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战后日本经济(1999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9月23日发布
本文原题为“迅速崛起的日本资本主义(《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级本科1998-1999学年第一学期(1998.9.1----1999.1.12)开设的选修课《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的第七讲: 欧洲和日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个子目。首发在2008年2月27日我的博客上(全文见下)。时光已经走过了13年多,日本又度过了停滞不前的21世纪最初十年,日本在国际经济中的力量对比情况尤其是和中国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日本极不愿意看到的巨大变化,但是对于日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没有性质上的巨大变化,日本经济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但是据我观察就国际经济地位而言她已经处在“平顶山”缓慢爬坡甚至开始下坡的明显趋势,温故而知新,有鉴于此再发这篇博文如下:
***************88
迅速崛起的日本资本主义(《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2月27日发布
这是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级本科1998-1999学年第一学期(1998.9.1----1999.1.12)开设的选修课《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的第七讲: 欧洲和日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个子目,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
第七讲: 欧洲和日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学时)
一. 迅速崛起的日本资本主义
在现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崛起最快、最引人瞩目的数日本岛国是当之无愧的。以日本在世界工业产量所占的比重而言1896-1913年间,仅占1%,1926-1929年间占3%,1936-1968年间占4%,1971年占5%。1950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94万亿日元,1981年则达到249.1万亿日元,31年间增长了63.2倍(未除去通货膨胀因素)。1995年日本的GDP则达到51085.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3,48%,占全世界的18.35%,比德、法、英三国的综合还多,为中国的7.32倍。如果说20世纪前70年人们瞩目于美国的发展变化,那么20世纪后30年,人们的目光同时注视着日本,研究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 20世纪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概述
纵观20世纪,日本的发展道路是反应了不正常的特色,即第一,在由近代走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有着浓厚的前资本主义色彩,无论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氛围方面,都体现了这个特色,不仅同美国形成强烈反差,而且也不同于英法,甚至有别于联邦德国。第二,日本在三四十年代走上了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从而使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走上了畸形道路。第三,战后日本的恢复和发展得益于对日本十分有利的外部形势和美国的大力扶植,使日本在外部机遇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借助政府行为和市场经济的运作而获得充分的发展。第四, 所谓日本模式是一种在上述特定条件下的发展模式,不能认定为继美国之后并优于美国的东亚模式,更不能视作东西方结合的最佳模式,但是,不应忽视这条特定发展道路的作用和影响。
在20世纪初日本是后起的带有军事封建的严重残余、得益于从侵华战争和日俄战争掠取的财富以及和家族康采恩特色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团均具有明显的康采恩性质。2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首先是由于日本政府的特殊保护下大力军事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借故结果。在30年代大危机中,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它的反危机措施, 是与军事扩张和管制相联系的。首先, 全力发展军事工业, 使国民经济军事化。其次, 通过一系列经济立法, 推行卡特尔化和托拉斯化, 管制各个经济部门。重要的有: 1931年的<<重要产业统制法>>, 其后工业领域的:<<工业组合法>>、<<石油产业法>>、<<汽车制造法>>; 农业领域的: <<米谷统制法>>、<<米谷自治管理法>>、<<产业组合法>>; 金融和贸易领域的: <<银行法>>、<<输出组合法>>、<<汇兑管理法>>、<<通产维护法>>、<<进出口临时措施法>>; 和1938年的<<国家总动员法>>、<<电力国家管理法>>、<<农地调整法>>, 1940年的<粮食管理法>>等。这些法西斯统制经济措施把日本拖向了战争的深渊。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借助有利的国内外条件成功地了推行民主化改革和恢复经济的重点倾斜政策。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成为西方国家第二经济大国,令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瞩目。80年代以来,日本实施稳定经济增长、新科技立国和全球贸易战略,缩短了和美国的经济差距,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与超级大国美国展开激烈竞争。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日本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成为许多国家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2. 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和恢复经济政策 (1945-1955)
