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当今科技界的怪圈 精选

已有 9148 次阅读 2011-9-18 13:43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环境, 怪圈

当今科技界的怪圈

(王德华)

 

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曾自费订阅过《动物学杂志》,当时感觉科学文章比课本上的知识难懂多了,很多看不懂,喜欢读点综述性的文章。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对中文学报如《动物学报》、《兽类学报》、《生态学报》等论文很看重,喜欢的都认真阅读、记笔记,并希望自己有一天的文章也多发表在这些期刊上。后来真的就把自己的论文发在这些刊物上了,很有成就感、满足感。

 

80年代开始,一股SCI微风从南方徐徐刮来。不多久,SCI成为了全国学术质量的代名词。好的学术成果要用洋文发到国际刊物上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科研成果。所以,又没多久,一直在业界学者心目中占重要地位的中文期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优秀稿源急剧短缺。全国期刊界频频告急,似乎非SCI期刊已无生存机会。

 

中文杂志的论文质量不佳在今天是事实,不可否认。直接原因:SCI导向所致。好论文都发表在国际期刊上了。这样大家又开始埋怨中文期刊发表的多数是垃圾论文了。

 

大家都去追求SCI 论文,渐渐忽视了学术质量。原因:科研人员的考核,研究生获得学位,职称晋升,各种奖项的评奖,各种项目的申请等等,都明文规定需要一定数量的SCI论文,这就是大家说的“唯SCI论”。这样,大家都不再去关注论文的真正内涵,只知道数篇数,渐渐也就导致了当前的难堪局面:论文数量上去了,质量却没有上去。真正高质量的里程碑式的论文少见,剽窃、抄袭、编造等学术不端论文则常见。大家感兴趣的不是学术论文的内涵、对学科领域的影响,而是关注SCI,关注期刊的“点数”(IF,影响因子)

 

好的学术杂志“点数”高。高因子的学术杂志,对稿件质量的要求也确实严格。但如果“点数”至上,为了高点数,投稿时也会只关注点数,而不关注刊物的读者对象。同样在选题时,也会只关心吸引眼球、时尚、很可能是高点数论文的研究,而忽视或不顾学科发展的需求,也不会关注学生的质量培训,更不会关注领域的学术积累。

 

学术界最终是有公论的,真正的学术领袖,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权威,学科领域相关理论和假说的提出和建立,里程碑式的文章,突破性的重大发现,不是自封的,是需要积淀的。如果你能奠定一个学科,开拓一个领域,开拓一个方向,提出一个理论,修正一个理论,推翻一个理论,或者改变人们对某个问题的传统看法,这都是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如果针对国家的重大问题,如环境、健康、能源等国计民生问题,这样的研究突破更是造福人类。

 

如果没有利益的驱使,学者们也不去关心SCI

如果没有激励措施,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好像也发挥不出来,容易懈怠懒散。

如果没有考核,好像学者们就容易混日子。

没有论文要求,研究生们就不写论文。

 

有要求,就有效果。没有要求,就容易昏昏噩噩,撞钟和尚很多。

一旦有要求,就有人开动智慧开关,广开门路。

能造船的努力造小船,不去造大船,不去开发新型的船。

不能造船的找钱买船,买不到好船,买二手三手船,国内买,国际上买。更有甚者,直接雇洋人造船。

一旦有利益驱动,各方神圣都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

 

渐渐的,渐渐的,学界变味道了。脱颖而出的青年学者们没有感到味道的特别,研究生们更认为这是正常的味道。变味的学术,长久不了。变味的学业,走不远。变味的科研,爬不高。这才是最可怕的。

 

是不是我们感觉缺失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是精神,是职业操守。干什么的应该像什么,是必须的,但似乎很难。

 

政策导向和文化氛围,可以创造,也可以毁灭。创造什么?毁灭什么?您知道的。

您信吗?反正我是信的。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487684.html

上一篇:当今中国学术界最需要什么?
下一篇:研究生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29 丁甜 武夷山 刘洋 李传亮 陈小润 姜颖 唐小卿 李学宽 赵纪军 唐常杰 朱教君 许培扬 吕喆 吴斌 段庆伟 何学锋 孟津 鲍海飞 逄焕东 李志俊 樊晓英 梁建华 吴飞鹏 赵凤光 李忠秋 汪强 kexuegzz zzjtcm niubizationl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