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A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

已有 76 次阅读 2024-11-27 09:50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A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1127日发布(第35610篇)

 

【按:本文载于《一份缘我的师友亲人们》第一辑中第1672-176页,中国红楼梦学会出品,20249月版),本博文附相关资料及照片】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口述历史的奠基人和践行家唐德刚先生于20091026谢世,享年89岁。我是从互联网上得知这一消息的,隔洋追思,不胜悼惜。虽则与先生的接触极其有限,对其著述亦仅知一二,但唐德刚先生依旧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那时我住北师大校园,外子任教于历史系,曾通过世界古代史教授李雅书先生,请到了唐德刚先生来系里讲学,记得是在19816月初,唐先生连续讲了几次,并和师生座谈,受到热烈欢迎。唐李二位早年是哥伦比亚大学同窗,唐先生大赞老同学当年“风度翩翩”,尔今风采宛在,一时传为美谈。于是,和蔼风趣、博学擅谈就成了这位长者给我的最初印象。到了80年末九90年代初,为了纪念胡适百岁诞辰(1891-1991),笔者应约写一篇《胡适与红学》的文章,当时所能看到的资料十分有限,除了上海古籍出版社所编的一本胡适述“红”资料外,在寥寥可数的胡适传记之中,于我最具新鲜感和吸引力的便是唐德刚先生的两本著作,即他撰写的《胡适杂忆》和由他记录回译(原文为英文)并作了大量注释的《胡适口述自传》。二书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于19811982年出版,彼时两岸交流还很稀少,加之笔者闭塞寡闻,多年之后方才得读。这两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一种特殊的机缘或说是在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纽约,聚集了“成筐成篓的流亡显要”,包括昔日政坛高官和学界名流,其中就有蛰居旧公寓、生活相对清贫和清闲的胡适之先生。那里一些比较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留学生都没有把胡适看成大名人,“只是一位流亡异域、风烛残年的老前辈”。他们无求于这位“国大代表”;倒是胡家二老少不了年青人的帮忙,当然也更乐于同他们谈学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唐德刚成了胡适之先生的“小朋友”。唐又是安徽同乡、哥大出身,更增添了几分亲切。老少之间,一个乐于教导,一个善于请益,时相往来,不拘形迹,日常见面,无话不谈,日积月累,所知益深。多年之后,就有了老少两代共同完成的《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在书前写道:“后世青年”要想了解胡适,那些煌煌巨著会“愈看愈糊涂”,“他们所需要的实在只是一本简单明暸,童叟无欺,而包罗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这是有“实用价值”的 一种文化需要,对于青年读者而言,它是一本“胡适自撰的‘胡适入门’”,对于文史专家也是一本“辞简意赅、夫子自道的‘胡适学案’”。至于《胡适杂忆》,原本是《口述自传》的序,落笔之际,旧思潮涌,乃至写到十几万言,所忆所思,早已超出计划的提纲,均在记录之外,却在记忆之中,弥足珍贵,因而单独成书。而口述自传的注释,其字数几与正文相当。总之,这数十万字的著述是唐德刚奋力发掘的“胡适学”的宝贵资料,是对于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贡献。

        今日此二书已成为胡适研究的必读之书,亦受到广大读者的爱重,笔者从中获益良多。上述《胡适与红学》的命题作文总算如期交卷,发在1991年《红楼梦学刊》上,其节缩篇则分别刊于1990年我国台北的《国文天地》和北京的《文史知识》。今天看去,自觉十分肤浅,而倘若没有唐著,则恐怕连这样的东西都写不出来。

