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文化(上)(《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已有 6178 次阅读 2008-2-26 07:07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文化(上)(《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225日发布

 

这是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级本科1998-1999学年第一学期(1998.9.1----1999.1.12)开设的选修课《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的第五讲: 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文化和外部环境的第二个子目上,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

 

第五讲: 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文化和外部环境

                                     (3学时)

 

 

. 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文化

 

1. 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在整个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随之发生社会结构、生活结构和家庭结构的现代化。而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社会与现代化进程相得益彰。

20世纪资本主义中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随着20世纪经济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传统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绝对贫困化的无产阶级和阶层人数减少,以“白领阶层”、技术和管理人员、“知识阶层”为主力的中产阶级集团力量的增强,并且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因素,资产拥有者的队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起始于20年代的所谓管理革命,发展于60年代以来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第三产业和信息革命的兴起。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有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层。按照传统观念的解释,无产阶级是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从事体力活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雇佣主;中产阶级则是与前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生产相联系旧的或新的中间阶层,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间阶层会日益无产阶级化。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和走向现代化的转轨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白领阶层”、技术和管理人员、“知识阶层”为主力的中产阶级集团力量的增强,或形成的局面,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作为体力劳动者的“蓝领工人”。这种情况向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或各类资本主义流派各自提出了相似或相左的见解。尽管看法不一,但是都认同中产阶级或阶层力量的增强,认同中产阶级或阶层里面有不同共同集团,有的接近或较易向资产阶级转化,有的接近或较易向无产阶级转化。

  

  这里涉及,第一,技术管理人员或“白领阶层”是否一个阶级,它与资产阶级是什么关系?那些人接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又是什么关系?那些人接近无产阶级?他们不同程度地承担了资本所有者管理的某些职能,而其多数人的属性在本质上和工人阶级相差不大,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能不能说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化”现象?有人认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中产阶层”的阶级实际上已经形成,有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危机的深化,中产阶级越来越无产阶级化,有人认为他们是在经济上与资产阶级联系密切,在政治上相对保守的特殊阶层。至于“白令阶层”的阶级归属,说法更是五花八门,但它既不同于工人阶级,也不同于资产阶级则是比较认同的,而且“白领”中也有上、中、下之分。

 

    第二,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包括那些人?低级技术人员是否包括在内?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包括在内?对于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的理解,见人见智:按照传统看法,技术管理人员及第三产业人员不属于工人阶级范畴之内;有人则把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的人员都列入工人阶级范畴,还有人认为以出卖劳动力为主,履行纯粹执行者职能的人算作工人阶级,因此低级技术人员应为工人阶级范畴之内,尽管在工人阶级中的层次较高。可见工人阶级既没有消失,人数也没有减少。还有人认为尽管工人阶级存在对随着队伍的变化,它的革命性发生变化,和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加深。

    第三,资产阶级或雇佣主包括那些人?股票拥有的食利者阶层是否包括在内?   

  第四,两极分化论是否符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第五,中产阶级化现象是否符合实际?对于这些理论和现实的问题,有赖于实事求是的探索和研究,

  

  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间力量的增强,并有利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管理革命中出现的管理者阶层和所有者阶级的分离现象,是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历史的倒退。

    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白领阶层”登上社会经济经济的历史舞台同样是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

    第三,中间阶层不仅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的各个社会阶级地位中举足轻重,而且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生活中也成为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是资本主义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

    第四,中间阶层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及其功能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问题。我们要重视阶级属性研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它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或者说,在情况不明时,不要纠缠姓“资”还是姓“无”。

    第五,中产阶层是一个新兴的向上发展的阶层,这里面有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有着巨大的机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它是“无产”走向“有产”的阶梯,它有机会走向“有产”但回归“无产”的可能相对缩小,就是说,它的队伍总体上是在增强而不是缩小。

    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出现在社会主义社会或转轨社会,例如被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产业工人的知识化,农民队伍的技术化等等。

 

2.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文化因素

    20世纪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领域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起着促进、稳定和深化的作用。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科学的思想文化的条件,文艺复兴盛行于西欧,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这些都不是偶然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科学的口号适应了新兴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最终战胜了奴隶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君权、专权。直到20世纪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高举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旗帜,用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阻止和对抗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兵刃相见,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的现代发展中,人权、民主和自由战胜了专制、独裁和愚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把人权、民主、自由完全当作资产阶级的专利,抛而弃之,从而在运用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旗帜方面处于守势,远不如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主动地高高举起,在国际法会议和文件中基本上反映的是自由资本主义的要求。

