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提要

已有 8062 次阅读 2010-8-12 17:42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提要, 郭预衡, 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提要

 

黄安年辑  郭预衡著   黄安年的博客/2010812日发布

 

书名:          中国散文史(上、中、下)

著者:         郭预衡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6年第1版(上册)

               199310月第1版(中册); 199310月第1次印刷(中册);

               199912月第1版(下册); 199912月第1次印刷(下册)

               2000年(全三册)

发行: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

印刷:          江苏如东印刷厂(中册)

               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下册)

开本:          850X 1156  1/32(中册、下册)

印张:         24.25(中册)   21.375(下册)

字数:          647000(中册); 494000(下册)

印数:          3000(中册); 2000(下册)

页数:         759(上册); 671(下册)

               2000年全三册:  2010

定价:          15.70(中册);  34.40(下册)

ISBN:          7-5325-1496-X(中册);  7-5325-2654-2(下册)

            (因上册被友人友人皆走迄今未还,相关资料待补)

 

  中国号称诗国,中国散文更早于诗歌,且其题材范围之广、思想水平之高、艺术成就之大,均不在诗歌之下。先秦诸子散文,唐宋八大家古文等都是辉映千古的散文奇葩。著名学者郭预衡教授潜心茫茫文海稽古钩沉,爬梳剔抉,完成《中国散文史》上、中、下卷,其上卷先秦至六朝已在86年出版,中卷以唐宋八大家为核心,系统地阐明了隋唐五代至宋辽金元散文历史,出版于1993,下册明清部分册出版于1999年底。2000年出版全三册。

 

田松青先生在《中国散文史研究的里程碑--中国散文史三卷本出齐》一文(古籍新书目2000328日第127期中写道:“作者确立了编写本书的三个宗旨:一个是不从文学概论的定义而从汉语文章的实际出发,写出中国散文的传统。二是不从作品评论或作品赏析的角度,而从史的发展论述中国散文的特征。三书不要写成文学史资料长编,但也避免脱离做[作品实例而发令人不知所云的长篇大论。”“正是作者在编撰时确立了自己的独特的宗旨,所以本书较之前人的著作,更具有其珍贵的、独特的、系统的价值。”“书中涉及所有作品,他都仔细通读过,再下笔著论,正因为如此,一部150万言的著作,历时15年才杀青出齐。”

 

作者1999年冬日在《后记》中写道:“天下之书,实未遍读;习见之书,也未尽读。虽未敢‘妄下雌黄’,也不免信口雌黄。”“浅学后辈如我者,于书之‘难读’而‘不能解’者甚多。书未读懂而发议论空自欺欺人”。“‘采铜于山’,而非买‘钱’于市。著书立说,本应如此。心向往之,但很难企及。入山不深,买‘旧钱’以‘充铸’,亦时有之。”“近世学人,颇尚新潮新论。匍匐学步,难步后尘。姑且‘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而有愧于‘领异标新’”。

 

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于文学史特别是散文史致力尤深。已故民俗学泰斗,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钟敬文先生生前曾撰联赠郭先生:“联语挥毫,辛勤常代我;散文有史,创建首推君。”上联是说钟先生晚年自撰联语送人或题辞,常请郭先生挥毫代为书写。二位先生的合作珠联璧合,脍炙人口,在学界传为佳话。下联则是钟先生对郭先生力作《中国散文史》的学术成就,由衷地作出的肯定和赞扬。

 

中国散文古来无史。近代以来,研究散文史的专著,始于陈柱的《中国散文史》。此书虽有开创之功,但颇为简略,只是大致勾勒了古代散文发展的轮廓。此后出现的一些散文史,虽在不同方面有可观的成就,但这些著作或为断代史,或为集体编写,很难做到一以贯之地对中国散文史作通盘的深入考察,写出个人的独到见解。而由个人编写大型的散文通史,谈何容易!单是历代浩若烟海的文集,便足以让人望而却步。郭先生几乎是积毕生精力研治中国散文史,又用了十九年的时间,终于写成这部上中下三册约一百六十万言的皇皇巨著。作为散文史,此书虽不是第一部,但作为个人独立编写的著作,其规模之宏大,体制之严整,内容之浩博,资料之繁富,史识之精湛,都可以称得上前所未有。因而问世后即享誉学界,好评如潮。它体现了郭先生深厚的学养,严谨求实的学风,独特的治史思想和开拓创新的成就,好似一座丰碑,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达到的最新高度。20029月,《中国散文史》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丰碑永在  典范长留——痛悼恩师郭预衡先生,熊宪光文  学术交流网201087日发布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4992&cid=20

 

对于蜚声学界的《中国散文史,郭先生是这么说的: 《中国散文史》是国家社科“七五”规划项目,完成于90年代后期。但早在60年代初,我就开始构思和动笔了。当时我和刘盼遂先生共同主编了一套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散文选》,同时便已经开始思考中国散文的传统问题,并发表了几篇探讨汉语文章传统特点的论文,诸如《千古文章重白描》、《略谈我国的散文传统》等,都写于1961年。这时有出版社的同志看到这些文章,很感兴趣,曾约定撰写一本《中国散文简史》。但“文革”风暴骤起,没能继续写下去。重新动笔,已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从探讨汉语文章的传统特点,到论述历代文章的发展演变,我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后来辑为《历代散文丛谈》。其中主要的一篇《精神解放和文章的变迁》,写于1979年,已含有构思《中国散文史》的基本观点。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我力图排除诸多干扰,潜心撰写《中国散文史》。先后于19861993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上、中、下三册,2000年又出版了整套精装本。现在我对《中国散文史》还打算做些补充。有些失误,也要改正。与此同时,也在别的领域开始探索,刚刚起步,还无话可说。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先生的治学是不够的,先生是数十年如一日啊。在当今浮躁的学术空气下,尤其难能可贵。

什么叫治学,我们该怎样治学,郭先生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样的榜样,我们宣传得太少了,当代的年轻人也知之甚少。(弘扬郭预衡先生的严谨治学、潜心治学精神,黄安年的博客/201089日发布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342

相关评论请见:

*《中国散文史》体例的学术意义——读郭预衡《中国散文史·清初文学》

万光治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华文化论坛2002(2)

*《中国散文史》:丰碑与启示

熊宪光 西南师范大学,中华文化论坛 2001(1)

 

附照片30幅为笔者翻拍自中册及下册,第1幅转自网上图书介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352362.html

上一篇:浅议人力资源强国之路
下一篇:上海世博会亚洲部分国家馆掠影(2010年7月6日)
收藏 IP: .*| 热度|

1 籍利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