        其实,从这两本书固然进一步认识了胡适,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了作为史家和文人的唐德刚。应当说,50年代那一份机缘固然是“小朋友”之幸,同时也是老胡适的幸运。假设胡适面对的是知识浅薄的时髦青年或面目可憎的旧日官僚,那么他将话不投机以至“无话可说”。而唐德刚在国内已受过完备的大中小学教育,十几岁即圈点过整部《资治通鉴》,国学功底扎实,还有一段工作经历;赴美后取得哥伦比亚学位,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加之平素兴趣广泛、博览多闻、善于体察、敏于思索,正是旅美青年学人中的佼佼者。也就是说,唐德刚本身的中西学养使他能够与胡适对话、交流,尤为可贵的是能平视胡适,既具了解之同情,又有超越的评点。在唐德刚看来,“胡适不是什么超人,更不是什么完人圣人”,却是一个“最近人情”、“十分真诚”的人,他不是官僚,是位十分可爱的老人家。“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但是吾人如果把他看成一个开文化运动的宗师,那他就高不可攀了。”他的成就不是一两门学问、一两本钻牛角的书可以局限的;一个新的文化运动,必然要经历长时期的摸索,“启蒙大师们无一而非摸索专家”,“胡适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是照远不照近的一代文宗”。说到三十年来海内外的“批胡”,唐徳刚以为,从学理上说胡适这个‘但开风气’的‘启蒙大师’哪有‘批不倒’之理?社会在进步,新知代旧说,胡氏爱惜羽毛,固守成法,因噎废食,已经落伍。之所以批而不倒,实在因为批胡者武器陈旧、学养未到,故尔徒放空炮或隔靴搔痒而已。可见,不论是肯定胡适还是批判胡适,都必须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开眼界、摸准脉搏、找出根源,才能较为切近,才有说服力,即所谓“得其平”。唐德刚先生遵循做传记的“职业训练”和“职业道德”,力戒“偏信无徵”和“曲笔厚颜”,体现出一种史家风范。在这一前提下, 唐德刚那一枝生花妙笔写来如行云流水、明珠走盘,举重若轻、寓庄于谐,令人目不暇接。不同于“胡老师”那清浅明白的语体文,唐著文白互用,骈散相间、夹叙夹议、文情并茂。遇到艰深的学理渊源,往往能设譬取喻,提纲挈领,化难为易;叙及生活琐事则涉笔成趣,于平凡中见性情。有的细节真能传神,如记叙某次唐德刚开车去接胡适,老人等错了街口,那东张西望的样子真“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旦找到,喜悦如三岁孩子。作者如实记叙并无贬意,只不过自然联想到了孔老夫子那落魄之状,可谓贴切生动。

        唐先生另有关于李宗仁、张学良、顾维钧、梅兰芳、袁世凯等传记著述和其他文史著作,笔者远未遍读。只这两本胡适传记读过多遍,由此领略了唐德刚先生的丰厚学养和谐谑个性,而且私见以为今后的旅美学人西学当能深造更新,但传统学问和阅历识见则难以达到唐先生那样的境界,是不可复现的了。

        也是在90年代之初,我女儿去美国留学,临行受冯其庸先生嘱托,带一封信给唐德刚先生。她乍到海外,虽则人地生疏,但还是在朋友帮助下找到了唐先生在新泽西州的寓所,登门拜访,面呈书信。看来这信使的任务是完成了的,因为此后唐先生应邀来大陆参加过不止一次的红学学术会议。新世纪以来,我多次探亲去美,曾屡向老友袁清教授探询唐先生近况。袁清乃北京图书馆老馆长袁同礼先生哲嗣,1949年随父去美,与胡适同船,他于六十年代也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亦治史学,因与唐先生相熟。从袁清那里得知唐先生耳朵失聪,交流不便,又曾有过一次小中风,以后又听说唐先生退休后已移居加州,那里气候较美东温暖。这样,就再也没有机缘见到唐先生了。

回想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唐先生参加的红学会议上,我同所有与会者一样,聆听过他的发言,读过他的文章,有时也在会下遇到他和大家一起毫无拘束随兴而谈的场合,大笑之余,回味起来总会感受到一种智者之思、达人之风。而在所有这些发言和文章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他说过,“之所以回来参加红学会议,与其说是为了学术,更因为这部作品牵动着故国之思和乡土之恋,是一份对中华文化的眷恋之情。”在他的书中,也屡屡表述自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根未断”,不能放弃,一生坚守。

    是的, “情根未断”,如同《红楼梦》中的石头源自青埂(情根)、归彼大荒一样,是一代华人知识分子的文化宿命和文化选择。因此,唐德刚先生是学者,更是爱国者,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有丰富的著述,更有一份绵远深沉的对于故国乡土和悠久文化的挚爱。这份精神遗产将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本文所引,均出自唐德刚《胡适杂忆》、《胡适口述自传》二书)

200912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0124(有删节);《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2期;收入《红楼梦会心录》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附一,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节选)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中国文化报/20100124 www.ccdy.cn);黄安年的博客/2010127

(按:吕启祥所写《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全文将刊发在近期的《红楼梦学刊》上,这里发表的是中国文化报2010124日的文章,题为《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90733.html