    低估现代资本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将使人们进入误区。随着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以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文化和宗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第一,世界文化教育大发展、学派林立学术思想大解放、大活跃的总体发展趋势;第二,学术思想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第三,学术思想领域整体化、综合化趋势的加强;第四,世界宗教呈现教派林立、世俗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第五,全球思想为化呈现一体多元趋势,即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继续占据世界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新兴民族主义的思想文化也占一席之地。

 

    资本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占有优势地位,明显表现为:

 

1) 在宗教领域的优势地位

    反映资产阶级及其现代化需求的是基督教新教及其世俗化,从近代到现代,在世界性宗教领域中的影响之大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所不能比拟的。基督教在为资本主义为横广方面的发展起了先导的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大体上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欧美、亚洲和伊斯兰国家地区三分天下,而相互交错,但基督教流派仍然影响最大。1997年圣经全书或片断已被译成了上百种种语言,为译本数量的世界之冠。160年代罗马天主教在梵蒂冈召开第二届大公会议以来,天主教以革新的姿态出现得以在世界各地继续发展,成为世界教徒人数增长最快的教会。分布世界上地区最广的新教其流派有了新的发展。基督教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基本上起着推动作用,相比之下伊斯兰教尤其是其中的原教旨主义教义与现代化、民主化、世俗化潮流相背,它维护着旧有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背向21世纪,回归21世纪。

     二战后初期--60年代,在世界天主教大本营西欧(这里指政治意义上的西欧与东欧)天主教一度复兴。此后,西方工业化科技革命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对西欧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个人间相互依赖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也降到最低点,导致了婚姻、家庭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人们竭力在直接欲望的满足中寻找意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性解放等观念与现象日显严重。宗教失去已往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人们越来越不接受宗教思想的控制,不少人甚至抛弃宗教 ,否认神几乎成为西欧的普遍现象,教会的影响越来越小。恰在此时,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改变了许多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面对此形势,罗马天主教会于196210~196512月召开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简称梵二会议)。这次会议是它在20 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大公会议,也是整个基督教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发表文件最多、涉及内容最广泛的一次会议。大会主题是“自我革新”和“基督教徒的合一”,口号是“适应时代形势”。要求各地天主教会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 以现代化面貌出现在世界上;由此掀起了罗马天主教在当代世界的革新运动,它对世界宗教及其它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故梵二会议被称为天主教现代史上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梵二会议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神学革新:教会郑重宣布《圣经》是绝对的权威,教会要在《圣经》中汲取力量,使整个教会永葆活力。强调“基督中心论”并突出与基督关系密切的圣灵、圣体和圣母。强调圣灵的永恒性,宣讲圣灵一直在教会中和世界上;强调在圣体圣事中,基督在教会中现身;更强调圣母玛利亚对基督奥秘的参与,把对她的崇拜推向新高潮。教会特别强调:并非基督在其死而复活后完全舍弃了世界,而是,基督死而复活的身体是“灵性的身体”,可以超越时间的局限,通过基督复活后派遣来地上的圣灵在现世行动。这样基督就成为行动活跃的人物永存世上,在人类朝天国的进程中起着保护者、导师和引路人的作用;而且他不仅是天国之王,也是上帝之主。由此强调教会与世界的联系是合理和必须的,从而为罗马天主教适应当代世界、实行改革开放、开展对话活动的理论铺平了道路。

     第二,教会自身改革:梵二会议非常重视发展和完善教会像基督一样既有神性,又有人性的二重统一体理论,以便说明教会一方面与上帝基督和天国相联系,一方面又与人类、尘世相联,是具有双重联系的团体。从而消除了教会与世界的矛盾,给予天主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发言权。教会《宪章》明确提出“上帝子民”的观点, 确认教会是一种服务性的团体,为“上帝子民”工作的组织。因而原先金字塔式的体制将由以信徒为主的平面型结构来代替。会议改组教会机构,在维护教皇权威特权的同时,又肯定了主教,特别是主教会议的权威;世界主教团的建立和地方主教权利的扩大,对罗马教廷起了平衡的作用。发挥平信徒的作用也是梵二会议改革的重点。为弥补神职人员不足,梵二会议规定在缺乏神职人员的情况下,平信徒可以代替神职人员,履行一些神职,因为教会的所有成员都有传教的义务和权力。

