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冯其庸《漱石集》(《瓜饭楼丛稿》卷八)提要(二)

已有 2530 次阅读 2012-3-2 10:04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提要, 冯其庸, 瓜饭楼丛稿, 漱石集

冯其庸《漱石集》(《瓜饭楼丛稿》卷八)提要(二)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232(北京时间)发布


书名:    《沧桑集》
者:    冯其庸

封面题签: 饶宗颐
书名题签: 冯其庸

出版发行: 青岛出版社

责任编辑:   高继民

特约编辑:   贺中原

责任校对: 任晓辉、赵旭、孙熙春

出版时间: 20111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20111月第一次印刷

照排:     青岛新华出版照排有限公司

印刷:      上海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
页码:       479

开本:     720X1020毫米1/16

插页:      9

书号:     ISBN 978-7-5436-6791-4

定价:     3200.00(精装全十六卷)
照片       (一)26张,(二)19张是依据该书翻拍的。

本书收集了33篇文章,前有自序----关于《石头记》脂本的研究、后有《石头记脂本研究》后记、再记。

 

在自序中,他写道:“研究《红楼梦》,我是从曹雪芹的家世、《红楼梦》的乾隆抄本研究入手的。前者是为了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的身世。了解他的时代以及了解他的朋友等等,所谓知人论世。后者是为了准确地把握他的作品,把后人增添、续补或改窜的文字与他的原作区别开来。大家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其中后四十回是后人续补已为大家熟知,而前八十回里,也有若干处当时未及时完成,是属于别人补缀的,所以需要我们仔细加以研究区别,以便对曹学芹及其《红楼梦》作出评价时所依据的文字确是曹雪芹的原作,而不是别人的补笔。”“曹雪芹的伟大的深远的理想,都蕴藏在他的不朽巨著《红楼梦》里,那末认真研究和探讨早期抄本,区别后人续补甚至改窜之笔,不让贞节尤三姐这样的形象来歪曲曹雪芹的思想,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19978月作者在《石头记脂本研究》后记中写道:“拙著《论庚辰本》出版至今,忽忽已经二十年了。当时写这本书,是为了解决校注《红楼梦》的底本问题,所以与吴世昌先生有所论难。吴先生是我所尊敬的红学前辈,我们的论辩是纯学术性的,自始至终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通过这场辩论,红学界对庚辰本取得了共识”。“本书所列己卯、庚辰两本对照的图版,是为了揭示两个抄本所蕴藏的信息量是极其丰富的,这些图版可以启示我们寻找个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许对我们深入《红楼梦》的抄本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0091227,作者在后记中写道:“这是关于《石头记》脂本研究的一个论文集,原题《头记脂本研究》,199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在我把在此书以后写的文章和《石头记》抄本(也含程甲本等)研究有关的文章都集中在这本书里,改题为《漱石集》。《论庚辰本》原是单行本,现在也收在这里,以便查阅。

2010124,作者的《再记》是对庚辰本与己卯本关系的再认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2011年出版的冯其庸文集卷八的《漱石集》并非岳麓书社1993年冯其庸著的《漱石集》。有关那本著作, 王湜华先生写有评论文章“漱石论梦 含英咀华——冯其庸《漱石集》读后感 ”(《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543148.html

上一篇:冯其庸《漱石集》(《瓜饭楼丛稿》卷八)提要(一)
下一篇:漫谈网络学术的规范
收藏 IP: 220.155.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