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嵩文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wen

博文

究竟是应该抗击变暖,还是应该抗击变冷?___喜见"气候变暖少数派"正在壮大

已有 5149 次阅读 2010-1-11 22:21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质疑IPCC, 气侯变暖


究竟是应该抗击变暖,还是应该抗击变冷?
——喜见“气候变暖少数派”正在壮大

温景嵩
(2010年1月11日写于南开园)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2007年3月我们在网上发表了第一篇质疑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论断的文章后,匆匆已过去近三年。在这三年中,事情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我以为莫过于“气候变暖少数派”的队伍正在壮大。先是在西方,有NIPCC(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出现,他们发表了和IPCC针锋相对的报告。其后又有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阿卜杜萨玛托夫联合了近20多个国家140位科学家于2009年12月8日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了质疑“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公开信。和IPCC相反,他们认为气候变暖主要源自太阳活动的变化,而人类的影响微不足道。根据他们对太阳活动存在200年周期的研究,他们认为未来的大趋势不但不是持续变暖,而是相反,未来大趋势将是变冷。在今冬席卷北半球破几十年记录的严寒形势下,我国学者也开始进行了反思。前不久,今年1月7日《参考消息》转载了一篇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今年1月6日对这方面的报道。鉴于这篇报道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把它转载于此,以供更多的读者参考。在转载前有必要再回顾一下我们和IPCC之间的三个主要分歧点:


1. IPCC认为此次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我们却认为主要源自于太阳活动的一次新的周期性增强。


2. IPCC认为此次全球气候变暖将不断地持续一百年甚至是几百年,我们却认为变暖顶多将持续三四十年,随后就要再次变冷。这是太阳活动周期性所致。


3. IPCC认为此次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大灾难,全人类应起而抗击变暖。我们却认为,变暖是好事,变冷才是坏事。人类应该起而抗击的是变冷而不是变暖。

 



以下我们将全文转载2010年1月7日发表于《参考消息》上的报道:

严寒侵袭引专家质疑“全球变暖” (《参考消息》为这篇报道加的标题)
专家质疑气候变化报告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为这篇报道加的原标题)

内地眼下正经历1951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北方各省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科学家再次发出质疑的声音:作为气候变化政策支柱的全球评估是否可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评估报告预计从1900年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不断上升,气温走势图大致类似于曲棍球杆的形状。内地一些农民损失惨重,因为政府官员利用IPCC的报告作为长期农业规划的指导原则。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承继成说,IPCC使用的“曲棍球杆”图使公众产生了全球气温只会上升,永远不会下降的印象,但事实却是大不相同。如果公民和政府官员把IPCC的估计当真,并依此做出决定或决策,国家会陷入一片混乱。
     中国有一批科学家反对IPCC的结论。其中最直言不讳的当数承教授了。他们属于少数派,因为中央政府仍然赞同这些结论。而大多数研究人员宁愿与政府保持一致。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去年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在所有4份评估报告中,IPCC对未来做出预测时,只考滤了人为的因素,几乎完全忽视了自然因素。被忽略的因素有太阳活动,地球磁场,火山爆发等。
      赵宗慈估计,从2020年到2030年,自然因素可能使中国的气温下降多达0。8度,而人类活动可能使气温上升0。5度。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气温实际上可能下降。
      南京大学气候变化专家陈星也说,这些模型并非意在做出天气预报,而只是一种假设,不应作为决策依据。
      然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孙忠富说,地方政府恰恰已经这样做了。他说,广东,福建,广西和云南等省鼓励农民种植热带水果和花卉,因为他们相信了冬天只会变暖,变短的说法。但是,现在气温下降了,大部份热带植物被冻死,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286360.html

上一篇:换一个角度看气候变暖
下一篇:把气候冷暖的争论引导到正常的学术讨论轨道上来---向联合国呼吁
收藏 IP: .*| 热度|

3 杨学祥 李学宽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