     3.在礼仪方面:会议主张各地天主教会简化烦琐的宗教礼仪,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放弃呆板的拉丁礼仪,改用本地语言,采纳各民族的形式和风格,使信徒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上帝的启示,从而有意识地主动参与礼仪活动。

     4.宣布全人类都可以得到救赎,使基督的救恩扩大到全世界:罗马天主教会改变了“唯我独尊”的立场,放弃“宗教专制”,表示尊重每一个人的信仰自由。表现为其一,基督教合一运动:为推动基督教各宗派的联合,对历史上造成的教会分裂作了自我检讨,教皇公开表示歉意。撤消了1054年对东正教宣布的绝罚令,表示尊重东正教的礼仪传统;对新教各宗派在承认彼此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同时,强调对基督信仰的一致性,并专门成立‘基督徒合一秘书处’,作为谋求共识和建立关系的常设机构。其二,尊重其它宗教:修正了“唯我正宗”的“教会之外无救赎”的传统观点,确认上帝救赎的普遍性,向一切非基督教,如: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开放,认为任何宗教信仰,只要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生活,都可以获得“永生”,并为此建立“非基督徒秘书处”等机构。其三,同全人类对话:提出不分信仰、种族、国籍 ,同全人类对话,甚至改变过去政治上一贯反共的态度,明确表示也要同无神论者对话,向全世界呼吁“人无论有无信仰,都该有助于建设人人共同的生活,共同的世界。”专门建立了“无信仰者秘书处”,负责研究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并与之对话。19886月这三个秘书处均升格为宗座委员会的地位,与罗马教廷各圣部地位相同。

     5.教皇形象的改变:梵二会议期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决定改变旧教皇的形象,认为教皇作为罗马主教应经常行使此职责并付诸行动,只有公开活动才是教皇本色。他本人以身示范,打破足不出梵蒂冈与世隔绝的状态,开始登上国际舞台。此后,教皇保罗六世成为第一位登上联合国讲坛的教皇,他呼吁全世界和平与合作。继任的教皇约翰保罗一世为塑造新形象,19789月圣彼得广场举行的加冕典礼上,公然拒绝戴上教皇的三重皇冠,成为第一位无冕教皇。现任的约翰·保罗二世是近500年来第一位非意大利籍主教,提倡教内平等,自称“我”,成为第一位放弃“朕”称号的教皇。他每年元旦都用40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各民族致新年贺词,并频繁出访世界各地,传播基督福音,宣讲战争与和平、社会正义、国家发展、裁军、人权、难民、人质、婚姻、家庭等许多问题,越来越涉足于世俗事务和国际事务,使罗马教会在当代世人的社会中影响日益显著。

 

     梵二会议后, 世界天主教界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尤其体现在教会与国家、政府和人类的关系上。天主教会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必须生活在世界之中,始终与人类及其历史息息相关。它不能与人隔绝,而要和人类建立联系,为之提供精神上的力量,所以“与人类对话 ”、“服务于人类”是20世纪后期的变化基础。梵二会议后,天主教会出现兴旺发展的局面,各地教会纷纷运用自主权,推进多方面的改革,出现了礼仪民族化、教会生活民主化和神学多元化的新气象。

 

     在亚非拉教会本地籍神父、修女、修会的数量在增加,修院和神学系也逐渐转到本地籍神职人员手中。教会已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表现出自主与尊严。拉丁美洲教会在梵二会议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发展了自己的神学~解放神学。它是天主教神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它把基督视为救世的最高榜样,把基督教视为解放人类的宗教,同时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解放人类的理论,是可以同基督教相容的。它使拉丁美洲越来越多的神职人员和神学家看到:拉丁美洲88%的人口是天主教徒,其中一半以下生活在贫困线下,要求解放是拉丁美洲绝大多数人的呼声。使他们对拉丁美洲落后、不公平和依附性的社会现实有了日益清醒的认识,感到有必要强调《圣经》中照顾弱小者和追求正义王国的教导,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因为解放的实践同天主的“救赎”人类史是统一的。1968年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召开的“第二届拉丁美洲主教会议”上发布的《告拉美人民书》公开宣布拉美神职人员应以解放拉美人民为己任,正式宣告了解放神学的诞生。它对拉丁美洲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数以万计的神职人员走出教堂、直面人生,为实践“解放神学”而奋斗献身。他们活跃在拉丁美洲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担任政府要职、有的为实现和平充当调停人、有的成为抨击独裁政权的主要发言人、有的成为游击队战士。1971年秘鲁神学家古铁雷兹发表《解放神学》一书,使之更为广泛、迅速地传播, 并在全世界得到积极的回应,尤其对第三世界国家与地区,及美国黑人的神学。“解放神学”不仅冲破西方神学传统理论,还打破了欧洲传统神学在世界基督教会中的垄断地位,强调神学的本地化,神学思考必须结合本地的社会现实,形成天主教本土化的又一特色。

