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嵩文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wen

博文

从史学大师吕思勉的成才经验看现行的学制问题

已有 4517 次阅读 2012-12-25 11:35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吕思勉, 成才经验, 学制问题

 

 

从史学大师吕思勉的成才经验看学制问题

       ——读史偶得(1

 

温景嵩

2012122324日写于南开园)

 

          前些时候我买来一本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18841957)的名著《中国通史》(20111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的第1版,20126月第2次印刷的版本。)根据这本书的介绍:吕思勉先生是江苏常州人士。他幼年因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岁起,吕先生开始自学古史典籍。五年后,即1905年起吕先生就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专修科任教。1926年起为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他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和赵元任等人。由此可见,吕思勉先生是一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完全靠家学,和自学成才的一位学者。并且能在他21岁时,就开始任教于高等学校,而且在学术上取得杰出成就。要是在现在,一个人要想在高等学校当老师,首先就要先能读大学,并且能在大学毕了业,然后还要再攻读硕士学位,最后是博士学位;等拿到了博士学位以后,这才有可能在高校当老师。一个人在这种条件下进入高校工作,此时大概已经是28岁了。再要晋升成教授,至少是30岁以上的人了。这和吕思勉先生的21岁时就能在大学任教的经历是没办法相比的。更何况吕先生的成就更是非常杰出,据介绍: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史学界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其史学研究贯通各个时代,周瞻各领域,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与陈垣,陈寅恪,和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由此可见,吕思勉先生的确是一位自学成才,而又很了不起的杰出学者,非常值得我们敬仰。

       写到这里,我就想到我们的理科问题。我想在理科领域里要像吕思勉先生那样自学成才并取得杰出成就,这大概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想在理科领域里有所成就,首先就先要把物理,数学,化学,英语这四门基础功课学好。为此,没有老师的悉心教导,光靠自学是没法办到的。可能有朋友会提出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是自学成才的问题。但这也要分析。实际上华先生读过小学和初中,只是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同样因为家贫而无力继续读下去。所以才自学了高中甚至还能自学到大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并发表了一篇颇有分量的数学论文。华罗庚先生的这一段历史的确是个自学成才的历史。但光靠这段历史还不能保证他后来能够成为当代世界公认的一位数学大师。真正使他能成就到数学大师这一步的是后来的事。那是当时的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熊先生慧眼识英雄,当他看到了华罗庚先生的第一篇数学论文时,就认定了华罗庚先生是一位很可造就很有前途的一位英才。于是熊庆来先生就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来边工作边学习,使他能完整地学完了清华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这还不够,在华罗庚学完了清华的数学课程后,熊先生并进一步送他出国到世界第一流的剑桥大学深造。在剑桥的两年期间,华罗庚又学到了剑桥数学的精华。有了这样雄厚的基础,这才造就了华罗庚先生后来在数学领域大展才华,创造出他在数学上的光辉成就。成为世界公认的一位数学大师。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在理科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就必须要首先受到一个完整的,并且是非常优越的正规教育,否则是不可能的。当然从吕思勉先生,和华罗庚先生的成功经验看,人们也应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学制是不是太长了的问题。前面已经讲到,一个人从他6岁上小学开始,要经过22年的学习,到他28岁时才能取得博士学位,才能够独立工作。再要经过几年,恐怕要到30岁以后才能拿到教授职称,然后才能大展其才华,成就其事业。这对比起吕思勉先生,华罗庚先生的成功经验看,我们现在的学制是否就太长了一些呢?!因此我才感到,现行的学制应该缩短若干年,文科的学制要缩短的更多,这样才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才更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上浅见,不知朋友们以为如何?欢迎不吝赐教,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646189.html

上一篇:水上秋菊(2),请欣赏。
下一篇:给网友们拜年!
收藏 IP: 222.30.55.*| 热度|

11 肖建华 武夷山 曹裕波 周少祥 杨正瓴 陈学雷 张士伟 黄齐林 严海燕 zhangcz07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