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首先依赖于战后初期的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1945年10月11日,麦克阿瑟代表盟国提出日本民主化改革的五项要求, 揭开了日本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的序幕, 其措施主要是:第一实施农地改革。 1946年10月21日, 日本国会通过了第二个农地改革法。4 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第二,打击和解散财阀。1945-1947间, 盟总先后发布了<<关于解散财阀的声明>>(1945.10.15)、<<关于控股公司解体的备忘录>(1945.11.6)、<<关于排除日本经济力过度集中状况的计划案>>(1947.5.13)。51948年9月11日,盟总集中排除审查委员会发布<<关于经济垄断集中排除法四原则>>,1949年又修改了禁止垄断法。第三,修改日本国宪法。1946年11月3日以美国宪法为兰本的日本国宪法公布,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该宪法实行主权在民的君主立宪制; 明确宣布放弃战争和战争准备;废除封建制度。第四,逮捕战犯, 进行整肃。1945-1948年间, 惩治战犯, 进行整肃。1946年1月4日, 盟总发布<<关于整肃的指令>>, 到1952年整肃令废止。第五,制定劳工三法,实现劳工平等。1945-1947年间, 日本制定了劳工三法, 即1946年9月27日的<<劳动关系调整法>>、1945年12月的<<工会法>>和1947年9月的<<劳动标准法>>。此外, 日本政府还颁布了有关教育改革的几个文件。
战后初期日本民主化改革的结果: 沉重地打击了军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势力,为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东西两中文化的兼容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它也有利于美国垄断资本对日本的控制,由于美国出于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不久由打击财阀和军国主义势力转向扶持财阀和军国主义势力政策,致使军国主义及其经济基础没有得到彻底清算,而为日本在走向政治大国途中的某些与和平发展潮流不合拍现象种下了祸根。
其次, 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依赖于朝鲜战争给了日本以天赐良机。第三, 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也依赖于日本政府采取了重点干预政策。1954年12月-1957年5月, 在日本史上称“神武景气”, 这是日本历史上的空前繁荣期, 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前水平。
3.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956-1973)
1956-1973年的18年间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现代化的时期。1955-1970年间, 日本经济的年增长率为10.35%, 其中1966-1970年间为年增12.2%。日本的GNP1950年在西方国家中占第7位, 1960年超过加拿大, 1966年超过法国, 1967年超过英国, 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 一个仅占世界陆地面积0.3%的岛国一跃而成为西方国家第二、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日本的崛起首先表现在工业生产高速增长。18年间, 日本工业增长8.6倍, 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3.6%。这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少有的。日本的石油、化学、电子、汽车、塑料等新兴工业发展最快。石油工业平均年增长34%。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国民生产能力, 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1955年是美国的6%,1970年是美国的20%。1973年日本的重要工业产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1955年时, 日本的工业生产在西方世界的比重只有2.2%, 而1975年就上升到8.3%。在1950年时, 日本的GNP为109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123美元, 占世界上的37位, 到了1970年日本的GNP为1975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为1770美元, 为世界的15位, 即20年间GNP增长了18倍多。
第三,整个工业实现了装备自动化、机械化和专家管理化、科学化。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日本七八十年代实现上述四个现代化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耐用品生产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特别迅速。二是大力发展重型化工业, 实现设备和企业的大型化。三是能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能源以煤碳为主, 现在转向以石油为主。50年代日本主要能源是煤炭和水力。石油到70年代上升到78%, 超过了美国和西欧。由于石油产量的猛增, 促进了石化工业的发展。1957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
第四,日本的第三产业兴起,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1955年到1975年,日本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从23.1%降为6.6%;第二产业的比例由28.6%上升到35.8%,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48.3%上升到57.5%。
第五,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整个工业的比重中超过了世界先进国家。日本的工业结构在这一期间已由轻纺工业为主演变为以重化工业为主。1960年,日本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低于英、法、西德; 但1970年达69%, 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
第六,实现了农业技术四个现代化, 即:农业机械化、裁培化学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
第七,日本的出口贸易和黄金外汇储备的比重不断提高。
