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布在中国的大象:亚洲象
王德华
近日云南的一群大象一路北上,引起广泛关注。
云南的大象是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亚洲象属于哺乳纲、长鼻目(Proboscidea)、象科(Elephantidae)、亚洲象属(Elephas)。哺乳动物中的长鼻目包含一科、两属、三个种,即非洲象属的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和非洲森林象(L.cyclotis),亚洲象属的亚洲象。
亚洲象也被称为印度象,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其栖息环境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等。据统计,全世界野生亚洲象的数量约36790—51160头,印度的数量最多,22800—32400头。亚洲象是我国一类重点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根据2018年的调查结果,我国现存的亚洲象种群数量大约293头,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等三个州市。
亚洲象体型巨大,身体呈灰棕色,在前额的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雌象的肩高2.24-2.54米,体重2720-4160千克;雄象的肩高3.2米,体重5400千克。亚洲象的鼻子是其取食和吸水的工具,也是其自卫的武器。大象的鼻子由4万多块肌肉组成,有丰富的神经,对气味特别敏感。雄象的口中有一对终生不断生长,也永不会脱换的长长的大门齿,就是象牙。象牙一般长2米左右,单个象牙的重量可达30-40千克。
亚洲象是群居动物,象群由具有血缘关系的雌象组成,一头年长的雌象担任象群的首领,象群每天的活动时间、觅食地点、行动路线和栖息场所等都由首领来指挥。雄象在成年后就离开象群。亚洲象属于多配偶制的物种,雌象的发情周期在16周左右,怀孕时间20-22个月,两次繁殖的间隔时间约2.5-8年,每胎产一个幼仔。幼象一般在11-15岁时达性成熟,14-15岁开始繁殖,18-20岁的雌象才能繁殖哺育后代。亚洲象的寿命可达60-70岁。
亚洲象群内的个体间具有合作行为和帮助行为,有利于寻找食物和水源、躲避捕猎者和照顾后代。雌性成体和未成年个体选择集群采食,成年雄象一般单独采食。亚洲象在昼夜间的采食行为没有多大差异,但采食农作物时主要在夜晚进行。每到天黑时出来采食,天亮时就离开到附近的森林中。惊奇的是大象能准确地知道各种农作物成熟的时间和地点,每年在水稻、玉米等成熟时,到农田里取食,象群一般在每处农田附近停留4-8天,隔一段时间还会再来。亚洲象很聪明,大脑发达,具有现存陆地动物中最大的大脑,达5000克,其可以使用工具,如用鼻子卷起树枝左右抽打身体驱赶寄生虫。亚洲象的视力不是很好,但听觉和嗅觉发达,象群个体之间的交流主要靠声音和气味。
学者研究发现,亚洲象喜欢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坡度小于10度的区域,坡位为平坦的沟谷和山坡的下部,偏好竹阔混交林、灌丛和高山草甸等植被类型。取食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达240种,喜欢吃野芭蕉、黄竹、三棱草、棕叶芦等。由于大象也经常取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如水稻、玉米、甘蔗、香蕉、甜瓜、葛、花生、蔬菜等,所以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人象冲突现象。
在历史上,亚洲象在我国曾有广泛的分布,在河南和河北都发现了亚洲象的化石。亚洲象向南消退的原因,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现今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如大规模森林砍伐、农田开垦等,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今天亚洲象的栖息地呈现高度破碎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大象的生存。另外盗猎现象也是导致象群数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报道自1998年至今,非自然死亡的亚洲象有50多头,多为猎杀死亡。也有数据表明在我国境内的成年雄性亚洲象数量已经不足20头。
由于亚洲象体型巨大,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小,所以在高温环境中面临散热的压力。亚洲象的体温调节类似骆驼,白天环境温度高时体温会升高,将热量保存在体内,在晚上可降低体温,把热量散发出来。有研究表明,在环境温度为30度时,亚洲象白天的体温是36.88度,晚上下降为35.73度,昼夜浮动1.15度。在环境温度为21度时,白天体温为36.58度,晚上为36.08度,昼夜浮动0.51度。亚洲象缺乏汗腺,不能靠排汗散热,但可以通过行为如泥浴等进行体温调节。亚洲象的大耳朵,除了驱赶蚊虫和寄生虫外,还可以增大散热面积。亚洲象毛发稀少,对寒冷和炎热的耐受能力都不高,所以觅食时间多选择在清晨和傍晚。
亚洲象食量巨大,通过野外观察,亚洲象的采食时间每天达 17-19个小时,白天晚上都取食,每天采食的新鲜食物达 150千克。但亚洲象对食物的消化效率不高,约 40%左右。亚洲象的代谢率也不高,一头3833千克的亚洲象,每天可消耗 6432升氧气,代谢率仅为体重预期值的 90%。
亚洲象是一种食物需求量大、活动范围广和生殖周期长的物种,很多方面都缺乏系统研究,很多生态、行为、生理学等信息还未知。
(说明:本文修改压缩后的文字将刊发在2021年6月的《科学画报》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