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U(5)极限和O(6)极限如今都开始被质疑,这里再重点说一下其中的SU(3)极限。这个极限,和SU(3)壳模型的结果是非常相似的,可以用SU(3)对称性的量子数来标记。
1975年Arima和Iachello提出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个U(6)对称性下可以有U(5)极限和SU(3)极限,可以描述球形核的声子谱和长椭球的转动谱。这个结论和Draayer等人发展的赝SU(3)壳模型中加入对力以后看起来是很一致的。1978年,他们发现了O(6)极限,用来描述γ软核,这就没有被赝SU(3)对称性给出来。直观上来看,28以上的能壳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由赝SU(3)对称性来描述,一部分由从上边掉下来的轨道,可以用O(N)对称性来描述,所以应该也能描述γ软核才对,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这么做过(可能讨论的计算空间还是很大)。
所以直观上来看,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在讨论集体模式的时候,的确比SU(3)壳模型强大。特别是讨论SU(3)极限的时候,随后一篇文章的理论给出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很符合。只考虑两体项的时候(和Elliott处理的方式是一样的),这个理论就能很好的描述一些特定原子核的能谱,这种符合的程度是让人震惊的。
、
、
后来,有研究者又做了更加详细的对比,理论和实验非常符合,这里加了一点O(6)对称性
所以SU(3)极限的存在是确凿无误的。
一些研究者非常想建立壳模型和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关系,但是很少是从SU(3)对称性出发的,似乎他们都认为这种SU(3)对称性是到了远离幻数核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没有意识到Elliott模型里关键的地方。实际上这样的演化观念,已经开始统一几乎所有做核结构研究的人。这里唯一可能偏离的是Draayer,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Draayer现在已经80多岁了,依然在思考核结构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从SU(3)对称性出发来考虑两者关系的是1986年Bonatsos和Klein,这个工作以后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另一个把Draayer等人的工作和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SU(3)对称性联系起来的工作,就是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SU(3)极限下加入SU(3)对称性的高阶项,这样可以让SU(3)极限只有两体作用时γ带和β带的简并解开,同时也可以建立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和三轴转子模型的关系,一个重要的事情是Fortunato等人指出SU(3)对称性的三体四极矩作用可以描述扁椭球。随后辽宁师范大学的张宇教授和他的合作者,包括Draayer,讨论了SU(3)极限下的长椭球到扁椭球的形状相变,已经开始偏离主流的轨道了。
关于这部分的工作,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有系列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到前边的文章仔细看。
及其后续文章,
因为我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在今年之前,我其实不了解SU(3)壳模型,而且我也不是太懂理论。我走的是更诡异的道路。二十年前,我读了辽宁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做核结构研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SU(3)基矢下编制计算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程序,结果这个程序一编就是很多年。我是从程序的计算上意识到出现了新的物理,然后我才往回一点点的了解了整个SU(3)发现的历史和当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