第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消费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4. 日本政府高速发展经济的政策模式
首先,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强化政府的干预, 实行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 政府干预为辅的混合经济体制, 有的学者把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称作:政府主导型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或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 或计划导向的市场经济制度, 或协调型市场经济模式。这些提法在强调政府对市场的调解功能上是相似的。
日本政府高速发展经济的政策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控制宏观经济手段和方式, 从行政手段为主改为通过经济手段为主; 从直接方式改为间接方式。
第二,政府的中长期经济计划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鸠山政府的1956-1960年度的经济自立5年计划,11岸信介政府1958-1962年度的新长期经济计划, 12佐藤荣作政府1964-1968年度的中期经济计划, 1967-1971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期间1965年11月-1970年7月为伊奘诺景气, 即长期繁荣, 连续57个月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1.6%, 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 131970-1975年度的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此外还有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等。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日本强化国家干预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外, 下列因素对于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4 第一,持续不断的设备投资和广泛资金来源的高积累和高投资政策。从1955年到1970年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3倍以上,资本积累率1970年是42%, 1957-1973年间平均占GNP的38.4%,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位。日本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在钢铁、机械、电力和化学等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部门达60%。日本的设备投资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工业相结合。资金来源在日本也是十分丰富的。首先工人工资比较低, 其次,政府大量投资和贷款。另外,日本国民储蓄额占西方世界的第一位。个人储蓄额1970年占国民收入的20%,而美国是0.1%, 联邦德国是14.3%。再则,日本大量引进外资,这对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科技立国和科技兴国,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本国的工业技术体系。日本采取的是吸收性战略,即把世界的先进水平,作为本国的起跑点。其结果是:其一,缩短了赶超时间,在50年代,日本落后于美国20-30年,在70年代基本上消除了落后局面。其二,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积累。日本的科学技术,是在引进中消化改造,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往往一个有重要经济效益的重大发明创造,诞生在外国,而迅速推广应用在日本。
第三,教育优先,大力追加教育经费,加强基础教育,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
第四,充分利用海外廉价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贸易。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一大量利用海外廉价资源为前提的。尽管日本的国内资源不足,但是可以通过源源不断的国际资源贸易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日本的资源进口已占世界贸易的12%, 超过了美国。与此相联系,日本注重造船业和海运业的发展,新建的大工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这就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
第五推行专业协作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亲密劳资关系。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重视大设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改造。用各种方法使中小企业为大企业进行配套生产,使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配套工厂、零部件加工厂和协作厂。由于开展生产合理化运动,实现了人员的专家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管理技术的自动化。
第六推行亲密劳资关系的企业管理经营体制。日本的企业管理与美国不同,强调集团意识和尊重人的日本式经营, 造就优秀工人、优秀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组成的优秀技术团体。如①在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搞终身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 ②按企业组织工会,宣扬工人、干部以厂为家,宣扬同企业共命运; 有些工厂招收工人入股,管理干部可以轮流去美国或欧洲考察;③在企业中灌输家族思想,宣称经理好比父亲,干部好比长辈,工人都是家庭成员④注意改善企业和职工关系,经理干部都要家访,每家的情况在公司的电子计算机里都有储存;经常组织运动会、老年会、钠凉会、恳谈会、冷餐会和旅游, 通过这些活动来调整劳资关系。15
第七,越战的刺激和军备开支的微弱。1944年日本的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8.9%,而1977年则降为0.88%,在西方国家中是最低的,1970年日本军费是美国的1/47。
