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红楼梦会心录(增订本)前言

已有 2757 次阅读 2015-12-23 08:08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红楼梦会心录(增订本)前言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1223发布

 

 

(按:本文载《曹雪芹研究》总第8(2015/4)156-158页。《红楼梦会心录(增订本)》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照片4张拍自曹刊)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功先生为我题了“红楼梦会心录”的书签。其时他还颇有余暇,一气写了三条,两竖一横,任我择。到了90,承其庸先生的鼓励和促进, “会心录”将在台北印行,于是我又烦启先生写了繁体的,这就是92年出版的该书封面题签。原先所写的几条简体书签便郑重收藏起来,心想,有朝一日出大陆版必定用上此签。这一心愿写进了启先生逝后我的悼念文字里。

       二十多年过去,这样的机缘终于到来,“会心录”得以在大陆出一个增订版。之所以要出,一方面因为台湾版不在大陆发行,仅有少量赠就近师友;另一方面亦想借此将新世纪以来所写增入。过往,我的书从来印数很少。1983年以前的编为《红楼梦开卷录》,当时印了5000册;19841990年之文收入《红楼梦会心录》,台北发行,印数之少,可以想见;《红楼梦寻味录》收上世纪90年代之作,在大陆出,仅印1500册,友人告我曾在北京某书店一瞥即无踪影。对我而言,数量多少并不重要,能有若干册使师友寓目、有以教我便知足了。

       现在来说说这个增订本的内容和编次。原版《会心录》除删却几篇讲稿性质的和重复者外,均予保留;同时将本世纪以来所写的长文短章约廿余篇增入。两者分量大致相当。此番不依原会心录次序,将所有篇目按内容重新编次,分三部分:,诗意美感在会心;二,校释比照细研读;三,良师益友长相忆

     第一部分,诗意美感在会心,我之喜爱和研读《红楼梦》往往由此出发,亦归结于此。盖因《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凡会心处常有诗意美感在,它能开阔人的眼界,提升人的精神。作品的不朽价值无论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无不仰赖其审美品格来实现。这是我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因而有关作品本身包括人物剖析、艺术探索、意蕴阐发等都归入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较多实证性内容。多年以来,我参加过红楼梦的校注、辞典的编纂,关注过刊物、改编,还作过某些相关作品的比照等,这一切当然离不开对作品本身的仔细校读。以前出自选集,有意舍弃了这类文章,以避枯燥;如今原会心录中的此类文章仍原样保留。如为北师大版(以程甲本为底本)校注本写的一篇书评,今天看来仍有意义;至于对人文新校本校读记和注释说明已收入《开卷录》,本书只收廿五周年述旧一文,也算一种历史的印迹。又如《红楼梦大辞典编纂旨趣述要》这篇长文写于1990,可看作是对初版的一个学术总结。需要说明的是辞典已出增订版,我本人并未参与此项增订工作,只是将初版讹误和若干期望悉数托付修订诸君。因而辞典若因增订而充实丰富,我并无寸功;若仍沿原误或产生新的问题亦非我所能料想,更无能力、精力重检。因而本书中有关辞典之文乃是对初版而言;只是觉得当年编纂的初衷和设想并不过时,仍可供来日再修订时参考。上举师大版及辞典两文乃《会心录》中颇费心力的篇章,故略加说明。

至于第三部分,旨在记取诸多师长学友的教诲和帮助。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所依凭,灌注了前人和时贤的心血智慧。我深知自身学术上的成果十分有限,倘若离开了众多师友的培植,那就连这一点果子也结不出来。这部分所收包括健在的和已故的,受教有深浅,交往有长短,虽一点一滴,亦当铭记。在编次上稍作区分,如记写郭预衡先生有两篇,一在先生生前,一在逝后,即分别置于前后两处。尚须提及的是因本书早已交稿,关于师友之文有的未及收入,有的限于篇幅而舍弃。只有待诸来日了。

还要郑重申明的一点是本书时间跨度大,原《会心录》为84-90年间之作,新增的是新世纪所写,当中隔过了整个九十年代(已入《寻味录》),而本书编排又不以时间为序,因而也许有某些不协调。但我的原则是保持原貌,以为这总比强求统一要好。试想,本书中最早的文章写于1984,最近的则到2013年,将近三十年间,从行文到规范不可能没有变化。比方说八十年代各刊物对注释格式并无统一要求,尤其如《文史知识》等刊夹注即可,简明切要,我本人亦习惯于此。我理解学术规范的精神在于尊重前人和他人,不在形式;学术文章可以多种多样,不必千文一律。如今除校改错字个别篇稍有增补外仍各依发表时原样收录,望读者包容鉴谅。

冥冥中似有天意。以书名论,本来依逻辑关系应是先开卷,再寻味,而后有所会心;此番重出《会心录》增订本,把原先的次序顺过来,倒合乎情理了,这是原先没有想到的。

本书初版时,即上世纪90年代之初,其庸先生曾为题一诗一画于书前,原件准备送我,讵料带往上海装裱时在宾馆被斯文偷儿窃走。嗣后先生又重新书写该诗和作画,精裱相赠,我妥为收藏,即今置卷首者。这椿往事,先生已不复记忆,在我则印象深刻,特记于此。以诗画相赠,对后学是一种鼓励,我有这点自知之明。90年代,郭预衡先生亦曾赐赠手卷一幅,也是我十分珍惜的师长墨迹,今并置卷首,以为永久的纪念。

                            20115

2013年冬修订

 

附言: 本书在出版社已历四年,只因责编对书稿不离不弃,一往情深,才得以使之按作者意愿和样貌即将面世。(2015年9月23日)

 

1

 

2

 

3

 

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5235.html

上一篇:询问灯市口地区到东皇城根怎么走?居然5位出租汽车司机和4个保安
下一篇:泰康之家称“这里没有雾霾”,与天通苑无异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