旧情结新情。天下人,应同心,结伴如愿向天行。”(《雁》第四节,1978年3月14日);“不怕身世多知己,怎忍今生无友朋。”(《冬日遇同学》,1990年12月4日);“曾经笑语清如溪,此去北航春正红。”(《送丁荣》1992年5月16 );“不期相遇论长短,定降佳音成贵礼。”(《送吉振平并自嘱》1992年7月4 );“今宵只谈同窗趣,他日再论人生凡。”(《九同学秋到十渡》2005年8月21)。我们认识不久就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喜欢他的老实正直及聪明好学。我们到晚上就会聚到一起,聊天散步。那时候我最怕的就是他们要去运动器械那一带,因为他们都特别有劲,在双杠上悠动,似乎不费力气。而我则完全没有力气。后来我到美国后曾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肌肉练出来。也曾经能举起很重的杠铃了,但再也没有我们一起散步的机会了。

发现张进写诗是一次偶然。我有一天到他家去找他玩,在他的桌子上看到了一个笔记本。翻开一看是他的诗集。“你会写诗?”我瞪大了眼睛问他。“写着玩的,”他谦虚地回答。可以说他是写着玩的,因为那时还在盛行读书无用论。但他又非常地认真。他还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合辙押韵是怎么回事,并把他买的一本同义词和反意词的书拿给我看。我突然发现写诗一定很有意思,於是要求他把他的笔记本借给我看。没准儿我也能写诗呢。但我很快发现,自己太缺乏形像思维,语文功底也差,根本写不出诗来。这让我很失望。但我仍经常读他的诗,把这当作是一种享受。

《老树诗集》只收集了一百五十首诗。基本上没有流露出他少年时代的写作痕迹。我猜想是因为他做了精选,而少年时代属於他学习的过程,他对那时的作品都不满意。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那时候写的诗词过於具有时代的特点,而那个时代是一个“不值得讴歌的年代”。我记得他有一首诗《放声歌唱红五月》,采用的是贺敬之的“回延安”的信天游体裁。他还在一首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的七言绝句里写出了“骨灰滋润江河土”的时代强音。我们讨论过这一句,都认为如果写成“骨灰滋润中华土”更好些。

通过《老树诗集》,我知道他也在写花草风景,诗情画意的小资东西。比如1974年7月写的一首《湖》中就有“已是伏天柳垂岸,水映彩云多。”的句子。毕竟中国古诗多为抒情诗词,像白居易的“卖炭翁”那样的作品还是不多的。他不可避免会有感情的自然流露。

张进比我大几岁。所以在高中毕业后就到北京远郊延庆县去插队了。失去了小夥伴的我则总是盼着他回来。他每次回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他会告诉我们,老乡是多么地淳朴,会告诉我们他看到了长城。他从来不谈他在那里受的艰辛和磨练。在《老树诗集》中有很多关于山的诗。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诗句是《登山》中的“山外好行山路险,谁愿争当登山人?”(1976年11月)。当然对於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修理地球肯定不是他的志向。在《山谷》中他还是表达了自己低落的心情:“孤身一人卧裕底,白云渡来交新朋。”但他更多的是正面描写山村的面貌:“雨中山间别样情,群山腾云变新形。雨洗绿草草愈绿,风吹红花花更红。”(《雨中行》,1977年6月)。这一时期的诗还有《山风歌》、《野草》、《重阳》、《雪后山行》、《山乡晨早》、《窗外》、《山中秋雨后》等。在这些诗句中出现最多的是“山”字,这跟他上山下乡的经历有直接的联系。

他有一首《做民工》,写于1978年10月30日。描述了另一段在白河的经历。据他结绍,那是1978年秋,延庆已经是隆冬,当时要从延庆北山脚下挖一条隧洞引水下山,每个生产对都要派人去,张进被选中。记得大约去了两个月,每天干十余个小时的活,要把装满搅拌好水泥的车推进洞中垒墙。这个隧洞的上游就是现在著名的龙庆峡。对这样的苦活儿他是什么态度呢?下面就是这首《做民工》:

白河做民工,
钻石凿山洞。
小车装水泥,
墙筑涵洞中。
生活谓艰苦,
寒风鼓机声。
明日水渠成,
漪粼伴歌丰。

我有些好奇,对现在进城的民工他是怎么看的呢?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谈论过时政,也就罢了。

