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灵人杰——写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中国文化报版)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1月29日发布
这里受权发表的是吕启祥文《地灵人杰——写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载2013年1月1日中国文化报第3版。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12月14日以同名发布。中国文化报电子版8张。
**************************
地灵人杰——写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吕启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2日10: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吕启祥
江苏无锡前洲镇是冯其庸先生的故乡,二○一二年十二月九日,前洲锦绣园南侧的冯其庸学术馆迎来了开馆庆典,对于其庸先生的学术生涯和无锡前洲的文化建设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日子;进而言之,这其实是一个学人的节日、乡邦的福祉。
强大“气场”
来到前洲,给予我最为突出的强烈的感受是被一个强大的“气场”所笼罩。和以往参加过的各种学术文化集会不同,此次与会者来自广阔的不同的界别:有学界包括国学界、敦煌学界、红学界、文学界、史学界,有教育界、出版界、文博界,有美术界、书法界、摄影界、戏剧界,还有佛教界,更有新疆军分区原政委和地方企业家等。以年龄论,有长于其庸先生的沪上九十二岁老画家,有八十开外的先生老友,更多的是七十开外和六十上下受教、受惠于先生的学人,还有更为年轻的先生倾力培养的青年艺术家和助手,最小的不到三十岁。他们都是先生在各个领域、不同阶段治学研艺所交往、共事、结缘的人。作为资深学者,先生周遭集结了一批学人自不待言;作为诗人和艺术家,又吸引了众多造诣深湛的艺术才俊;尤为难得的是先生发宏愿、重践行,师法玄奘、首倡西部之学,因而又有了佛缘,为宗教界所推重;西行考察得到了驻疆部队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又与新疆的朋友情深谊长。
总之,与会人士此种景象,生动地反映了先生治学为人的博大宏阔。发自先生的精神力量,如同一种磁力、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
根深叶茂
故乡是一个人的出生成长之地,名人巨擘亦不例外。我辈认识其庸先生是在京城,在他中年以后,常常惊异于他超常的工作强度和开阔的事业胸襟。他读书写作总到深夜以至凌晨,探索求真无不勇践亲历。这种意志品格是怎样养成的,根源何在?读过他的《瓜饭集》会有所领悟,到过无锡家乡就会有更进一步的体认。
无锡惠山地处太湖之滨,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传统孕育出无数名人贤士。冯先生自幼家境贫困又遭逢战乱。十岁起就在前洲的水稻田里干庄稼活,长达十年的繁重艰苦的劳动磨练出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失学之苦和读书之乐激发起他锲而不舍的自学精神,青黄不接以南瓜充饥的苦难岁月使他刻骨铭心。日本侵略军进村亲人惨死、自己差一点被鬼子的刺刀尖挑中的经历铸就了他的国恨家仇。这少年时代的一切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成为思想品性的基调和底色。从这里出发,于而立之年来到北京,又以北京为中心,教书问学,调查考察,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名山大川、名城小邑,以至于大漠冰川;还因讲学访问远赴欧美。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永远是起点;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故乡的印记永远不会消退。
在离开故乡的漫长岁月里,游子和故乡都在成长、在变化,是一种相互牵念、相互促进的关系。几十年来,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先生说起家乡的巨变,并且强调家乡的富裕是集体富裕,共同富裕。他由衷感到欣慰,受到鼓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前洲镇就是江苏省第一个亿元镇,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就诞生在惠山区。九十年代之初,《红楼梦学刊》在扬州开编委会,会后,我们一行跟着冯先生到他的老家无锡前洲,参观了很有规模的乡镇企业的气流纺纱车间,宾馆也盖得很漂亮,更不用说待客的热诚丰盛。当地的繁荣富裕令我深感惊喜。就在这一次,前洲要造园林,是为中国乡镇第一园,冯先生为其题“锦绣园”,勒石置于园中。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前洲又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工业早已升级换代,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依托,才能以新思路大投入建造学术馆。