第八日本政局的相对稳定。在经济持续发展时期,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推行名义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一党多派制,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5. 日本政府稳定发展经济的对策(70-80年代)
日本自70年代以来, 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80年代, 日本开始了新的远航, 并提出了日本“国际化”的口号, 1983年中曾根首相使用“国际国家”一词来概括日本向着超经济大国方向发展, 明确提出了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的主张,宣称“要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 对世界做出贡献”。1993年4月, 日本发表外交兰皮书, 提出“日本应在国际上发挥与国力相称的领导作用。”日本经济大国的崛起经济和发展的战略引起世界各国的嘱目。
首先, 日本政府采取强化主导型混合经济的管理体制。重视中期计划的宏观调控。 如1970-1975年佐藤政府<<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着眼于70年代将发生的变化; 1973-1977年田中政府<<经济社会基本计划>>以田中的列岛改造论为基础,充实和提高国民福利,促进国际协调; 1976-1980年度三木政府的<<70年代后半期经济计划>>,针对石油危机后的新形势进行调整,纠正各经济部门间发展的不平衡,建立新型的日本式的福利社会。; 1979-1985度年大平政府的<<新经济社会七年计划>>以综合能源对策和社会资本倍增为支柱,谋求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和1983-1990年度中曾根政府<<80年代经济社会的展望和指针>>。1988年5月22日,竹下登政府公布了第十一个经济计划1988-1992年的<<新五年计划>>。它与前十个经济计划的加快经济发展战略不同, 重在大幅度地调整不均衡的外贸关系, 降低高额的顺差、实现与富国相称的国民生活多样化、协调发展地区经济技术和社会。一般说来,这些计划具有预测型、政策型和调整型向混合的综合特点;政府与各个社会集团协调的特点、以及基本目标额定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特色。它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有力杠杆,起了直到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调节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重要作用,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作用。16
其次, 日本政府采取科技立国和高科技立国战略, 发展应用技术和高科技。1980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分别发表<<产业结构长期设想>>和<<八十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强调产业结构改革的核心是改变资源能源多消耗型产业为省资源能源型产业,确立“科技立国”的长期战略,把发展独创性的科学技术提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 发展自主开发性技术, 开发智力资源。日本是将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先进国家;从技术上克服社会公害,合理解决人口和产业的疏密问题;谋求中央地方资源、人力和财力分配的协调,促进效率化和均等化间的协调;立足世界经济大国发展多元国际经济关系。
第三, 日本由外向型经济为主向内需外向贸易兼顾方向转化。作为“贸易立国型”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注重产业保护政策和扶植政策,其后又推行产业开放政策。70年代的三次严重经济危机和激烈竞争和摩擦的国际市场, 迫使日本改变70年代前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贸易立国战略。同时提出了产业知识密集化政策的构想。这明显地表现为在经营战略上强调兼顾内需型贸易。与此相联系,由“以生产为中心”改变为“以销售为中心”或“以顾客为中心”, 奉行“顾客至高无尚”的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与日本特色的兼容, 欧美文化与东方文明的结合; 政治生活中的一党多派民主政治; 弘扬日本文化,吸收新儒学和西方文明; 岛国心态的忧患意识; 对于日本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
在日本七八十年代经济的增定增长的同时,也潜伏着像从事房地产投机那样“泡沫经济”的潜在危机。
6. 日本克服90年代初危机的新对策
9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在同期西方国家中也是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的苦果及日本的利己主义政策相互影响,使得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日本模式世界第一”、“日本金融固固若金汤”等世界最优的神话已经破灭,到1998年,已经联系连续六年的经济增长率滑坡,失业率增高达。由于经济形势捉摸不定,过去日本以企业为家而自豪,现在发现终生就业的时代已经结束。90年代以来,日本的汽车、彩电等产品不是被美国超过就是被中国加上东盟的产量所盖过。90年代以来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差距拉大,日本在国际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信誉下降。
随着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和日元不断升值, 日本谋求建立“日元圈”, 并与美元、马克形成鼎立之势。1995年以来的不到4个月内美元和日元的比价从突破100:1的大关, 到80比1的大关。1995年3月7日的纽约外汇市场突破1美元兑换90日元,4月19日又突破1美元兑换79.75美元大关,达到最高峰。它从根本上反映了日美贸易关系中的激烈竞争。自“泡沫经济”崩溃后日元急剧升值的时代宣告结束。1997年初,日元对美元比价出现大幅度下降的现象。日元升值对日本产生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 从有利方面看,它可以减少进口原料和燃料所需费用,从世界各地进口廉价的农牧副鱼特产,减低国内物价使消费者获利,推动旅游热的出现,增强日元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地位。但是它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出口贸易,使日本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它迫使日本增加字海外的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劳务费用低、原料丰富和市场需求大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使日本加剧国内“空心化”现象的出现;它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旅游事业,使许多计划到日本旅游的人望而却步。