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其庸《中国文学史稿》(上,下)(《瓜饭楼丛稿》11,12)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3月4日(北京时间)发布
书名: 《中国文学史稿》
著 者: 冯其庸
封面题签: 饶宗颐
书名题签: 冯其庸
出版发行: 青岛出版社
责任编辑: 吴清波、李星灿
录入初校: 任晓辉
责任校对: 孙熙春、高海英、赵旭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2011年1月第一次印刷
照排: 青岛新华出版照排有限公司
印刷: 上海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
页码: 上364页,下367-842页
开本: 720X1020毫米1/16
插页: 48
书号: ISBN: 978-7-5436-6791-4
定价: 3200.00元(精装全十六卷)
照片 31张是依据该书翻拍的。
本史稿共五编,分上下两册。上册第一编周代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下册第四编随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元文学。前有自序、后有后记。
2009年12月24日,他在自序写道:“这部《中国文学史稿》是我在1956年到1958年写的。我是1954年8月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年9月就开始担任大一国文课,那时我人法律系和经济系两个系的课。教材是自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来由教研室的同志集体作注,教材定名为《历代文选》,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6年人民大学创建新闻系,是由《人民日报》安岗等同志来筹划的,新闻系需要开中国古典文学的课程,决定由我去担任这门课。这门课分两个部分,一部分讲文学作品,大体按文学史的顺序讲各种文学作品,作品都是由我选定的,教研室的同志都很忙,没有施加作新注,采用的各家的现成注释,只作教材引发给学生,誊印工作是学校誊印社做的。课程的另一部分就是讲文学史,也是由我担任。当时一周二次,每次三小时,一次讲文学史,一次讲作品选,所以当时的课程很重。最困难的是文学史没有教材,当时只有原先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还有就是李长之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略稿》,这几种书都很简略,不适宜作教材。东北杨公骥有《中国文学》,论析较详,但只写到战国,战国一下就没有了。当时实在无法,只好由我自己来写,这就是这部《中国文学史稿》的由来。那时不叫《中国文学史》,叫《中国文学讲义》。”
“现在油印出来的这部稿子,大约有六七十万字。我自己保存了两份,因为是在两年多的实践经验里在政治运动的夹缝中天天开夜车写出来的,所以我很珍惜它。但一场“文化大革命”,我被关押,家里三次被抄”“这部油印讲义就荡然无存了,原稿无影无踪了。”“今年上半年,我忽然想到了当时听课的同学是否还能有这部稿子,他们都是省级干部。于是我打了一个电话给安徽省政协的秘书长余乃蕴同志,一问到这部稿子,他说:“我把老师的讲稿都像宝贝一样保存着呢,但几次搬家,是否有缺失,要看了再说。我又托他打一个电话给湖北省委宣传部的周维敷同志,结果周维敷同志很快来电话说:他把这部稿子合装成两大册,一页也没有丢,像文物一样保护着呢!他说立即就寄来,结果没有几天,两部稿子都寄来了, 余乃蕴同志的也是一页没有丢,我真是喜出望外,真实感激他们。”
“元代至明清,我记得也写过一部分,但没有付印,所以就再也不可能存在了,现在我也没有精力再写了。”“我现在在这部打印稿上,又作了一些校补,重点是最后一册,因为后来讲课时间越来越少。明显地比前两册要减少了一些章节,为了使前后大体一致,故又补了少数几节。就全稿来说,还是五十年前的原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