 

     二战后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殖民主义体系日益瓦解。罗马教会被迫根据新形势采用了新政策。教皇庀护十二世在《通谕》中建议非洲天主教会要采取非洲化措施,从1957年祝圣第一位非洲籍的主教后到80年代初,全非已有非洲籍红衣主教11人,大主教47人。90年代不仅非洲籍神职人员成倍地增加,也实现了天主教礼仪非洲化。如今,在非洲英语地区,天主教会作为国家的团体,在非洲法语地区,天主教会被看成个人权利的联合会,它们在非洲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政府和非洲统一组织都要认真听取它们代表穷人的意见与呼声。

 

    在亚洲自50年代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西方传教士和神职人员在亚洲的人数锐减,亚洲本地神职人员的人数日益增加。由此各国天主教会无论在领导机构、还是在神职人员构成和布道内容等方面都逐渐发生了变化,朝着适应各国社会现实的方向发展。60年代初以来,信教人数逐年增加,天主教势力与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自70年代初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天主教会开始向国外派遣传教士。1974年亚洲主教会议联合会成立,其举办的各种活动已在世界天主教界引起强烈的反响。然而亚洲新神学迄今尚未完全脱离传统神学的束缚,形成新的体系,只是在“梵二会议”及其拉美“解放神学”的影响下,在亚洲巨大的变革潮流中,刚刚萌发出一种神学思考的幼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神学体系。19791月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亚洲普世神学会”标志着亚洲新神学形成之始。强调神学必须以亚洲社会现实为出发点,应该建立在斗争的基础之上,这种斗争的目的是在社会政治领域和精神领域中充分体现人道主义原则,解放所有的人。这种神学必须产生于谋求自身解放的亚洲穷人之中,必须首先是亚洲穷人的作品,然后在神学家的帮助下,使之进一步完善。这种神学还必须与亚洲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使神学的形式和内容本地化。此后,由于亚洲各国社会形态不一、文化背景多样,相继出现了多种神学。韩国的“民众神学”提出平民百姓不仅仅是基督拯救工程的对象,还是这个工程的参与者与主体。平民百姓在信仰上帝的前提下,必须提高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在菲律宾出现了有基督徒参加解放运动的“斗争神学”。印度的“解放神学”则强调“解放”是所有人和整个社会秩序的“完整解放”。近年来,亚洲新神学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关心亿万亚洲人所处的贫困和不公正的处境,而且注意各国社会在文化上发生的飞速变化,同时还主张与亚洲其它宗教与文化传统进行对话,增进了天主教的合一性与宽容性。

 

    西欧社会依然不断朝多元化、世俗化方向发展,信徒信仰日益淡薄、神职人员的年龄日益老化、数量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到难以为继的程度。如:1971-1991年西德大批年轻的神父还俗,使全国的12400座教堂中主持宗教活动的神父平均不到二人。80年代后,尽管表面上西欧青年没有表现出对基督教的热情,但不少青年神学家认为放荡不羁的消费主义是危险的、在道德上是有害的、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对道德问题和如何解决西方工业化发展对社会造成的破坏等问题非常感兴趣,写出了大量著作,提出基督教会有责任激发起高层次的工作伦理、家庭和社会行为,推动社会和全人类的健全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神职人员,欧洲天主教会内的平信徒自发组织起各种民间团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宗教活动,西欧天主教会在各国的文化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领域中仍然拥有很大的势力与影响。文化教育领域依然是其最重要的阵地,世界上属于罗马天主教会的综合性大学有200多所,大多集中在西欧。西欧各国还拥有自己的教育体系,包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面教育,这些体系不仅培养神学家, 也培养实业家、政治活动家、律师等各方面人才,他们的现实与潜在实力与影响不容忽视。

 