这些诗词我当时并没有看到,我只是想,将来我高中毕业,也申请到他那个村子去。不过没等到我高中毕业就粉碎了“四人帮”。不但我没有去上山下乡,他也从延庆县回到城里。

感谢张进写的一首《重游北海公园》(1978年3月1日),它让我回忆起那个小巧玲珑的公园。文革期间公园被无辜关闭,后来才知道是江青等人把它据为自己的私人花园。1978年2月北京北海公园重新开放。张进在这首五律中把北海公园的特点囊括进去:

初春景早春,
绿水折塔身。
龙壁龙戏珠,
琼岛琼情真。
阅古赏文碑,
佛亭观京村。
北海史迹多,
应赞人最珍。

更要感谢张进写的《归友》(2007年6月24日),那是对我全家回国休假时与发小聚会的回忆。

记得少年许多情,
蔷薇丛中捉蜻蜓。
闻声便知兄弟归,
把盏直到晓日升。
携妻单爱游颐和,
教子第一去圆明。
不论远行在何处,
家乡老屋最安宁。

他说的是我2002年回国休假的事情。记得我当时刚刚回到家里,没有来得及告诉发小们,就匆匆与妻子一起去看望岳父母。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刚出了家属区小门就听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蒋迅”。原来是我的另一位发小从我身边走过。虽然我们都没有看到对方,而且我们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但他通过声音一下子听出了我。第二天,我们五个发小连同我们的父母们一起聚餐。大家一起畅谈,直到餐馆关门。大家没有过够瘾,再聚一次。我们每人至少喝了七瓶啤酒,这是我喝的最多一次。我们一起回忆了小时候的许多事情。那些景色仍历历在目。他后来对我说:“很高兴能在北京春暖花开时见到你。感觉你的性格没有大的变化,可酒量大增,也许是酒逢知己吧。随著年龄的增加,过去的回忆越来越频繁,虽然天各一方,但往日同怀。”

张进后来成了一名电脑工程师,那是在我出国留学之后。我不太清楚,但肯定他很成功。张进和他的朋友一起开了一个论坛网站“开心高老庄”,他担任网站的技术维护。他近代的许多诗都是在这里发表的。从那里的发帖情况看,他似乎不如以前活跃了。但他仍然在写诗(如:《我的雨伞丢了》《致五十老妻》)。他把这些作品陆续发在了“开心高老庄”,网友们多有好评。

感谢互联网,我们通过电邮又可以经常联系。他会把诗作发给我,而我则把自己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发给他。我们真正地从发小变成了笔友。不过,我没有能及时对他的新作给予评论,可能打击了他的积极性。最近他已经很少给我寄作品了。这是我的错。希望他能把本文当作是我的致歉信,继续为我提供新作。

《老树诗集》收入的最后一首是他的《五十人生》:

晨起雨绵,忽觉年至天命:历灾害,经文革,尝开放。学天文。习化石,研电脑,弄诗文。小事未果,大事难成,蒙蒙然不知何谓天命,有感于下:

秋雨垂寒绿叶残,
忽觉西至天命年。
黑风乱吹春夜寒,
白雪零落冬日暖。
摘星揽月成空想,
上天入地为笑谈。
不言曾怀李杜情,
长短句中化青烟。

他当时问我感受。怎么说呢?都是一把年纪了,我何不是空想和笑谈呢?以平常人的心态,过平常人的生活。这样挺好。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他的这个书名被别人用了。两位诗人几乎是在同时出版,而且对方似乎也没有通过正式出版渠道,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张进的诗集,有两篇评论:“从艺术感受到理性评判 - 读老树诗集”和“由《老树诗集》评判想到的”,两篇评论都写得很好,其中引用了他多首好诗。还有他自己写的一个引言:“关于《老树诗集》”。可以说,他现在已经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诗人。中国的文学界里有一棵老树,虽然已入不惑之年,但仍然苍劲、挺拔,仍然枝繁叶茂。但愿这棵老树能扶持大片的青草和小树,让我们这些不能享受到其阴凉的旧知为其骄傲。

张进,我为你骄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0554-729856.html

上一篇:到哪里去看NASA网站?
下一篇:哈佛研究报告:菲尔茨奖扼杀数学天才的生产力,你怎么看?
收藏 IP: 71.135.103.*| 热度|

15 曹聪 武夷山 徐传胜 王芳 苏德辰 廖晓琳 王春艳 罗帆 赵序茅 钟炳 徐晓 强涛 zoujinkexue11 biofans fairplay201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