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通化师范学院本校开了一个粒子物理的会议,我就SU3-IBM也做了一个报告。为了希望报告更有含金量,所以在五月份的中旬我对SU3-IBM的独特预言进行了研究,结果是大吃一惊。同时在六月底的时候,为了解释SU3-IBM,我又查询文献,意识到这个理论应该是指向了原子核中的色禁闭现象。
“原子核中的色禁闭”这个词是我自己创造的。平常的色禁闭,指的是夸克通过量子色动力学的作用所导致的色禁闭现象,也就是形成各种强子和介子的现象。对于原子核来说,指的是核子中的色禁闭。原子核中的色禁闭,这个概念以前没有人提出过。
从2019年初,我提出SU3-IBM,到现在提出原子核中的色禁闭,已经五年半了。在这段时间,从最初的惊疑不定,到现在的完全肯定,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从刚开始,只是程序拟合与实验结果建立联系,到现在已经知晓了来龙去脉,不管是未来的SU(3)工程学,还是推进到核力的研究中,都已经确立了核结构研究的新方向。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事情。
从库恩的范式转化来看,主要的关键,是新范式的确立。在这里,是两个最重要的发现的确立。(这一点还没有被核结构研究的同行意识到)首先是球形核疑难所诱导的新的集体激发模式的发现,第二个是在Hg核中发现了玻色子数的奇偶效应,证实了SU(3)三体作用的支配作用。
这两个结果是以前的任何核结构理论都没有的,也是给不出来的。也是以前的任何观念下都没有的结论。因为它们和SU(3)对称性的高阶作用直接相关。
球形核疑难首先是由实验上发现的,Garrett、Wood等人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们首先提出传统的球形核的声子激发是不存在的。但是对于实验上新发现的新模式,他们陷入了迷茫。这个结论在现在看来,只能在SU3-IBM下给出真正的答案。当下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已经做出了第二篇文章,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但是最终的证实性的工作还没有给出。从现有的两篇文章来看,特别是第二篇文章奇迹般的给出了Cd核的第一个2+态的电四极矩的反常演化来看,我相信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这个结论极其重要,因为它从理论上证实了原子核内集体性的出现和传统的观念是完全不符合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发现和证实了原子核的一种新的集体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也许最后会被证实在原子核中广泛存在。
而最近的Hg中证实了玻色子数的奇偶效应,证实了SU3-IBM的正确性。就好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热大爆炸宇宙论一样,理论和实验达到了难以想象的一致性。
这些工作,实际上就是推翻了现有的各种核结构理论。这些理论不能成为理解核结构现象的零级近似。比如几何模型,和实际的原子核能谱对比,过于粗糙。就好像用地心说理解天上的星星轨迹一样,是粗糙的,最终是不能接受的。特备是大尺度壳模型计算的思路,从根本上来看是不充足的。而且由于需要SU(3)的高阶作用,到了重核区,以前的各种理论都会被发现严重的不足。
这个原因,就是SU3-IBM用来拟合实际原子核的能谱的时候,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精准程度。这就好像开普勒发现了行星围绕太阳的轨迹是略扁的椭圆轨迹一样,一下子达到了难以想象的解释精度。
当然,这两个方向的方向也只是才刚开始。但是当下,就已经可以看到,这两个研究是SU3-IBM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两个最重要的发现。其它的结果当然也重要,但是都没有这两个核心问题重要。
所以,SU3-IBM的后续研究的关键始终都是围绕这两个工作来展开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因为细节上,需要太多的进一步工作,来证实理论和实验之间的符合是完美无缺的。这一点在库恩的常规研究的描述中就能看到。如果我能活着看到这一点被完美证实的一天,这一生都没有什么遗憾了。(我感谢命运,虽然半生命运多舛,但是命运终归给了我无法想象的回报)
当实现这一点的时候,我相信我的研究就达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水平。如果能够进一步再和核力作用的原子核中的色禁闭联系起来,相互印证,那就更加的完美了。这将会改变整个原子核领域的认知。对于这一点,我还没有什么信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