     美国天主教会的自由化、多元化、世俗化的倾向比西欧更为强烈,然而,由于它注意积累财富、发展教育、统一组织、严肃道德、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总统竞选活动、随时抨击政府的政策,却呈现出日益上升的勃勃生机。受美国自由主义的影响,美国天主教徒及某些神职人员对天主教教义和教规采取各取所需的态度,在圣统制、主教集体领导、性伦理等问题上,与罗马教会有很大的矛盾。美国天主教会批准教徒离婚的数字是全球最高的,神父还俗的数目也位于世界之首。美国天主教会的成功还在于它深入到社会当中,对牧民、神学、组织等方面的观念已有了不同于欧洲老教会的特点,尤其主张宗教自由的原则,即所有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他们在有关国家等概念中成功地发展了自己的传教观念。各地教会的基层组织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正视社会现实,开展各项改革工作,使教会生活具有时代气息。

     梵二会议后罗马天主教会成为世界上教徒人数增长最快的教会,迄今已增加两亿多信徒,其中美洲信徒约占信徒总数的50%,欧洲31%,非洲和亚洲约占9.5%9.3%,大洋州0.8%。这一切变化都深深地改变了罗马天主教会内部的关系;但以罗马教廷信理部为首的保守势力仍一心想使整个天主教会倒退到梵二会议以前的老路上去。

 

     关于新教的发展变化

     全世界有占世界基督徒总数1/4的新教徒, 分布于236个国家与地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冰岛、丹麦、瑞典、挪威等国都以新教为国教,美国也拥有大量新教信徒。二战后传统宗教教派:路德宗(信义宗)、加尔文宗(归正宗或长老会)、圣公宗(安立甘宗)、公理宗 、浸礼宗和卫斯理宗(循道宗),依然是新教的主体,影响遍及全世界。战后初期~60年代是其发展鼎盛时期,70年代后它们提倡和解、对话、普世合一运动。80年代后热衷于社会文化与服务活动,建立了许多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学校。有些教会积极从事政治,直接参与总统竞选,扩大增强其社会作用。路德宗有信徒6840万人。战后强调加强团结,自1947年在瑞典成立“路德宗世界联盟”以来,积极推动教会内外普世合一运动,关注社会与政治形势的变化,重视对亚、非、拉地区的传教,为之提供经费、培养神职人员,同时也注重解决各成员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尔文宗有信徒4000多万,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苏格兰、荷兰、瑞士、韩国、南非和巴西。1975年与公理会组成“归正宗世界联盟”,观点开放、倾向于现代化;另有神学思想较保守的“归正宗普世会议”。圣公宗有信徒7800余万,分布于英国等158个国家。依靠两个重要的国际性会议协调行动,一为每10年召开一次的兰伯特主教会议,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世界各地主教参加,商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为安立甘宗协商会议,总部设在伦敦,交换与协商对国际社会重要问题的见解。70-80年代南非圣公会在大主教图图的领导下,为消除种族隔离与歧视与南非人民一道,坚持了顽强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公理宗有信徒250余万人,分布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地, 国际组织是“国际公理宗联谊会”二战后世界公理宗中心移至美国。50年代是公理宗的发展期,大多数信徒认为教会有关心社会问题的义务和为此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因此,一直关心国内外形势、反对种族歧视、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实现裁军、援助发展中国家、反对封锁中国大陆。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该会人数呈下降趋势,80年代后此趋势有所缓和。浸礼宗有信徒3331,其中2700万在美国,是美国新教徒中最大的派别,其国际组织是“浸礼宗世界联盟”。卫斯理宗有各类会友4000余万,分布在美国、英国、大洋州诸国和南非、西非、南亚等地,国际组织为“世界循道宗联合会”。战后该宗相当活跃,积极发展同其它教派的联系,参加普世合一运动,特别重视与世界基督教联合会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多次召集国际会议,以求加强各教会之间的国际联系与团结;积极开展国际性传教活动,尤其注意扩大对青年的影响;十分关注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政治问题,主张建立没有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社会,反对战争,号召尊重人权。80年代以来该宗坚决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反对战争与核武器的威胁。 在上述宗派中,一些信徒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神学观点、社会思想、政治态度的差异,形成独立自由的教会,:路德宗在美国就有“美国路德会”、“美国福音路德会”、“全美路德会”之分。当今最重要的世界性新教组织有:1948年成立的“世界基督教联合会”有268个团体成员,3亿8千余万成员; “世界福音联谊会”有559个团体成员,2300余万成员; “国际教会联合会”, 135个教会成员,400余万成员,该会观点较保守,与“世界基督教联合会”对立。

 

