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亲历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公路掠影(一)

已有 11122 次阅读 2007-9-30 21:55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D)

亲历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公路掠影(一)

 

黄安年文 发表:2007930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原来有一条南北贯通的沙漠公路,那是由民丰通往轮台的旧沙漠公路,除了全长562公里的沙漠公路外,还有防护林生态工程436公里。沙漠公路1993年开工建设,1995年国庆节前建成通车,北起314国道,南至315国道,是世界上穿越流动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则20038月开工,200610月通过验收。从民丰到轮南出沙漠公路一般需要开车七个多小时。根据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维吾尔语意中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在那之前去和田采访,汽车要从库尔勒经阿克苏、喀什绕一大圈,走将近1500公里才能到和田,如今从库尔勒出发去和田,要节省里程近千公里,这是因为一条绿色的走廊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http://www.gscn.com.cn 2006-9-8

 

这次我们来新疆前,计划走民丰到论南的沙漠公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有条新沙漠公路将在“十一”前通车。到了喀什后,东道主提出为我们安排走一条与旧沙漠公路不同的路线,就是由和田向北到阿拉尔的新沙漠公路,这条新沙漠公路仅423公里,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只需要三个半小时就可以穿越神秘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由于这条新沙漠公路计划在“十一”正式通车,目前凡通行车辆需要行署开出特别通行证,我们的东道主全国劳动模范袁振国老总亲自陪同我们由喀什到和田(530多公里),在行署开具了通行证,使得我们一路畅通无阻。

 

201300时我们离开和田沿着玉龙喀什河畔(这里是盛产和田玉的主要产地之一)的新沙漠公路起点望北伸展,这条新沙漠公路大体上与和田河并行,经塔尔库勒、麻雪特、博斯坦,到达终点站阿拉尔市时1630分,总共花了三个半小时,一路没有停留,除了遇见工程车辆,个别的旅游车辆,沿途没有其他车辆通行,新公路沿线的景观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和旧沙漠公路已经建成的防护林生态工程相比,新沙漠公路有着不同标志的公路和固沙实验区。我们奔驶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并没有“死亡之海”之感。沙漠、烈日、干旱、空旷、寂静和我们相伴,却没有公路修建前人们途经沙漠的恐惧之感。公路两边的阻沙栅栏和固沙草方格把流沙挡在公路两旁的几十米以外。沿途每隔几公里的水池大部分已经干涸,也还有少量的储水池保存少量的水,这些水估计是人工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由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自然环境的极端恶劣,极端的干旱和严重的风沙,在公路建成后紧接着就要实施防护林生态工程,相信在吸取旧沙漠公路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可以取得比前条沙漠公路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成效。

 

新的沙漠公路的开通,不仅进一步改变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交通状况,有效地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而且加快了阿克苏地区与和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文化联系,人们只需要七八个小时就可以从阿克苏直达和田,这对于推动了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祖国边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发挥了更加的积极作用。

 

 

附文:有关旧沙漠公路的三篇报道:

**************************************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选元)1028日,历时3年建设、投资2.18亿元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专家组竣工验收。专家称,这项大型生态建设工程是继塔里木沙漠公路建成之后,人类治理沙漠的又一创举,为今后在沙漠地区大规模进行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全长562公里的沙漠公路,是推动新疆南疆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塔里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交通命脉。当年在修筑沙漠公路时,同步建立起了“前阻后固”的机械防沙体系,保证了沙漠公路早期的安全和畅通。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已超过设计年限,90%以上的阻沙栅栏和80%以上的固沙草方格基本失去防沙作用。从沙漠公路的战略地位出发,以根治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危害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塔里木油田公司决定建设以生物防沙措施为主体的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

  这项工程于2003617日获得国家正式立项,2003816日开工建设。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公里,总体宽度72米至78米,林带总面积3128公顷,种植各类苗木2074万株。经验收评定,共10个单项工程、59个单位工程、110个子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通过了使用期考核,在极端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林木存活率超过80%,达到了国家标准。

  专家组总结评价说,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是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和塔里木油田公司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德政工程。这项工程对于确保塔里木沙漠公路安全长久运行,促进沙漠油田安全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OILNEWS.COM.CN中油网 2006-10-30

 

绿色奇迹-沙漠公路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延伸

 

 

 

http://www.gscn.com.cn 2006-9-8 15:09:59 字体: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沙漠、烈日、干旱、空旷、寂静、甚至还夹杂着恐惧……这是八、九年前记者去和田采访经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亲身感受。那时已经修通了沙漠公路,在当时是新疆出现的一个人类奇迹。在那之前去和田采访,汽车要从库尔勒经阿克苏、喀什绕一大圈,走将近1500公里才能到和田,如今从库尔勒出发去和田,要节省里程近千公里,这是因为一条绿色的走廊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十多年前,塔里木油田公司以“构筑生态企业,建设绿色油田”为环保理念,以“开发一块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为绿化目标,狠抓沙漠公里的绿化造林,努力创造能源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但找到了大规模油气资源,一座座现代化的绿色油田矗立在恒古荒原,还攻克了极度干旱条件下利用苦咸水大规模绿化造林的配套技术,在沙漠腹地营造了3280亩生物防沙绿地,一条长436公里的绿色走廊横穿“死亡之海“,成为新疆大漠深处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线。这是人类征服沙漠的伟大壮举。

 “八五”期间,为了加快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国家计委将《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筹资实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1年进行沙漠公路先导性实验,1993年开工建设,1995年国庆节前建成通车,总投资78亿元。沙漠公路北起314国道,南至315国道,全长552公里,是世界上穿越流动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1999年被收入吉尼斯记录。沙漠公路的建设,使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南道和中道相连接,使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堑变通途,使几千年来人类征服荒漠的愿望变成了美好的现实,有效地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推动了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巩固祖国边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因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干旱少雨,风沙肆虐,沙害十分严重,在这里建立防护体系,保护沙漠公路长久运行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沙漠公路建设之初,油田公司就确定了沙漠公路的防护方针:即以机械防沙为基础,以生物固沙为目标,机械防沙建设与生物固沙技术公关同步进行,实现沙漠公路安全长久运行。

