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持什么样的心态好?
(王德华)
(写几句日记。文中有粗口,君子不宜。指桑骂槐,并无所指,切勿对号入座。如若巧合,纯属偶然。)
上周五有学生学位论文答辩试讲。由于是学位论文答辩试讲,我必须要听一次。
中午,在公司工作的好友相约一起吃饭,好长时间没有见面聊聊了。饭间,朋友还送给我一个出乎意料的礼物:他父亲的诗文集。我内心里非常敬佩和欣赏,也知道里面的辛苦。饭后好友想到我办公室坐一会儿,我也想让他欣赏我前些日子给导师编辑的两本生日纪念册,同时品尝学生前些日子给我寄来的新茶。看时间快两点了,确实想跟朋友多聊几句,我临时建议学生把试讲的时间推后半小时。
导师有时候就是很让人讨厌,权力过大了,想改时间就改时间。有点无法无天、胡作非为了。学生们敢怒不敢言,受了窝囊气,还得执行。这样也就罢了,竟然还对研究生有那么多要求,把学生当劳动力使唤,还批评学生悟性差、没有能力,还批评学生没有追求、混学位。更有甚者,还敢霸占学生的成果,跟学生抢论文,抢第一作者。丫的,你凭什么啊,要不是当年看走了眼,当时的成绩差点,本科学校差点,外语成绩差点,我怎么能到你们这样水平的实验室来?怎么可能选学术水平这样水的导师?教授们自私透顶,欺压学生,还道貌岸然,这都是什么世道啊?看看人家欧美,看看印度,看看巴基斯坦,再看看非洲和北朝鲜,咱们的强盗逻辑怎么这么多呢?就你给我那点喝糊糊都不够的助学金,给我的那破课题,能出什么成果?人家美国的导师给的课题是发CNS的题目,你给的什么题目啊,在大学学报上发表,我还得给自己掏版面费。没有研究生们没白没黑的干活,你们的课题如何结题?你们哪来的那么多SCI 论文,能写SCI论文的导师有几个?看懂文献的导师有几个?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们这个,要求我们哪个?想想也是,教授们是够卑鄙的,都是周扒皮,十恶不赦。
你看看现在的教授都成什么样子了?突然冒出了那么多教授,那么多科学家,那么多博导。为了申请课题,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请客送礼,要么没骨头,要么没脊椎,宠坏了昏官,败坏风气。哪有什么气节,哪有什么风骨,带坏了学生,让学生们瞧不起。挺大的肚子,里面没有货。脑子进水,浆糊细胞,没有任何想法,不是抄袭、编造,就是重复。不知道学术界的规矩是什么,连署名的规则都不知道,抄袭、剽窃都不知道违规。不懂如何指导,组会不开,课题不讨论,还瞎指挥。论文不会写,学生写的论文都看不懂,除了改几个标点符号,没有任何贡献。明明有些研究生的数据是错的,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旁敲侧击示意学生对数据灵活点。明明有些研究生没有受到任何训练,根本没有达到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标准,导师们、评委们昧着良心夸论文水平高,并且高票通过答辩。写推荐信吧,更离谱,让学生自己写,甚至连签名都让学生代劳了,这不是明着骗老外吗?这种事情多了去了,血泪恨,教授们的恶行罄竹难书。我们的风气就是这样变坏了的啊。是我们把学生教坏了,看不惯学生的行为了,也跟学生对骂起来,还查什么法律条文。那是什么级别的成果?老师不是老师,学生不是学生,厕所里打架,结果还不都是一嘴毛?师生关系到这份上,还谈什么教育?自己酿的苦酒,自己不喝下去,谁替你喝?是谁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什么师道尊严,什么尊敬师长,见鬼去吧... ...过瘾了吧。
骂够了,再给弱势群体的研究生唠叨几句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1、答辩要有故事性。什么叫故事性?八股不是故事。外行听着有趣、有意思,内行听着学术价值大,理论水平高、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逻辑不能混乱。整个学位论文前后要有逻辑,各部分之间有逻辑,各幻灯片之间有逻辑,先后顺序有逻辑,每张幻灯片中的内容先后也有逻辑。为什么要做?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哪些数据?数据说明了什么?综合起来,有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有哪些新的地方?
