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中文版序 精选

已有 13846 次阅读 2016-10-24 13:03 |个人分类:生态学科研入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生态学, Ecology, 序言, 中文版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中文版序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

(Ecology: From Individuals to Ecosystem)

Michael Begon

中文版序

本书自第一版始已被译成多国语言,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第四版的中文版译本应该是最新的外文版本。首先,对译者们的洞察力和辛勤工作表示感激和敬佩。作为作者之一,我很高兴自己的作品能有幸被译成中文。此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有幸将本书的内容介绍给中国读者同行。对于一本教科书的作者来说,其作品能介绍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并能在他们的知识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真是一种非常荣幸的事情。我们欢迎新的尤其是年轻的中文读者阅读本书,并希望他们在阅读此书时能获得一些启发,甚至感受到喜悦。

无疑,所有的科学都是通用的,从而也是国际化的,生态学也不例外。但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科学在面向大众时,也许真的就是一个例外。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处,都会面临如下问题:我们与周围的自然界如何和谐相处?在保护这个世界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我们只是利用吗?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无论我们面临什么困难,这些困难在解决之前都会先恶化。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找到其早期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就要求我们进行国际合作,进行国际合作的前提是要有国际对话。我们热切期望像这样的教材能尽可能地面向更广大的读者,并对发起和促进国际对话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我们盼望此书的译者们能通过促进中文世界和英语世界之间对生态学科学的沟通与理解来相互受益。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以及决定这种分布和多度的物理和化学特点,尤其重要的是生物学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其他科学不同的是,每个人都清楚生态学的学科特点:大多数人对自然都有所观察和思考。因此,大多数人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扮演着一个生态学家的角色。实际上,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传统中,生态学并不曾像物理和化学那样被视为一门科学。但生态学确实是一门科学,而且还不是一门简单的科学。我们必须明确地从三个层次去认识生态学:有机体、种群和群落。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一样,生物个体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被忽视,历史影响、进化和地质事件也一样。这有赖于生物化学、行为学、气候学和板块运动等知识的进步,但是这也将对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理解有所促进。正如杜布赞斯基所言:“如果不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学的一切都将变得无法理解。”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不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进化论甚至整体意义上的生物学将变得无法理解。”

生态学有其独特性,数百万的不同的生物种、数亿个基因型各异的个体,都生活在这个多样并不断变化着的世界中,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着。生态学面临的挑战是理解最基本、最浅显问题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同时还要在其复杂性中发现模式并进行预测,而不是被其复杂性所淹没。L.C. Birch指出,若将怀特海(Whitehead)对科学的秘诀放置于生态学上则再贴切不过了:寻求简洁,但不可信之

本书第四次出版的时间距第一版问世已近19年。生态学领域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都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还记得本书首版序言的开篇是这样的:“正如本书封皮上的岩洞壁画的寓意:生态学也许是最古老的科学。”生态学比中国和其它文明古国的文化出现还要早,因为最初的人类需要懂得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近19年过去了,本书的封皮设计也随着世界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它改变了许多,但又好像没有变化。作为一种动物,我们人类依旧喜爱向世界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觉,但那真实而又简单的岩洞壁画早已消失,已被表达沮丧和攻击性的都市涂鸦所取代。

19年前,生态学家们对于舒适且目标明确的任务是乐于接受的,那就是以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为实验材料,探索科学认知。然而,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环境问题的威胁。生态学家们的任务则变成了去解决这些问题,不管是在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或像中国这样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发展缓慢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不仅是实际需求,首先总结出这些原理也是在科学上的一种挑战。所以我们在第四版中新加入了三个应用章节,分别围绕本书的三个部分:个体生态学、种间相互作用、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但我们仍在沿用生态学原理是环境作用的基础这一理念。因此,本书依然是大篇幅地介绍生态学原理,对其应用涉及不多。我们认为本书可为解决新千年的环境问题做一些准备。

我们希望本书对那些学位课程中包含生态学的中国学生朋友们,以及在某种意义上的应用生态学家们能有所裨益。书中的一些主题,尤其是数学方面,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会有些难度。但撰写本书的初衷是针对无论野外还是实验室,不管是理论还是应用等方面,都尽可能考虑广泛的读者群,能够有一种平衡且新颖的感觉。

本书不同的章节包含不同的研究内容,如描述自然史、生理、行为、严谨的实验室和野外实验、细致的野外监测和调查,以及数学模型。这些各异的内容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领域的进展,也反映了生态学各个层次的本质差别。不管取得什么样的进步,生态学是整合博物学家、实验生物学家、野外生物学家以及数学模型科学家等群体汇聚的学科。所以,我们认为所有的生态学家都应该或多或少地试图将这些领域结合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010553.html

上一篇:导师与研究生不是同时变老
下一篇:向高原生物学家们致敬!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18 王从彦 郑永军 董云伟 史晓雷 赵斌 彭真明 史红全 李家亮 高建国 李学宽 璩存勇 张丽娜 李土荣 李红雨 李心诚 spider biofans xiyu200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