附二,2009年12月吕启祥记事本记叙

十二月七日 星期一 阴

草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 九丑八怪年度重读唐著

十二月八日 星期二 晴好

唐德刚《胡适杂记》,边看边笑,百度·百读不厌,读了一半

十二月十日 星期四 雾阴

续读唐著

十二月十二日 星期六 晴

唐著口述自传及半

十二月十三日 星期日 晴间多云

艰难地写唐文,重读武汉大学易竹贤胡适传

十二月十四日 星期一 大晴天样光阳光灿烂转多云

唐文草成

十二月十五日 星期二 晴风不大

今将《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补充修改抄正一遍。 口述自传未看完

十二月十六日 星期三 晴

将口述自传尤其是小注看完,字小又是繁体,费眼

****************************

附三,1981年6月1-10日日记(节录)

【1981.1.1-1981.12.31记事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0619日发布,第34851

【个人所藏资料个人日记(GRSZZL-GRRJ-231)】

1981年6月2日,星期二

下午唐德刚来北师大历史系讲学

1981年6月4日,星期四

上午唐德刚在北师大历史系讲学

1981年6月5日,星期五

下午与唐德刚教授座谈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38794.html

附四,吕启祥1992年记事本(节录)

八月十七 星一 多云

老冯托带唐德刚信

八月二十四日 星一 大晴

早6:30 吴少华带车来,送宇至机场, 7:20到陈斌学上网帮托运办登机,8:30 过海关, 9:30  CA 起飞, 安,我11:30 亦到家。

 

附五,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谢世(1920-2009)

已有 7327 次阅读 2009-10-30 16:04 |个人分类:世界各国见闻(09-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 唐德刚, 谢世, 1920-2009

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谢世(1920-2009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030日发布

 

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先生,20091026日晚间,于美国旧金山家中因肾衰竭过世,享年89岁。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等学校任教,在美国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及口述历史工作,在推动口述史研究工作中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团结美籍华人史学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为美中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80年初,我们曾邀请唐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学受到师生热烈欢迎,他还多次参加我国红楼梦国际会议学术会议。1992,我女儿北京大学毕业后去美国学习时,曾去美国纽约唐先生家中拜访,得到他的热情接待和指点。时隔20多年,唐先生在北师大讲演时侃侃而谈、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的讲学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唐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华人史学界的损失,唐先生一路走好!

附网上有关唐先生的介绍

************************

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1920-2009 )

DSCN1686.JPG

  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安徽合肥人

  生平

  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山南馆唐家圩,德刚幼时在私塾念书,旧学邃密,十多岁即已圈点过一遍《资治通鉴》。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黄彰健等人同学;此一时期的中大历史系有“沙坪坝的黄金时代”之说,柳诒征、朱希祖、缪凤林、郭廷以、向达、沈刚伯、贺昌群、白寿彝、韩儒林等史学家皆执教于此;194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4年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讲授《汉学概论》、《中国史》、《亚洲史》、《西洋文化史》等课程,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7年。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

  唐德刚的散文可读性颇高,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誉之为“唐派散文”。夏志清先生在《胡适杂忆》序中说,唐德刚先生“应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柢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唐德刚与师郭廷以,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

  他受柳诒征及其他学衡前辈影响极深,肯定中国文化。对美国华人史有所研究。

  他在中国时曾在国军内当小兵,做过中学教员。在美国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及口述历史工作,与当时政要如顾维钧、李宗仁、陈立夫等人多有接触。和当时人在纽约的胡适则为忘年之交,有师生之谊,曾著《胡适口述自传》(1981)、《胡适杂忆》(1979)。

  他曾参与发起在全球征集一亿人签名要求日本偿付战争赔款的运动。

  夫人吴昭文,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吴开先之女。

  20091026日晚间,于美国旧金山家中因肾衰竭过世,享年89岁。

  书目

  ·史学:

  《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

  《晚清七十年》

  《袁氏当国》

  《新中国三十年》

  《美国民权运动》

  《中国之惑》

  《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

  ·口述回忆录与传记:

  《李宗仁回忆录》

  《顾维钧回忆录》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杂忆》

  《梅兰芳传稿》

  《张学良口述历史》

  ·文学作品:

  《战争与爱情》

  ·其他:

  《史学与红学》

  《书缘与人缘》

  《第三种美国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298779.htm

DSCN1687.JPG

DSCN1688.JPG DSCN1689.JPG**************************

 

