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家乡
(2020.10.20)
家乡是什么?家乡是生你养你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是为你进步而感到骄傲的父老乡亲,是你腾飞的源点。故乡往往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留恋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亲人和父老乡亲,儿时的点点滴滴和那无法改变的乡音。苏轼在其著名的悼亡词中写道,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因为那是他和他深爱的亡妻王弗一起读书和生活的地方,所以他在思人的同时,不由自主的回到了故乡。唐代的贺知章也曾写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是人一辈子无法抹去的家乡记忆,因为它已经深入到你的肌肉和骨髓里。想起我读大学那会,大一第一个学期国庆节回家,由于刚开始在大学里学着说普通话,导致自己回到县城跟高中同学说话的时候显得很蹩脚,但是只要说上两句,家乡话那种感觉就上来了。那么的亲近,那么的舒服,那么的自然。
最近看了热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看完之后我不停的问自己,家乡是什么?我记得路遥曾经说过,他说:我今生是离不开家乡陕北了,每当我走在山川沟渠之间,在一望无际的荒凉萧条之间,看到盛开的一株桃花、杏花,我就会泪流满面,仿佛心就要碎了”。这是多么深沉的爱。我母亲跟我聊天时会问我,你退休后去哪?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回老家啊”。她皱了皱眉,“老家有什么好的”。我说,“不知道,就是觉得待着踏实,待着就舒服”。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很多人的记忆中家乡都是又穷,又破,又萧条的景象,是自己发奋读书要立志走出去的那个地方。但是,当你飞黄腾达时,当你事业挫败时,当你爱情失意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家乡,就是家。有些人,拼命了的要逃离家乡,甚至觉得在外地见到自己土了吧唧的老乡脸上无光。殊不知,自己奋斗来的褒奖总是短暂的,家人和家乡带给你的安慰与温暖是一辈子的。
我在地方挂职的时候有幸认识一位泗洪当地的作家。这位作家的经历让我很是佩服和敬仰。他是泗洪当地人,早年出去读书,练习写作,定居在南京。人在50出头,留着一头不长不短的弯曲曲的黑头发,脸上皱纹和老年斑也已经不少。但是精神头却不比我们当时的这些“年轻人”差。但凡是提到泗洪的一星半点就能勾起他无穷无尽的话匣子。他早年做过游医和支客(苏北农村红白喜事中的总协调人),这让我很惊讶,在我看来苏北老家的支客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那必须是熟悉当地风俗礼仪,还要有一定威望的人才能干。虽然他在南京有房子,但是他却常年住在泗洪。他对泗洪县的每一条路,每个沟渠,每个村庄,甚至寡妇的分布都了如指掌。每年县里有什么晚会都邀请她去策划,甚至泗洪县的乡村旅游、非遗申报都要请他来主刀。我经常看他写的泗洪的点点滴滴,从他的笔间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那股浓浓的对家乡的爱。人都说做成一件事需要坚持,什么才能让你坚持,爱!只有心怀对家乡那种彻彻底底的爱,才能写出那样淳朴真挚的乡土文学,才能穷尽自己的所有只是想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才能真的把自己当成家乡的一份子,你也才能活出个味道来。
我脑海的家乡景象最美处还是儿时的模样。单薄的村落夹在了大片大片碧绿的水田中间,每户人家的门前都有一大块留作晒稻谷的空旷场地,门前屋后排排的意杨树迎风摇曳,有水塘、有猪圈、有精耕细作的小园地。在园地里,夏天供应黄瓜、萝卜、西红柿、小青菜,韭菜等,冬天还有大白菜、莴苣和大蒜等。一家人一年的蔬菜都来自这个不大的门前小园地,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不亦乐乎。连接着一块块水田的是一道道水渠和沟渠。这两个称呼不同,作用也不一样,水渠是用来给耕地灌溉用的,而沟渠主要的自然地势形成的行洪通道。但是不管是沟渠还是水渠,夏天都是我们游泳和捕鱼捉蟹的好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夏天的夜晚,真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蛙声虫鸣好不热闹。夜晚,天热,睡不着觉,小孩子洗完澡后光着屁股满村的跑,因为不跑蚊子就会追着你咬。跑累了就钻到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凉床上,多在蚊帐里面听他们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那个时候虽然每家都不富裕,一个月吃上炖肉那就是阿弥陀佛了,但是真心的开心与满足。人们见面谈的最多的就是张家长李家短,王家的媳妇真能干什么的。每到穿暖花开,小孩约上三五玩伴和同学,放火、捉鱼或是窝在一起神侃,无论做什么总相宜,真是神仙般的快乐时光。现在家乡最多的是工厂和楼房,人们谈论最多的变成了污染和健康。有年轻人大量的外流,村里人与人之间,邻居与邻居之间的走动变得越来越少,偶尔看到几个向外探望的人脑袋,也是在看是不是家里来人了。人心凉了,人情淡了,人气也就没了。所谓的乡愁随着厂房和宽阔的大马路的延伸,也就逐渐的没了。但是,这还是我的家乡,我永远记着这里,因为这里有我的回忆,这里有我的祖先。
2020年10月20日于泉山校区田家炳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