3、答辩要讲出论文的亮点和特点。有哪些出彩的地方,哪几个方面是新的?结果和发现是发展了学说或理论,还是新添了一个例证?用两句话说说自己研究的贡献在哪里?
4、避免低级错误。到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这个节点上,应该是一个学术人了,应该懂得学界的基本规范,一些低级错误是再不能犯了。文献的引用格式还不会?姓、名分不清?不是自己的图和结果,也不知道注明出处?最后连致谢都没有?还把有些导师们的名字都写错了,这是故意气导师的,还是故意给他难堪的?
5、学位论文答辩,稳妥为主。这个场合,拿不准的,无论是学说,软件,还是表述方式,不要冒险,稳妥为主。尝试新的方式,值得鼓励,但不是在这个场合。答辩没有不通过的,所以要认认真真、严严肃肃走过场。
6、作一次最精彩的演讲。有学生问了,既然你说只要答辩没有不通过的,既然是认认真真走过场,为什么还要这么多要求?
我胡说两句:没有要求,是更高的要求。认认真真、严严肃肃走过场,比不走过场要求更高。之所以如此,如果演讲没有特色,稀里哗啦,逻辑混乱,错误百出,不但评委不会有印象,不会有好印象,甚至是非常糟糕的印象。
从另一个角度说,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生只有一次的答辩,没有补救的机会。要是失败了,是一生的遗憾。要是有遗憾,也是终身的遗憾。所以,学位论文答辩,必须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做最充分的准备,力争作一场最精彩的演讲。使自己的博士生涯完美谢幕。尽力了,不留遗憾,即使不完美,也是欣慰的。
7、学位论文答辩,要庄重。为什么要庄重?一生只有一次的最高学术荣誉答辩,没有理由不庄重。怎么庄重?穿戴整齐,把自己打扮得绅士一些,淑女一些,精神一些。阳光,自信,朝气,激情。要让自己的热情感染专家。演讲,要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序,详略得当,恰到好处。要口齿清楚,讲解清楚,前后呼应。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干净利落。致谢要诚心诚意,彬彬有礼,别说那些肉麻的,尤其是让导师难堪的没边的吹捧。有感就发,无感就简化。
唠叨了半天,答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我的建议是:答辩要怀着无知的心态,或者是求知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知识弱点。同时,自己再努力,读文献再多,也不能保证自己每篇文献都读过,读过的文献都掌握了,总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不懂的概念,不熟悉的方法。所以,以谦虚求知的心态演讲,出发点不会错。只要心态稳定平和,就可以把自己的正常水平发挥出来。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就没有遗憾。如果知识层次、学术理解力等还有欠缺,知道了自己的差距,以后及可以有目的去努力。也许我们对一些理论或概念理解的有些偏差,也许有些知识我们压根就不知道,也许有些知识我们还没有理解透,只要虚心,以求缺的心态,就会有收获,也不会尴尬。学位论文答辩,不要强势,避免“我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这样的心态。
答辩的时候,更要虚心倾听,虚心回答,给自己留有余地。人无完人,兼听则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你的理解是正确的,有不同的意见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醒。如果自己知道了学科前沿,也许不知道整个发展过程。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也许还不知道那一点。了解了这个学说,也不一定知道那个学说。前沿知识可以与传统知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学科交叉的知识,也可以启发新的思维。
保持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态度,还有哪位不知趣的专家会对你下毒手?要是真遇到不识抬举的,你有种的话,把上边教授们的那些嘴脸数落一遍试试看,给他点 colour see see。要来硬的,一个回合就把他打翻在地,让他来个嘴啃泥,还要再迅速踏上一只脚,让他的 face colour 从 red 变成 green, 再变 blue,你就慢慢享受吧。感到解气了,就放他一马。让他知道谁才是衣食父母?广大的研究生们!谁是我们国家论文的制造者?广大的研究生们!研究生,乌拉!
怎么,还不过瘾?那好,如果对导师有刻骨仇恨,再忍一忍。答辩结束后,等学位委员会审定会议结束,到他的办公室告个别。跟他说,我要走了,咱们的关系就到这里了。走之前我告诉你,论文的知识产权归我,那是签了字的,你没有权力发表一个字。所有的论文,不管谁写的,我都是第一作者,署名单位随着我走,爷我高兴了你可以作为通讯作者。否则,要么网络上见,要么法庭上见。撒要那拉,886。
噢,忘了提醒了,素食的导师好像不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