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剩下的只是一种单纯的坚持 精选

已有 8028 次阅读 2009-3-12 05:56 |个人分类:人生漫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考研

(说明:这是《科学新闻》记者沈玉华先生于200812月底根据对我的采访写的一篇稿子,说是赶在硕士研究生考试前,发在《科学新闻》创刊号上。后来由于版面的原因,进行了节删。这是他当时发给我的稿子(原版)。我接到小沈的电话时,我就直说“我不是很喜欢跟媒体和记者打交道。”,小伙子给我邮件中“往事就是一眼水井,有回忆才有灵魂,才有灵动的甘泉!”的话语,使我愿意接受他的采访。文中有夸大的成分,但基本属实。大部分是我说过的话。
将这篇原版放在这里,做个纪念。在这里也谢谢小沈。-王德华 2009.3.12)

 

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剩下的只是一种单纯的坚持

 

沈玉华

 

       走路能扫地的喇叭裤、或弯或卷的烫发、青春懵懂的爱情,那个年代的“时髦”与他无关。或许他更享受深夜从教学楼厕所窗口跳出来后的充实与从容。这是属于他的考研方式。

王德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不过,以师者自律的他最为看重的还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授予他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考研完全是单纯的追求,对学问的追求,非常迫切

1981年,恢复高考的第3年。从山东安丘县(现在市)农村走出来的王德华,进入了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教室、食堂、寝室的“三点一线”搭配偶尔的周末老乡聚会,成为他为教师“饭碗”而“筑梦”的全部,简单而快乐。考研,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说没什么概念,直到进入毕业分配的大四。

“我们常常跟山东大学的同学比较,平时学的内容差不多,但是毕业分配时差别就很大……”王德华回忆到。由于山东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面向全国分配工作,并且好单位很多。而山东师范大学属省重点,只能在省内分配,并且大部分是到中学教书。

王德华不甘心去中学当教师,“当时,中小学老师的地位很低,尤其是农村。”大四开学时,好友的一条“密报”更加坚定了他考研的决心。他的母校安丘县第一中学已经通过省教育厅找到学校“定点”要了他。

“既然有能力就要往上走,抓住考研机会,那是对学问更高的追求。”他第一次想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大学任教、当科学家的决定突然变得斩钉截铁。

彼时,考研一族的心态跟现在完全不同。考研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对学问的追求。王德华说:“象我们农村出身的孩子,唯有考研能改变命运,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跟女生一起跳窗”

对于王德华来说,考研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反正我们当时毕业是统一分配,大不了回去做个中学老师。”

当时,全国的硕士点很少,连获得招生简章也要给学校写信,才能收到一张油印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少,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大。“我报考的是生态学,当时有生态学硕士点的学校不多,一封信寄出去到收到回信要半个多月”,王德华跟许多院校都联系过,“至于考什么科目、名额数量、具体要求,都要跟老师写信询问,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便利。”

由于在班里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上,王德华避开了“牛人”扎堆报的细胞学、生物化学等热门专业,而是选择了要考高等数学的生态学,他的理由是“高等数学是生物系学生所惧怕的课程,许多人都不敢考”。

那一年,他从暑假就提前到校开始复习。没有大量的模拟试题,没有专业的考研辅导班,王德华每天按时跑早操,按时上课,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无关考研”的活动。复习时间只能从课余和睡觉时间中挤。他英语成绩不错,就将重点放在了高等数学和生态学上。“高数很麻烦,没办法,我跟着83级化学系的学生一起上大课,很认真,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大家只知道我‘神出鬼没’”,“生态学需要自学,学校里没有专门开课。当时觉得课程很容易,到书店里买了一套课本,认真读了3遍,课本上的内容几乎都能背诵了。”,“我们当时还有一门综合考试。那是没边没沿的,只能靠自己进行复习。”

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是响晴的。然而,在王德华生活的济南,冬天很冷。每到11点,负责教室关灯的老师傅就会关门。为了能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同学们跟老师傅达成“君子协议”:老师傅每天自己关好教室楼大门,他们自己想办法出去。于是,每天学习到深夜一两点的考研生,轮流从一楼男厕所的窗户跳出去。“女生也跟着男生一起跳”。

回到宿舍,由于被窝太凉,往往是和衣而睡。5点半起床跑操。很固定,很踏实。

“我们81级“考研大军”中没有一个人懈怠,没有一个人放弃”,在王德华记忆中,大家都很拼,他在报名前将各门课都复习了三遍,第一遍详细,第二遍复习重点,第三遍提纲式复习。

 

“那是一个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

“我的父母很纯朴,就是希望你飞得越高越好,不会阻挠,竭尽全力支持。”这是王德华父母给他的动力。虽然家住农村,不是很富裕,但是父母并没有要王德华很快担起养家的责任,而是鼓励他心无旁骛地追求更高的学问。

“我们上大学时学费很低,花不了多少钱,一个月还发225毛钱的生活费,每学期一般找家里要个6080来块钱”,王德华清楚地回忆到。在大学里不少时候,两个人吃一份菜,因为要省出钱来买参考书。有时看书太累,犒劳一下自己,也只是到食堂加一顿夜宵——一碗有点油花的面条或一碗稀饭。

对于时下流行的“男女搭配,考研不累”,王德华连连摆手,说那个时候没有,往往是热衷于谈恋爱的考研究生会受到影响。当被问及是不是因为经济原因和考研关系而放弃时,他笑道:“我们当时太单纯,60后考研中与谈恋爱没有什么关系。”

那时候,班里除了几个思想比较成熟的同学偷偷摸摸搞些“地下工作”,更多的人还处于“懵懂”状态,似乎缺了跟弦。有一次,有位女生告诉王德华,她邻桌的男生给她写了一张纸条,王德华纳闷地问:“真奇怪,坐这么近还递纸条干什么?有事情为什么不当面说呢?”

王德华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临近春节了,所有考研同学都在自习室紧张复习着,没有回家。“一些女生特别想家。‘快过年了’,一个细微的女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特别清晰。顿时,整个教室的空气凝固了,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是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大半年没回家,没有埋怨,只是单纯地想复习,却又单纯地想家。这一天深夜,他们还是重复了常规动作——“厕所跳窗”。

“那是一个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一个单纯的年代,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王德华如是评价自己的考研岁月,从山东师范大学到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再到北京师范大学,然后是现在的中科院动物所,他怀揣着单纯的幸福、踏实、淡定,执着着自己的梦想,一路走来。也许这就是60后所谓的“单纯的坚持”。(2008.12.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219784.html

上一篇:赞美母亲(爱)
下一篇:如何准备研究生复试?
收藏 IP: .*| 热度|

14 李侠 廖永岩 王桂颖 刘玉平 青水洋 刘进平 陈绥阳 胡业生 蒋敏强 杨秀海 陈国文 李宁 迟菲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