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关于“土”博士和“洋”博士 精选

已有 11977 次阅读 2008-7-21 01:51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土”博士和“洋”博士 (王德华)

 

第一次听到博士有“土博士”和“洋博士”之分,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19901993)的时候。记得好像有人说是当时中央的某位领导首先说出了这个词(没有考证)。这样“土博士” 就指是国内培养的,“洋博士”是指国外培养的,潜台词是洋的水平高,土的质量逊色一些。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感触,只是感觉心理上不是那么很舒服,尽管那个时候我们在国内读博士确实也感觉比国外的博士水平低。倒不是智力和能力差多少,主要是国内的培养方式、经费情况和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都有些寒酸,严重不足或欠缺。记得我们当时常常以国内的硕士水平比美国高多了的说法来安慰自己(当时也确实有些老师这么讲,说国内的硕士质量比美国的要好)。

 

人才建设一直是每届政府都重视的问题。80年代后期(确切时间不确定),国家在人才政策上对于“土博士”和“洋博士”有差异。由于急于吸引海外的有成就的华人学者回国服务,各地政府在薪水、住房、孩子入托上学、研究经费等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优惠和倾斜政策。由于政策的极度不均衡,后来就有了“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说法,甚至出现了“招来一个女婿,气走几个儿子”的情况。记得当时每个单位每年都有一些青年学子申请出国,一旦拿到Offer,大都是怀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走的。

 

再后来,我们国家财力发展较快,在国外做出成绩的学子们,许多怀着拳拳赤子之心,回国效力、创业和发展,就有了“海龟(归)” 派。既然有“海龟”,相应的国内的土根学子们就是“土鳖”了。这时的政策倾斜好象严重了,也就又有了新的说法,所谓“海龟上岸,土鳖滚蛋”。这些年,海龟们回国谋发展的逐渐多起来了,有些海龟因找不到合适的位置,高不成、低不就,就成了“海带(待)”。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前我们陌生的SCI论文,一般的PI都能发了。我们曾经紧缺的严重限制科研发展的科研经费,也已经不是大问题了。但是国内在研究生培养体制上与国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培养理念上、学术环境上、学术文化上、学术积累上等等都还存在一些差异。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和认识到,国内某些单位培养的有些研究生也已经非常优秀,有些也已经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如Nature, Science, Cell等发表学术论文了。纵观全国的学术界,近20年来实际上国内培养的博士还是主流,他们在各个领域担起了重任,都做出了出色的工作,为国家的学科建设和人才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和每个具体单位的领导都不要忽视这一点。忽视甚至否认这一点,是要挫伤一批人的心。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有水平的海龟给国内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理念,新的思维。至少前些年人们对海龟很有期待,也很是敬仰。

 

量才而用要好一些,不要管他土还是洋,唯“洋”论肯定是不行的。看起来,国家已经逐渐在改变一些观念和政策法规。土洋结合、土洋并存、土洋一体,才能发挥“土博士”的聪明才智,促进“洋博士”的创新飞跃。无论土洋,只要有爱国之心,为国家的科学研究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能力和思想等,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是一个大学问,值得有关领导和管理者们下功夫去研究和思考,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周全,慎之又慎,不可顾此失彼。

(王德华 2008. 7. 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32830.html

上一篇:我坐上了奥运会专职司机的车
下一篇:圣火传递在故乡-济南(图)
收藏 IP: .*| 热度|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