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命运哲学,这种哲学也是中国哲学的传统。老子所论述的问题就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讨论如何让生命更加长久一些,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永生。他以这个论题为基础和切入点,批评了一切阻碍生命存在的行为和心理。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间的冲突,老子把解决矛盾的希望放到了圣人身上。老子的圣人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所有得道的人,一类专指得道的统治者。
一谈到老子,会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就是认为老子的学说就是无为、不言,什么都不管。实际上,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有为,不言是为了有言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一味的无为不言不是老子的观点。
老子对于得道之人给出了很形象的描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感觉起来似形如老鼠小心谨慎的样子。
那么一个人如何体会“道”呢?这一点和平常的学习是不一样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可以看到,“道”的体悟需要我们了解万事万物的生长方式,并且超出一般的认知,能够从整体上来看待这一切。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境界。“夫物芸芸,个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知道了事物长存的道理,我们自身的生命才会长久。
老子的书只有五千余言,用这么少的字把道理完全讲清楚是很难的。所以重要的地方需要多说一些,次要的地方往往一笔带过。老子由于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论述长久的,所以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说的不多。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论述的我们都知道是孔子。做无谓的牺牲是没有意义的,做空而荒谬的贡献也是乏味的。如何在“善为道者”与今天的生存环境寻找有意义的平衡点我们还需要考虑很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