与家乡的飞速发展同步,新时期三十多年正是先生学术成果累累,领域不断拓展,影响日益深广的时期。学术馆序厅,高屋建瓴,为馆主成就之概貌。第二展厅“艰难学程”、第三展厅“翰墨余香”、第四展厅“瀚海孤征”中展出的包括红学、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戏曲史、艺术史、考古学、文物学、西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著作、手稿、书画、摄影等成套、成系列的展品,无不直观、形象、全方位地展示出先生集学问家、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风采,体现出“纵横百万里,上下五千年”的气概。犹如一棵大树,已经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回馈故乡
乡土孕育杰出人物,故云“地灵人杰”;翻转来说“人杰地灵”,杰出人物回报故乡,使乡土更添灵气光彩。这是真情的、良性的互动。长久以来,其庸先生就想以自己毕生心血智慧凝集的成果,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点实事。此番,为学术馆捐赠了全部展品四百余件,可以说实现了这一夙愿。除了上文所述作为学术馆主体的第二、三、四展厅中的全套著述、部分手稿、书信、藏书及八十余幅书画代表作品和西部摄影精选外,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第五展厅的展品。
这是先生的个人收藏,取名“佛缘遗迹”。其中包括重达五吨多的二十八件石刻精品,涵盖汉、北魏、唐、宋、明各代的画像石、佛造像等,还有各类文物数十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先生雅好收藏,由来已久,于此笔者属于外行,但有件往事印象颇深,约在八十年代末先生尚居张自忠路铁一号人大宿舍之时,一天我因事去先生家中,恰巧常州博物馆馆长来访,他察看周遭到处塞得满满的屋子说,“你的收藏抵得上我们一个小城市的博物馆”。试想,从那时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先生的藏品不知丰富了多少,其中浸润着他搜求的心血、识辨的眼光、艺术的赏鉴,更不必说花费的钱财了。如今择其上品捐赠给了学术馆,无论如何是对家乡人民的无私馈赠,值得格外珍视和保护传承。其实,冯先生本人的手稿、书信、个人物品,同样具有收藏保存价值。对于学术馆而言,所有展品的精神价值、对后人的教育意义,不是金钱和物质所能估量的。
先生所回馈给故乡的,不只是学术馆的展品内容,其载体即学术馆的建筑何尝不是一件可圈可点的艺术品。这里所说的学术馆的建筑包括外观、结构和内部的格局及布展。远远看去,学术馆是一座方正的灰白色两层小楼,外墙悬浮在空中,内有庭院,外有广场;进到里面,隔而不断,虚而不空。实用面积两千二百平方米,总体上力求寓传统元素于现代建筑之中。凡是看过学术馆的,不论是行家里手还是普通观众,无不赞叹她既大气又雅致、既平朴又考究、既古典又现代。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当然同前洲的一流设计、反复论证、精心布展紧密相关;而冯先生本人始终关注,每一环节都亲自过问,投入了大量心血。这使我想起先生的行事风格:胸有全局,注重细节,极度认真,亲力亲为。过往许多著述,常常连装帧设计都亲自动手,大型集成之作《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由内到外,校看订讹,反反复复,不知凡几。面前这座学术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馆如其人”,既平朴大气又不遗细节,正是先生本人的风范。
最后,落到当下的开馆庆典上,用“隆重、热烈、朴实”六字可以概括。言其隆重,是经历了三年从奠基、建设到落成、布展的扎实工作,万事俱备,郑重选择了这个日子;所有嘉宾请柬,全经先生亲自书写后郑重发送。言其热烈,是前洲的乡亲从干部到群众同三百余来宾一起,聚集馆前广场,前洲中心小学经典吟诵班学生列队诵读经典,书声朗朗,锣鼓齐鸣,如同盛大的节日。言其朴实,是打掉官气,免除俗套,仪式简约,台上不设座位,发言者依次上下。先生本人最后讲话约二十分钟,感情真挚,思维清晰。他是前洲之子,长河思源,大树有根。这是整个庆典的点晴之笔。
前洲出了冯其庸,建了学术馆,各方人士才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真可谓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像这样高规格的文化集会,在前洲恐怕是空前的。因此,庆典本身也是先生对家乡的一份回报。
末了,借前人之句收结此文:
书香满桑梓, 德泽被后贤。
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1-02/15088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