     除上述主流教派外,战后世界上还出现了许多新建新教宗派。其中五旬节派最为引人注目。它原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个神秘宗派, 既包括以强调圣灵降临恩典教义为核心的独立教会团体,也包括许多遵从相同或相似教义与礼仪,但仍从属于其它教派的一些信徒。现有信徒6000余万人,分布在南北美洲、亚洲、非洲等国家。它虽然在欧洲发展缓慢,但在美国发展迅速。这与其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严密教会组织、兴办神学教育有关;也同许多五旬节派教会打破已往分裂孤立、互不往来的状况,努力加强联系有缘。更重要的是50年代初,五旬节派教会流行一种成功福音主义思潮,主张:上帝是善良的,他希望信徒享有一切美好的事务,包括世俗事业的成功、自身健康和拥有财富,因此虔诚的信徒理应取得这些成功,享有舒适的生活。它迎合了许多追求舒适享乐人士的心理,吸引了不少信徒。60年代灵恩运动(196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牧师丹尼斯·贝内特宣布他经历了一次灵洗的体验并说了方言,灵恩运动由此而兴)又大大推动了五旬节派的发展,使其势力与影响大增,信徒不断增加。五旬节派还注重增强个人信仰的活力,在宗教仪式中直接触动信徒的宗教感情;强调发挥信徒个人的主动性,使每个信徒都成为宗教活动中积极活跃的一份子,力求创造一种信徒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温暖友好的气氛;在布道与礼拜内容中,注重结合个人实际与生活实际。80年代该派由强调“个人世俗事业的成功”转向“世界福音化事业的成功”,花费大量金钱进行电视传教活动,获得巨大的影响、丰厚的收入和极大的成功。然而该派仅仅诉诸信徒的感情与经验,在神学上只简单地重复基要主义和福音主义的信条,缺乏一套体现自身特色的神学理论。近年来五旬节派在第三世界的发展极为突出。原因在于:五旬节派的自治传统迎合了第三世界教会独立自主的要求;它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吸收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传统,易于为当地群众所接受;它在当地多处于社会下层,注意倾听并反映穷人的呼声与要求。

 

    二战后尤其在60-7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属于新教传统的新崇拜团体(New Cults),它们至今未被正统基督教界接受。它们大多数兴起于美国,随后又传播到西方各国。cult 有迷信、异教和邪教之意,宗教学中指尚未完全定型、具有某些不成熟信仰和仪式的宗教组织,被视为是对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宗教传统进行挑战的团体。但也有人称之为“新宗教”、“新宗教运动”、“宗教复兴运动”、“宗教革新运动”或“边缘宗教团体”。,最主要的组织有“上帝之子会”(现名为:“爱的家庭”)、“统一教会” 、“人民圣殿”等。它们是以《圣经》为基础的新教福音主义同反传统文化的嬉皮士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宗教团体,虽然都承认《圣经》的权威和耶酥是基督,但更强调上帝的直接启示。它们的领导人往往把自己的说教置于《圣经》之上,这些领导人还逐渐取代了耶酥基督成为其信徒的崇拜对象。这些新崇拜团体日益成为家庭和家属的替代物,其成员往往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充满友爱的大家庭里,并深深地爱着成为“父母”的宗教领袖。它们的出现同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日趋世俗化密切相关,(世俗化指教会和信徒不再用无形的墙壁将自己与世俗生活隔绝开来,而是通过积极参与世俗生活来体现宗教信仰);也与欧美的基督教现状不无关联,那里主流教会成员急剧减少,神职人员已逐渐失去了传统的地位和权威。在美国虽然新教徒有所增加,但许多教会已变得相当世俗化,不强调超自然主义和教会仪式,割裂了同一些“精神饥饿”的信徒的关系,使一些人转而追求获得直接的宗教体验,为新崇拜团体的兴起提供了条件。目前西方各界对新崇拜团体普遍持敌视态度,认为它们是一种情感上狂热、权威人士神秘主义的宗教,在文化上是退化,是对现代文明的敌视。其取代家庭角色的特点,招致了信徒家属的恐惧和强烈不满。80年代中期,大多数新崇拜团体日趋末落或度过其发展鼎盛时期,随着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复归,及福音教会、基要派、和五旬节派等宗教团体势力的扩大,新崇拜团体的影响力日益缩小,但只要有令他们生存的条件存在,还会有某些自发性、新奇性和狂热性的新崇拜团体出现。

 