唐德刚逝世:这么专业的历史说书人,走了

20091030 10:05东方早报

王晓渔

 

89岁的唐德刚先生罹患肾病多时,饱受折磨,最终决定不再洗肾,1026日在旧金山家中安详辞世。

众所周知,唐德刚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不可胜数,唐德刚却只有一个。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具有“专业的历史说书人”的气质。当年黎东方巡回讲史,四方轰动,有次从贵阳到香港,没有买到机票,用门票收入包了一架飞机,成为一段佳话。唐德刚没有这种辉煌往事,我甚至没怎么见过他出现在电视上,但是阅读他的文字,依然有“满村听说蔡中郎”的感觉。比如在一些作品中,他仿佛不是在写作,而是在说书,常常直呼读者“诸位”、“朋友”,亲切得像是拍着你的肩膀说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天石先生,表示唐德刚的书很生动,“读唐先生的书有时候会笑出来”。

这几年,随着《百家讲坛》以及类似节目的兴盛,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到一个个学者模样的说书人。学者在电视上讲历史,这本来不是什么坏事,可是除了极少数专业和口才俱佳的学者,绝大多数历史说书人和历史毫无关系,只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选里面的好玩故事讲一讲,成了“故事会”。唐德刚不同,他的作品很有趣,很好看。他对于历史有着非常深入的把握,不管观点是否值得商榷,他在有意识地把握历史背后的精神和脉络。他认为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存在两次转型:一次是秦朝“废封建,立郡县”的创举,进行了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的转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又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进行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被唐德刚称作“历史三峡”,他认为通过这个“三峡”,大致需要两百年的时间,而且前提是不能出现大的政治军事偏差。

唐德刚的成绩不仅限于他的著作,他还推动了口述史在中国史学界的发展,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顾维钧、胡适、李宗仁等在20世纪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不用严刑拷打,都在唐德刚的“拷问”之下对自己的历史一一招来。很多名流一扫名士风范,主动屈尊申请接受唐德刚的“拷问”,比如宋子文并不认识唐德刚,却找过他多次,并且委托顾维钧代为说项。根据唐德刚的回忆,“国民党那时流亡国外的有几百人,他们都想做自己的口述历史”,这一方面是因为唐德刚主持的口述历史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项目,口述对象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与唐德刚的能力也逃脱不了干系,像顾维钧、李宗仁,都没有获得任何费用,他们依然接受了唐德刚的“拷问”。

目前国内也有口述史热,但能跟唐德刚相比的很少,甚至没有。唐德刚做的口述史不仅对象非常重要,而且做得非常专业。今天很多人做口述史,好像有个录音笔就可以了。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口述史要对口述对象和相关历史有着深入的把握,当事人所说未必准确,有些话会有一些出入,唐德刚做了大量的注释和研究。“拷问”实乃考问,一边考证,一边提问。所以,唐德刚虽然曾与张学良有过对谈,而且录音也有所保存,但是唐德刚并不认为他做过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因为两人在对谈时,张学良拒绝唐德刚在史实层面上的质疑和纠正。在唐德刚看来,口述历史需要经过考辨,不是有闻必录即可。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历史说书人,通常只能面向没有专业基础的观众,一旦面对专业人士或者历史当事人,就会哑口无言。比如号称“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的袁腾飞先生,据说有很多学生粉丝,可是讲稿出版之后,不仅很多史实错误被一一发现,还涉嫌抄袭小说,几乎成为“史上最差的历史老师”。唐德刚也曾对个别史料判断有误,他的文章时时会有一些情感色彩过于鲜明的句子,但与那些单靠讲故事取胜、以至于把小说当做历史的说书人有着天壤之别。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说,和黄仁宇的“潜水艇三明治”说(黄仁宇把中国比作潜水艇三明治,上层是庞大而没有分化的官僚制度,下层是巨大而没有分化的农民,黄仁宇认为中间阶层的缺乏使得中国无法进行数目字管理)一样,在读者之中具有广泛影响。他做的口述史,是研究20世纪中国无法回避的历史资料。可以这样说,唐德刚不仅研究历史,也会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

可惜,这么专业的历史说书人,走了!(作者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

 http://book.ifeng.com/culture/1/200910/1030_7457_1411819.s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6622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61873.html

上一篇:我的《如何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兼答任史识先生》(下)【《学术界》2001年第1期】被知网侵权
下一篇:B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