由于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产,房地产价格急剧下降,使借款方无力偿还,造成日本金融机构坏帐堆积如山和濒于 破产边缘,直到1996年初,经济形势略有好转时,才将清理坏帐问题开始提上日程。为了适应跨世纪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1995年4月1日,埃日本民间银行排列第三的三菱银行与排列第十的东京银行正式合并为东京三菱银行,总资产达77万亿日元(1995年2月资料),超过樱花、第一劝业、住友、三和银行而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前者的优势在作为日本唯一的外汇专业银行,在海外拥有强大的金融网络,后者的优势在有三菱财团为后盾,在国内有强大的金融网络,两者优势互补,可以实现金融业务和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它揭开了日本金融业改组的序幕,但是,它未能扭转日本金融的困境,1997年下半年以来形势进一步恶化。
补充: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越来越受到泡沫经济的影响,1997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东南亚和东亚金融危机和日本的泡沫经济的相互影响,使得这场危机目前仍然没有结束,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引发一场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997年世界经济大事中的头一件莫过于东亚金融风暴。这一年7月初开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波迅速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缅甸,香港外汇市场也受波及。不久,这场风波冲击台湾,11月金融风波移师韩国,东亚经济陷入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中,与此同时,日币一再跌破90年代以来历史最低记录,也使日本的金融陷入困境。日本的情况一再使人失望。1997年11月初,日本第七大证券公司三洋证券,突然倒闭。11月17日,第十一大商行北海道拓殖银行解体。11月24日,山一证券宣布破产。11月26日,德阳城市银行关闭。在一个月内四大银行倒闭,在世界金融史上为数不多,在日本倒闭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这里特别要提及山一证券,它创立于1897年,曾经拥有岛内网点118家,海外支店35家,职工近8000人,资产总额1266亿日元,停业时负债额高达6万亿日元,它的破产是战后日本的最大破产案,也是全球最大的破产案。造成山一破产的原因是泡沫经济形成的大量呆帐和坏帐;黑社会操纵证券和金融业,进行大量的违规交易;尤其是日本政府长期实行的对金融业的过度的保护政策,缺乏严格的监控和检测手段及预警紧急系统。1998年4月初。日本政府推出的经济改革方案令人失望,日本对美元的汇率跌至1991年9月以来的最低记录;1998年4月15日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佐藤光夫的接近尾声的见解,显然过于乐观。
由于日元不断下滑,加剧了亚洲金融动荡。1998年6月8日,日元兑换美元突破7年来首次的140:1的心理大关,降到1991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使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汇市和股市纷纷下挫。人们普遍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信贷过分膨胀、银行体系缺乏有力的监控机制、资产价格泡沫因素严重以及僵硬的汇率制度等。国际宏观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金融活动自由化及全球化趋势过块地发展,是产生这场危机神话的时代背景。”1998年6月15日下午收盘时,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比价跌至146.43比1,一度达到146.58比1。1998年8月11日,日元汇率跌至147日元左右兑换1美元。这一期间,7月12日,日本自民党在第18届参议院选举中的惨败,13日桥本首相引咎辞职,30日正式离任小渊政权的诞生,然而日本的经济低迷和金融动荡局面没有改观。
6月17日,美国和日本在紧急磋商后,各动用20亿美元,在外汇市场上收购日元,试图扭转日元持续下滑的势头。舆论认为在一天内动用如此巨额美元来对付市场进行干预,是六年来的首次。克林顿决定干预的原因是要给市场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即美国支持日本的改革,美国已经感到日元将冲击美国自身的利益,因为日元的贬值极可能引发新一轮亚洲各国的货币贬值,它将直接影响美国的出口,造成美国的贸易赤字,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日元跌破150比1的大关,势必对人民 币造成巨大压力,人币币一旦贬值则新一轮贬值风暴难以避免,对美国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美国一直认为日本需要整顿银行体系、改革税制、刺激内需主导型增长和开放市场。1998年6月24日,东京外汇市场再度跌破140比1大关,26日继续下滑,以141.28比1收市,使17日的联手干预成果丧失。有人认为,这种日元地位脆弱,是由于美国凝集增长强劲,而日本经济陷于衰退;日本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日本的低利率,使大量资金外流; 东南亚的危机也使日本的出口受到打击;日本的内需疲软。对于日元汇率为何一落千丈,日本<<东京新闻>>1998年6月17日的文章认为“由于实行超低利率日元贬值自作自受”,日本重振经济的措施滞后和利己的金融政策是祸根。
