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怀念当年在图书馆里的那些日子 精选

已有 14472 次阅读 2014-7-13 11:33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馆, 读书

怀念当年在图书馆里的那些日子

(王德华)

 

我喜欢图书馆,当是喜欢书的缘故。喜欢读书,自然也喜欢书店。书店是购书的地方,图书馆则是读书的地方。

生在农村,没有上过幼儿园。小学5年是在本村里读的。学校里也没有图书馆。小时候小伙伴的小人书是相互交换传阅的。有点经济头脑的小伙伴还会做生意,一分钱两分钱可以看一天。有时候橡皮、铅笔、蜡笔等,甚至花生豆、糖果等,也是可以用来交换小人书的,很原始的经济活动。

初中2年,当时叫联中,是在邻村里读的。学校里也没有图书馆。

读到高中了,突然有一天说联办高中要取消。这样就有机会到乡镇中学读了一年升中专重点补习班。学校里也没有图书馆。

考入县城第一中学。学校里有个阅览室。去过几次,阅览过几种杂志和报纸,印象不深。还记得县城里有个县文化馆,里面的报纸和杂志比学校里的种类多,周末开馆,还对外。我知道了这个地方后,去过多次,多是翻阅一些中学生读物、课外读物和一些报纸。去的早,人少,可以选择性地读。逐渐人多起来了,就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了。

记得当时班级里集体订阅了《中国青年》等杂志,同学们自己也订阅了《山西青年》、《辽宁青年》等杂志。

真正自由读书是进了大学。大学里有了借书证,一次可以借很多本书。开始主要是借学习课程的课外参考书,是授课老师建议的。渐渐地,发现有同学去文科楼的图书馆借阅小说看。很难得的是假期里还可以借书,把书带回家读,感觉真好。往往是带了很多书回家,完全读完的不多,尤其是业务书,多是带回家又带回学校,到了归还的时间了,就还回去了。

大学期间的图书馆主要还是借阅图书的地方,在阅览室里读书的时间不多。到了高年级,学校里招生数量多了起来,没有了固定的教室,只好去图书馆读书了。记得那时很早就在图书馆等开馆,用书包和教科书在图书馆占座的现象就出现了。我们年级只有一个班,四年几乎都有一个固定的教室,有一个固定的座位,一个固定的书桌,尽管中间换了一次。依依不舍的,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时间。

读研究生期间,是在西北高原的研究所里。单位里重点给我们介绍和领我们参观的就是研究所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两层,密密麻麻的,黑压压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的书,生态学的书,生理学的书。第一次可以走到书架前,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当时感觉太幸福了。渐渐地有了自己熟悉的区域,学会了如何查找自己需要的书和期刊。尽管灯光有些暗,但经常是抱着书不知不觉就感到了脚后跟有点酸了,或是闭馆的铃声响了,需要赶紧抱着自己选好的书到前台办理借阅手续。那个时候,是读书和阅读期刊论文最多的时候。当时复印有些奢侈,全所唯一的复印机经常不能工作,所以也就做了不少笔记。阅览室的人不是很多,很清静,想起来真想念那时的读书条件。

读博士来到了京城。北京师范大学当时对博士生待遇很高,两个人一个宿舍。在学校图书馆里有专门的一个阅览区域,是给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老师设置的,博士研究生凭博士生阅览证就可以在那里读书。很留恋那个区域,单独的小屋,有书桌和书架,有台灯。读书需要静,每天晚上静静地坐在那里读几个小时的书,一直到闭馆的铃声响起,随着人流回到宿舍。每天读书的日子很是充实。读博士的时候,生物系里也有一个资料室,研究生可以在那里自由借阅和阅读专业书和资料的,据说比较专业的书籍是在系资料室存放的。进入系资料室,只要登记一下就可以了,很是方便。那里也是我经常出入的地方。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去处是北京图书馆,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进一步见识了书的多样化。当时去北京图书馆是有门槛的,本科生是高年级的学生才有资格。北京图书馆,有个新书和新期刊阅览室,那是去得最多的地方。每次去都要计划一天的时间,去借期刊复印资料,去阅览新书新期刊。到了中午,喝着自己带的水,吃着从学校食堂里专门买的鸡蛋,就对付过去了。那时的感觉是一天的时间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催人紧张的闭馆音乐声响起来了,播音员反复催促着。抱着新复印的资料,收起记录了一天的笔记,骑上自行车,很充实地回到学校。博后期间曾办过一个外文书的借书证。后来有一天再去的时候,说是取消了,退回了几百元的押金。

博士后期间,去的最多的是所里的图书馆和科学院的图书馆。研究所的图书馆,书籍和期刊同样丰富,尤其是动物学的。每周去图书馆浏览一遍新到的期刊是固定的程序。有时候去科学院的图书馆去借阅图书,或阅览新的期刊。两个图书馆的阅览室都很好,环境好,静。

科学院建成了新图书馆,就是现在的国家文献情报中心。由于新馆在老所的隔壁,也去过几次,阅览室条件非常好,也可以自己进书库选书。

前些年在国外访问或合作的时候,也是喜欢去图书馆。总是感叹要读的书、想读的书实在是太多太多啊。

后来,研究所搬迁到了奥运科技园区。去过新所的图书馆几次,有大阅览室,也增添了小型的讨论室,还有网络。没几年,图书馆又搬迁了。各种原因,好像没有再去过单位的图书馆了,甚至去其他图书馆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了。电子信息时代的今天,资料获取和阅读如此方便,只是没有了图书馆的感觉。

   进了图书馆,就有读书的冲动和需求,那种感觉真好。很是怀念坐在图书馆里读书的日子,怀念那种感觉,那种有些神圣和庄重的氛围,那种催人思考的静。

   

发现以前曾写过相关的文字,年龄大了真是容易健忘啊:

旧文链接:喜欢在图书馆里读书的感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811282.html

上一篇:张维迎的人才观与艾敬的艺术观
下一篇:如何才能吸引到优秀的学生?大学生夏令营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70 陈楷翰 曹禺 朱晓刚 郑永军 武夷山 王荣林 蒋永华 汪育才 张珑 彭真明 罗汉江 乔中东 魏国 刘淼 李宇斌 王树松 黄永义 罗德海 谢平 马胜 张强 许培扬 陈志勇 杨顺楷 庄世宇 闫二斌 纪善平 张忆文 雷栗 彭渤 黄育和 尹元 刘全生 余昕 冯珞 刘立 李卓亭 周海龙 王文彩 袁方 冯永忠 郑学军 吕喆 曾泳春 唐小卿 肖海 王云才 魏青山 李庆祥 王桂颖 陆俊茜 徐绍辉 杨正瓴 鲍博 张士涛 姚小鸥 贺海龙 wgq3867 shenlu UNCblue gxs2012 biofans htli ctex zgg Vetaren11 tuner snowname aliala weidy00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