     二战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占基督教主导地位的仍是路德教会等传统宗教教会,但也出现了许多土著教会。它们都是伴随战后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兴起的产物,融基督教信仰与当地传统宗教为一体,但组织上脱离了西方教会、完全独立。它们多是从新教主流教派分离出来、属于某一非洲部族、有各自的教阶制、为首的是“先知”或“预言家”,他们除布道外,还替人诊治疾病、降魔除灾。这些土著教会在创立初期,带有反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的因素,反映了当地人民在宗教领域内要求独立的愿望,后来一些土著教会转而代表封建势力,阻碍新独立的国家发展,还有一些成为经商的大机构。

 

 

     二战后,神学多元发展的新时代

 

     存在主义神学、自由主义神学、激进世俗神学、基要主义神学、福音主义神学、新正统神学、希望神学及各种各样的政治及其它神学纷纷涌现。这些神学思潮各有一批代表人物和响应者,其中一些还在不同宗派的基督教会中流传,但没有一个构成权威性的主导神学流派。它们的产生大都以一定的学术和社会思潮为基础,其共同特点不是重新创立教义体系,而是从不同角度,结合现代社会问题,阐述《圣经》和传统教义中的某些观点。这些神学思潮反映了身在不同处境下的基督徒力求使其信仰与现代生活保持一致的要求。

    就教义来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新托马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正统主义、福音主义、和基要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教派是天主教最具有权威的官方神学;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神学在战后的新发展,流行于欧美;新正统神学在美国相当流行,它用正统神学解释教义,又吸收自由派的某些现实主义精神;新福音主义神学或称新原教旨主义,推行温和的基要福音主义,从传统福音教义出发,提出“天命史观”的神学思想。具体说来:

    存在主义神学:二战后西方神学家以存在和人生为基点,把存在主义哲学和基督教信仰揉在一起,解释战争前后西方人因社会危机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和绝望,并从人的生存结构本身来获取信仰的依据。由于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曾为20世纪最大的神学流派之一,70年代后仅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存在,仍对西方社会拥有深刻的影响。

     自由主义神学认为:自基督教创立以来,世界历史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信条和阐释,对《圣经》与教义应作出现代解释。20世纪60年代自由主义神学开始注意社会变革的重要性,一些激进与世俗的神学家认为传统的上帝观念已在世俗的时代中死去,荣耀归于社会变革中的上帝。他们对世人的创造性抱乐观态度,强调“爱”是基督教徒道德行为的准则,并重申基督教徒传播福音的权利和关心他人的精神。

     激进世俗神学:60年代欧美神学家面对哲学与科技发展给神学理论带来的危机,以及现代社会人们宗教观念的日渐淡薄,立足于世俗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对传统宗教观念加以批判和扬弃。“上帝之死”宣布传统上帝观念已在人们的宗教生活中逐渐消失,而“上帝死后”则在考虑这种上帝观念消失后神学应怎样发展与完善,“上帝之死”与“上帝死后”的世俗神学流布很广,对新教、天主教、犹太教神学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近些年来,该派神学家更关注社会现实,一反已往教会对世俗事务漠然置之的态度,积极投入到现实的政治斗争和社会运动中。

    基要主义神学(亦称原教旨主义基要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一种保守的新教神学,在理论领域中不占显著地位,但对基层信徒有广泛的影响,在北美地区尤甚。它坚信基督教的传统教义,尤其基督将第二次复临人世间的说教和《圣经》毫无谬误。强调耶酥为童贞女玛利亚所生,认为耶酥为世人救赎,而使神人和解,相信肉体也能复活。二战后基要主义转向对大众的福音宣传和信仰复兴工作。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大众传播媒介宣教、布道、传播福音,增强教徒的宗教意识和教会责任感。强调这个世界充满罪恶,个人、团体乃至整个社会都罪孽深重,世人只有彻底忏悔、归宗基督,才能获得上帝的恩典,得到彼岸的拯救。为维护基督教的传统信仰,基督教徒应与现代派的神学和世俗化倾向作不调和的斗争。基要主义神学作为一种下层民众的宗教灵性运动,一直拥有强大的的活力,处处显示其影响与作用。到20 世纪80 年代全世界持基要派信仰的基督徒约500,其中美国人占三分之二。

