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这样说发烧可以吗?与丛远新博友讨论

已有 6665 次阅读 2010-5-18 13:46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进化, 医学, 发烧, 发热

这样说发烧可以吗?与丛远新博友讨论

 

先说:丛远新博友息怒。

午饭后发现一条丛远新的留言:老师,您帮评评理吧,看科学网都成什么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679

 

赶紧点击链接,读读远新博友的文章。

读完了,觉得有必要说几句外行话(没有认真思考啊!)。

1.        我不是医生,我没有学过医学。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相信医学,相信有良知的医生。当然我们要相信科学。

2.        发烧(发热):发烧就是体温超过了正常的体温。发烧的原因有很多这个结论是肯定的。恒温动物(包括人类)体温调节的机理很复杂,简单说是身体产热和散热这两个过程平衡的结果。哺乳动物正常的体温37度摄氏度左右 (当然为什么是这个温度,本身就是个谜),也有高的(40度左右),鸟类的体温普遍高,在40度左右吧。

3.        如果发烧,不能随便吃退烧药是对的,但是挺着不检查、不吃药,也是不可以的。所以,相信医学,相信好医生。相信科学的医学,相信有经验和良知的医生。

4.        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性思考和分析。但是科学研究的成果不是马上就(希望)可以运用的,尤其是医学研究。实验研究的结果是有局限性的,实验结果是需要重复的,是需要在不同条件下重复的,也是需要不同样本(取样很重要)的… …不可以随便按照一篇研究论文的结论来解决人命关天的事情。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是有极限的,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

我的观点说完了。不知道远新博友可同意?

 

再闲聊几句外行话

读博士的时候,看过一本书《我们为什么生病》(推荐有兴趣的博友读读,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从进化的角度阐述了疾病的产生原因,也建议一直排除进化论的医学院应该开设《进化生物学》课程,当代的医生应该懂点进化论。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叫:《达尔文医学》。

 

所谓的发烧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有适应意义的。一般的病菌如果是适合在机体的正常温度范围内(如37度左右)生存的话,那么动物通过升高体温是可以杀死病菌的。所以,一旦感染发生(各种原因),机体的温度会自动上升,从进化上说这是机体的适应行为,是一种应激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所以,适当的高体温对于受感染的机体是有利的。如果这个时候退烧,那些由于温度升高还没有被杀死的病菌会重新焕发青春,并且这次反攻的势力已经大大加强了,一般的升温已经不起作用了,一般的药物也不起作用了(短时间内,这些病菌已经经过了几次自然选择!能够活下来的就是精兵强将,个个是精英!)。这就是,说医生在没有确诊发烧的原因之前,随便退烧,有些时候是有代价的;确诊后,烧退下来了,随便停药也是有代价的。

 

但是,高温对于机体的某些组织是有很大影响的,如脑。如果体温超过一定的高度,很短的时间内,高烧会致命或把大脑烧坏。所以,善良贫穷的劳动人民在这这个关键时候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物理降温,用毛巾蘸凉水放在额头上。这种方式农村出来的人都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发烧的时候,首先要保护大脑!农村里有些孩子就是家长不懂,孩子发烧把脑子烧坏了。唉,孩子倒是一生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父母确是度日如年。低烧,物理降温是可取的。长时间的高烧,是需要看医生了,大脑受不了。

 

最后说句不负责任的话:

幼儿、儿童、青年、老年人的体温不同(男女也不同),耐受极限也不同。所以,采取的方式也应该不同。幼儿体温38度左右,应该不是高烧,物理降温是很有效果的;但老人在这个温度就要重视了。孩子一发烧(按照大人的标准),就奔向医院打点滴,忙着退烧,需要慎重。要理性、冷静。科学对待,冷静面对,理性分析,是应该的。

 

一个好建议

有病(发高烧)找大夫,别扛着。

懂点医学是很有用处的,懂点科学也很有用。

隔行如隔山,这个理咱也别忘了。

 

江湖郎中,不可信。

道听途说,不可信。

 

下午还很忙,匆匆写几句,算是没有发烧的胡言,请博友们别误读。

再说一遍:俺不是医生,不懂医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325811.html

上一篇:一直很困惑的两个社会文化现象
下一篇:俺老家的苦菜子和苦菜花
收藏 IP: .*| 热度|

22 孙平 王桂颖 鲍得海 朱志敏 王号 钟炳 陈国文 刘立 马丽丹 金小伟 杨芳 柳东阳 李志俊 蔣勁松 耿文叶 李学宽 张旭 鲍海飞 丛远新 吉宗威 刘广明 焦宏远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