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什西域民族文化展掠影
黄安年文 发表:
下面图片16幅是当日参观即时拍摄的。
*************************************************8
附网上文章
维吾尔人的起居和服饰
作者:
佚名
(二)女性服饰:女人服饰无论从色彩、样式到穿着,都远比男人们讲究复杂得多。
(1)裙服是妇女必穿的传统服装。在喀什,不论春夏秋冬,妇女们普遍穿连衣裙或半截裙。外罩西服上装或丝绒背心。腿上穿肉色或棕色的长统袜。冬日,穿绿色的毛线裤。妇女衣著,不论老幼,颜色上追求艳丽,明快。即使六、七十岁的老大娘也和年轻妇女一样,穿色泽艳丽的裙服,这和汉族妇女形成鲜明对比。裙服式样和穿着也在发生变化。原先,妇女们穿裙服时,同时穿长裤。现在这种习惯在农村仍然保持着,而城市大部分妇女已不再这样穿了。但她们穿裙子绝不赤小腿,必须穿长统袜。
维吾尔族妇女的裙服,多数质地很薄,大多配以衬裙。她们很会用衬裙变换外裙的色彩:粉红色纱裙透出鲜红,淡黄色纱裙透出红、黄,翡翠绿或孔雀蓝,浓淡深浅,艳丽和谐,互相映衬,为衣裙乎添了几分朦胧美。
维吾尔族妇女在穿衣上十分讲究用料和色泽。她们很喜欢轻盈洒脱的乔其绒、乔其纱、柔姿纱、金丝绒、印花绒以色泽的稳重沉静,飘摆的自如,为广大妇女们所青睐。
新婚妇女少不了要穿用艾得莱斯绸做成的连衣裙。艾得莱斯系维吾尔人用传统手工织成的丝绸,花纹图案酷似交错重叠的彩云,十分华美和艳丽。用它做成的裙子,飘逸俊美,豪华灼人,姑娘少妇穿在身,恍如流动的花团锦簇。
改革开放以来,古城妇女的穿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注意吸收外地的、异族的。夏天,姑娘们既穿艾得莱斯花绸裙,也穿百褶裙、西服裙、喇叭裙、简裙,既穿本民族十字挑花的绣花衬衣,也穿卡腰的、拉链的、带公主线的、夹克式的各式上衣。农村女装变化更大,妇女们讲究贵(质地贵重)、好(舒适大方)、艳(色彩绚丽)等方面,已接近于城市服装,但不论城乡妇女,一般不穿短袖衫(裙)和无袖衫(裙)出门。
当参加婚礼、节日等喜庆活动时,维吾尔妇女穿着都比较鲜艳,而参加“散乃子尔”(葬守中的一种布施活动)等丧葬礼仪时,她们一般都穿灰、黑、土灰等暗色大衣,戴白头巾。
(2)维吾尔妇女极重头饰。维吾尔妇女讲究戴头巾,每个妇女差不多都有几方、十几方各式头巾。一年四季都是少不了戴巾披纱。头巾的戴法也有一番讲究。春夏秋季,头巾以质软色艳为佳。冬季,不少妇女则要披灰色或米色的羊毛大头巾,这既保暖又雍容华贵。
中老年妇女喜欢在花帽之外披一方棕色网眼头巾,垂及腰间。还有的妇女喜欢戴流行的进口“卡木丽特”头巾和价格昂贵的“哥其本”带穗三角头巾。
解放前和解放初,因宗教的约束,妇女普遍蒙面纱,否则,会受到宗教舆论的谴责。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妇女普遍参加了社会活动。除极少数农村和无工作妇女外,大多数妇女已告别了面纱,大方地参与社会活动了。随着现代波的冲击,喀什妇女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城市青年,也开始不戴头巾,代之以烫发。
但多数女子仍喜欢戴绣花小帽,如石榴红花帽、小克孜(小姑娘)少不了的合克力克帽、色泽艳丽的改里木塔什干帽、金光灿灿的台梯拉帽、朴素大方的巴旦木帽、新娘和演员必戴的水獭帽。一顶花帽便是一付精美的图案,一帧西部民俗画,一针一线无不凝聚着维吾尔妇女对大漠的恋情和对新生活的希冀。可以这样说,维吾尔姑娘、少妇的美貌,少不了花帽的映衬。
维吾尔妇女极喜欢佩戴耳环、手镯、项琏、戒指,喜梳长辩;农村小姑娘喜欢留小辫,长一岁便增加一条小辫。妇女讲究画眉、染指。画眉大多用一种叫“乌斯玛”草的汁液,将眉描绘成黛色。不少姑娘喜欢将双眉描成一条长眉。据说,此举有一个隐喻:姑娘大了,要出嫁了,但舍不得离开父母,离不开生养自己的故土,永远记着父母的恩德,永远永远是故乡人!
http://www.kashi.gov.cn/Infomation/Nations/200702/1001.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