     福音主义神学 (亦称福音派):他们曾与基要主义有密切联系。二战后基要派中的一些年轻领袖组织了“新福音运动”,推行温和的基要福音主义,认为教徒应以读经、祈祷、热情传播福音来表示个人道德之圣洁和对上帝的忠心。世界上持福音派信仰的基督徒很多,仅美国就有4000-5000,他们依旧保持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新正统神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新正统神学声称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必将导致西方基督教思想的革命,给人们的宗教思想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为此号召人们重新认识《圣经》,思考《圣经》中上帝观念的真正神学意义,用“原罪论”来获取信心。,狭义新正统神学宣扬以“人类”为中心的神学人类学;以历史为背景,分析人类的历史命运;以现实为基础,对人的现实社会性和社会动乱性进行分析;以实用为目的,强调基督教会在现实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促使教会改变过去对世俗生活或武断干涉或漠不关心的极端态度,改为以灵活的手段同各种宗教和思想流派展开“对话”,深入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为宗教的发展获取新的可能。新正统派神学以其神学为政治服务,以宗教起世俗作用的实用理论赢得了市场,曾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一思潮波及到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二战后至70年代初为其鼎盛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向多元化发展,随着科技与信息业的进步,世界不断变“小”,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和密切,文化和宗教交流也达到空前的盛况。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寻求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各种对话,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基督教思想界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那种影响全球思想的巨人的时代已经过去,神学家们都力图创建自己的体系,但他们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其思想传统和国度、地域的限制,不再像前述神学家那样广泛深入。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成为神学家思辩的出发点,他们采取神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的方法探讨宗教在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希望神学”、“政治神学”等新的神学由此产生。

     希望神学:提出宗教不仅是对现实苦难的叹息,更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基督要引导被压迫生灵走出“剥削与贫困 ”、“压迫与暴力”、“种族与文化歧视”、“自然生态的毁坏”这些“死亡之圈”,达到“正义、民主、文明、保护自然,能体现人的价值的有意义人生”。

     政治神学是一个综合词汇,它包括天主教和新教中与政治相结合的各种神学思潮,如解放神学、革命神学、黑人神学、第三世界神学、女权神学,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基督徒”运动等,其发展呈现一种起伏不平的趋势。解放神学和革命神学是美国和拉丁美洲的激进神学流派,深受欧洲希望神学和其它政治神学的影响。作为社会运动,它们主要指北美和拉丁美洲天主教的政治解放运动,受到国际基督教“社会发展与和平委员会”的支持。而作为神学思潮,它也波及新教神学,形成新教政治神学的特色。提倡革命的神学应是神学的革命,以摆脱其僵化和陈旧,基督徒应像耶酥那样站在被压迫和被剥削人民一边,靠《圣经》的指导来争取社会的变革和美好的未来。这一神学带有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和反传统的激进倾向。黑人神学具有反种族歧视和争取民权的政治特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深受当时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拉丁美洲“解放神学”和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影响。19684 4,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1929-1968)被人暗害身亡,对黑人神学家震动巨大。1969年美国黑人教士全国委员会发表了论述黑人神学的正式声明,黑人神学开始广泛流传。第三世界神学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式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对话。随着这些地区和国家反帝反殖运动及民族运动的蓬勃发展,兴起了独立的教会运动和独立的神学思潮。它主要反映了基督教在发展中国家的本色化过程,以及对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关注与对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女权神学与当代妇女运动和女权运动有关,反映了妇女对其社会、经济、政治、和心理压迫的不满与反抗,是基督教内部妇女争取平等、自由的神学表述。在天主教中影响较大的是著名女权神学家达莉(1928-),新教女神学家瑟勒(1929-)在当代妇女神学运动中也有着日益显著的影响。女权神学反对大男子主义,向教会的父权传统挑战,提出应对《圣经》加以女权主义的解释并积极争取妇女按立牧师、授任神职的权利。在基督教传统中,她们强调圣母玛利亚的重要地位,认为上帝“道成肉身”也必须有妇女的参与,没有“圣母 ”,就谈不到“圣子”。而且妇女在见证、传教、灵修、教育和慈善事业上都有着突出的建树,丝毫不比男人逊色。女权神学作为政治神学,包容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各种思潮,由于妇女问题尚未得到理想的解决,这一神学仍保持着继续发展的势头。

     生态神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宗教对自然生态的态度,包括对自然的保护运动和对宗教研究的生态学方法两个方面,即“宗教生态保护主义”和“宗教生态学”。

    神学解释学也是当代基督教发展的最新动向之一,受当代西方哲学解释学的影响,与基督教传统中的《圣经》解经学和诠释学有关,但不完全相同;更注重教义神学和宗教哲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6311.html

上一篇: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文化(下)(《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下一篇:学术批评需要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