在1998年7月初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以来,日本金融形势继续恶化。如何看待东亚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众说纷纭,见仁见智。1997年12月15日法国<<费加罗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一种模式的衰落>>的文章,指出“使日本在1945年战败后赶上美国的特殊模式最终结束了。这种模式是一种受到政府各部门严格指导和控制的经理资本主义的模式,是靠着受到极端保护的国内市场发展起来的。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缺乏透明度。政府各部的官员与大企业领导人之间所维系的不正常关系严重削弱了国家的调节作用。”李光耀在接受德国<<经济周刊>>记者的采访时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多年积累起来的。旧的机构已经不适应新的挑战。尤其是像韩国这样一些较发达的国家不动大手术是不能治愈的。日本越是卷入这些动荡,对世界的危险就越大。如果日本不摆脱目前的银行危机,那就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有的认为“亚洲经济模式的特点是市场活力与政府计划优势相结合,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存在种种弊端”。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米歇尔在1997年8月中发表看法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体制上的危机,但没有墨西哥危机那样严重,因为泰国有连续13年的经济发展作它的后盾,有谨慎管理其宏观经济的良好形象,有非常高的储蓄率。这次都是墨西哥所没有的。”但是在接受西班牙<<国家报>>采访时说:“东南亚的错误在于将其模式过于理论化,并把它同亚洲的价值观混为一谈。”“所有的经济模式都不是永恒的,它们在极端时期管用,但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它们也会过时并且应当被放弃。”美国<<华尔街日报>>1997年12月8日在一篇题为<<亚洲的金融危机使美国模式俨然成了胜利者>>的文章中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大多数研究亚洲问题的其他机构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式资本市场利大于弊。在美国官员的推动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迫使韩国政府接受了一套全面结构变革方案,实行这种变革将是摈弃日本式金融体制、用美式资本主义取而代之的开始。”
但是世界银行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舆论的这种巨大变化已超出了合理的逻辑.”“这些国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之所以出现并不是由于政府干涉过多,而是由于干涉过少,也是由于这些国家本身背离了前几十年已证明非常成功的政策。”他认为:“东亚发展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是健全的宏观经济基本因素:高储蓄率、致力于发展教育和技术先进的工厂、对收入实行相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和积极促进出口。所有这些因素目前仍然存在,者表面东亚经济前景仍然是美好的。东亚成功的这些因素将继续成为全世界成功发展的样板。”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认为新的亚洲经济奇迹可能在三年内出现,第二次经济奇迹比第一次经济奇迹将会有更加坚固的基础。李光耀也认为:“儒家资本主义模式例如在中国、日本或新加坡也是行得通的。”1998年6月美国<<福布斯>>月刊日本号报导他的谈话说:”亚洲的奇迹并未结束。”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渡边利夫认为:亚洲货币危机只是长期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暂时困难。东亚的经济机制是自立的而不是从属的,是坚韧的而不是脆弱的。从推动亚洲模式和东亚模式再思考的角度来说,亚洲金融危机也是机遇,可以变坏事为好事。美国洛杉矶时报1998年6月7日发表一篇文章认为:“透过表面现象可以看到,在亚洲亚洲所有国家----从工业大国日本到经济迅速发展中的中国,从韩国到东南亚国家----都在发生将为新世纪建立新亚洲的变化。”“亚洲经济奇迹第二阶段终将到来。”
东亚金融危机使日本模式面临新的考验 有人评论说:“大约在十年前,西方人曾经认为日本经济将控制世界。他们即把日本呢当成榜样,同时又把它看成是威胁。如今事情发生了逆转。随着日本6月12日宣布进入衰退期,这个谜团更加令人疑惑了,日本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如何会出现如此萧条的局面?”“全球化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日本如今面临的冲击主要是由于经济难以适应新形势造成的:日本一直向改变经济过度调整的局面,但始终未能取得成功。”“日本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不足,而国内消费不足是该国近年来经济结构出现深层次调整的结果。”“日本银行6月1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由于缺乏竞争,日本金融、保险、运输以及电信等行业的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日本所实行的就业‘终身制’又阻碍员工向那些高成长的行业流动,再加上老龄化,这一切造成了日本生产率的下降。分析家认为,日本要想重新走上经济增长的道路,它就必须进一步开放,尤其应当结束经济领域处处‘国家优先’的做法。” 长期以来日本模式的资本主义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是以政府控制和干预为特征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这种模式曾经带来90年代前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腾飞的景气,但是面对90年代出现的经济困境,日本政府没有决心改变这种旧有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坚持大规模的发展工业,坚持终身雇佣制,坚持外向型贸易模式。有人警告,如何不加改变,则日本很可能陷于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局面。欧美国家的媒体呼吁日本新政府实行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撒切尔改革式的举措。并且指出日本模式具有先天不足和致命的结构性弊端。然而,日本一些学者反驳道:日本国情不同,不能套用美国模式,把美国模式当作普遍性模式。从而一场日本向何处去的争论。
日韩模式的困境对中国道路的影响。1998年1月21日<<洛杉矶时报>>发表一篇专栏作家文章称:“日韩模式----中国英三思而行”,文章称:“美国之国内情报局报告说,中国最近的许多经济改革,看来受到日本系统或者韩国财阀体系的激励。亚洲危机暴露了这些大财团的弊端。中国优惠财团的做法可能导致一种受控的体制。这种体制对老百姓是不公平的,使他们处于低下的地位,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中国可能出现一种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少数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有巨大影响的体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64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647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