在公路建设的同时,油田公司当时沿公路两侧建立了宽70——300米的人工草方格、栅栏等机械防沙体系,确保了沙漠公路的顺利修建和最初几年的安全运行。但是,频繁发生的强烈的风沙对沙漠公路及机械防沙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到2002年,80%以上的固沙草方格和90%以上的阻沙栅栏基本失去防沙作用,公路积沙愈来愈严重,治理难度愈来愈大,投资逐年增加。

据新疆油田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以上难题,从1991年起,塔里木油田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进行公关研究。这项公关研究历经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1年开始到1994年,他们承担了国家“八五”公关项目《塔里木沙漠公路工程技术研究》,在肖塘沙漠公路开展了2公里防治实验,建立了苗木引种驯化基地,进行耐盐耐旱等实验,初步确定了适宜沙漠公路生物防沙的植物种类。第二阶段从1995年开始到1996年,开展了《塔中油田绿化与生物防沙导实验研究》,在塔中建立了50亩实验基地,年培育固沙苗木150万株,从风沙运移、植物引种、苗木培育、灌溉技术、种植技术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研究,筛选出了抗盐、抗旱、耐高温、耐沙埋的植物种,并确定了种植技术。1997年至2000年进入技术公关的第三阶段,主要开展了《沙漠油田基地沙害防治与绿地建设技术研究》、《沙漠公路风沙危害跟踪监测及重灾路段沙害防治技术研究》、《沙漠油田可利用水资源勘察与评价》、《沙漠油田基地道路生物防沙技术研究》等。对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的灌溉技术、造林技术、林带布局、树种配置、土壤改良、水盐运移和可利用地下水资源等开展了试验研究,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理论和建设技术上有了重大进展,总结出一套沙漠公路生物防沙体系建设的实用技术,1999年,在沙漠腹地建成了沙漠公路生物防沙先导性实验工程6300米,利用45/升的咸水灌溉,林带长势旺盛。

2000年至2003年,是沙漠公路绿化的第四阶段,主要开展了国家“十五”公关专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沙与绿色走廊建设关键技术开发研究》,目标是为沙漠公路防沙与绿色走廊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此,主要进行了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危害形成机制与合理设防技术研究、沙漠公路沿线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种选育与种植技术研究、沙漠公路生物防护体系的维护、管理与可持续研究,等等。

配合这些研究,在塔中四油田建立了沙漠植物园和沙漠公路防护林示范工程。沙漠植物园规划面积300亩,园内引进植物173种,其中有88种长势良好。沙漠公路防护林示范工程全长308公里,沿塔中四油田沙漠公路两侧分布。该工程经过5年的正常管护,植物生长良好,目前林带高度大都超过25,基本根治了公路的沙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引起了国内外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油田还积极探索防护林的经济效益。怪柳、梭梭等灌木是名贵药材肉苁蓉的寄主,油田在塔中进行了怪柳、梭梭接种肉苁蓉的实验并取得成功,掌握了接种技术,可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至此,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研究,在沙漠腹地创建了3280公里生物防沙实验基地和示范工程,形成了包括咸水育苗灌溉技术、林带结构布局技术、流沙地种植技术、抚育管护技术等为一体的沙漠造林技术体系,确定了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的植物种类、灌溉制度、林带结构、种植和管理技术要点,摸清了沙漠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和风沙危害规律,查明了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储量和理化特征,系统划分了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立地类型。这些重要成果为在沙漠公路两旁建设绿色走廊、永久性防治沙害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19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沙漠工程技术大会上,塔里木生物防沙工程引起了包括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在内的21个国家治沙专家的高度关注,专家认为,塔里木油田在生物防沙工程建设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是国际治沙领域的辉煌成就。会后,众多治沙专家在考察了沙漠公路防护林示范工程后,认为该工程是人类防沙治沙的奇迹。

200211月,塔里木油田公司向国家计委申报《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示范工程》报告。20036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示范工程正式获得国家批准立项。816日该工程全面开工。工程总投资22亿元,其中1亿元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拨,其余资金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投入。

http://www.gscn.com.cn 2006-9-8 15:09:59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浩翰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G:沙漠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 - 游记攻略-图片-地图 - 和田-新疆 - 途牛.htm

 

 

附图:2007919日即使拍摄的新沙漠公路图26



1.以和田为起点的新沙漠公路入口前。



2.和田新沙漠公路421公里处的界碑。






3-4.玉龙河畔的挖玉人。



5.和田新沙漠公路416公里处的界碑。




6.行进中的新沙漠公路。





7-810-11新沙漠公路旁的固沙草方格。



9.新沙漠公路上的单骑者。





10-11新沙漠公路旁的固沙草方格。

12.一望无际的新沙漠公路。



13.沙漠中也有绿洲。


14.沙漠中的护路工。




15.沙漠公路两旁堆放着用于固沙的材料。





16-17.沙漠公路两旁的千年胡杨林。





18-19.沙漠中的护路工。



20.沙漠公路旁边的蓄水池。

21.新沙漠公路366公里处的界碑。




22.沙漠公路旁边的固沙物。

 



23.沙漠公路上的骆驼。

 


 


24.沙漠公路上的旅游车。




25.沙漠公路上工程队工地。

26.沙漠公路上的交叉路。

 

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108.html

上一篇:帕米尔高原昆仑雪山掠影
下一篇:亲历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公路掠影(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