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

已有 1571 次阅读 2023-11-8 09:14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

【20世纪世界史导读资料,主编黄安年1996.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118日发布(第33684篇)

【信件手稿纪实资料】(GRZL编号第GRZL研究生064)

这里发布的是我保存的《二十世纪世界史导读》(上卷)中的二全球综合篇 2《二十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

照片10张拍自该资料

1

 DSCN0732.JPG

2

 DSCN0733.JPG

3

 DSCN0734.JPG

4

 DSCN0735.JPG

5

 DSCN0736.JPG

6

 DSCN0737.JPG

7

 DSCN0738.JPG

8

 DSCN0739.JPG

9

 DSCN0740.JPG

10

 DSCN0741.JPG

2.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

 

一.  研究概述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 经历了60年左右, 导致人类在先进地区由自由资本主义为主社会跨入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为主阶段。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时期, 迄今一以信息革命为龙头仍在向纵深和横广两个方面发展, 导致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为主阶段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主阶段的发展, 在全球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发展,并正酝酿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到来。

    本世纪上半叶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20世纪上半叶(1900-1945)科学技术以物理学革命为主轴, 在物理、天文、数学、生物、化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领域里,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科学理论的进展和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的表现首先是相对论、量子论的确立和物理学革命。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和1916年初发表《广义相对论基础》确立了相对论原理, 成为原子能、宇宙学和天体物理的理论基础。到了30年代经过法奥德美英等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一个新的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体系建立了起来。不带电的中子、正电子和人工放射线的发现以及经费米、哈恩、斯特拉斯曼

、弗里什·迈特纳等科学家实验证实了分裂铀核的连锁反应,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其次表现为汽车、飞机和无线电通讯三大发明的广泛应用。最早出现汽车的是法英和德国等欧洲国家, 但自本世纪20年代起美国就处于世界第一地位。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石油、钢铁、橡胶、玻璃等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1903年12月7日,美国威尔伯和莱特兄弟在基蒂霍克成功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由近代动力和操作的持续飞行, 开创了飞机航空工业发展的新时期,到1939年英德先后制成喷气式飞机,由此进入了喷气机时代。1901年12月, 意科学家马科尼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讯, 随即带来了无线电工业的发展。

    第三表现为生物学的巨大变革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从遗传学家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理和独立分配定律到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研究实验建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系, 生物学的研究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大脑活动规律的脑生理学的建立, 抗毒免疫方法、ABCD血型、结核菌、数种维生素和青霉素的发现使医学有了飞速的进步。从1902年蛋白质的多肽结构学说的提出,经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假设到1944年证实了DNA是遗传信息的真正载体, 启发人们用全新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物质运动。

    第四表现为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人工合成材料的诞生。用高分子人工合成新材料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的事, 到40年代,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已成为世界上的通用塑料。1933年发明了尼龙,1941年发明了涤伦,不久又有晴纶问世。从一战期间到30年代,各种人造橡胶先后问世, 合成橡胶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第五表现为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突破。1941年底, 美国政府决定实行曼哈顿计划, 1942-1945年间,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完成第一批浓缩铀235的生产和链式核反应的实验, 奥本海默领导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则在研制用于实战的原子弹。为了实战的需要1943年6月到1945年底,在美国制成了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NIAC)。在空间技术领域1935年发射的一枚火箭首次超过了声速。在德国学者冯·布劳恩领导下1942年远程弹道导弹V2飞弹试验成功, 1944年用于实战。

第六表现为管理科学的诞生。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的《科学管理学》、费约发表的《工业和一般管理》、贝尔纳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贝塔朗菲发表的《关于普通系统论》和维纳等人发表的《行为目的和目的论》论文具有奠基作用。   

 

新技术革命的崛起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首先表现为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其后到1964年间苏、英、法、中相继宣布试制热核武器成功。与此同时,和平利用原子能也开始兴起,美国是世界核电站最多的国家, 法国则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快, 也最成功的国家。

    其次是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1957年10月和11月, 苏联相继发射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 从而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从1961—1972年美国成功地实施了规模巨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1981年4月美国第一个可供连续使用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到1995年6月美国的载人航天飞行达100次。在世界各国发射的卫星中,美苏两家占95%以上。1995年6月美俄太空器垂直对接成功标志新阶段的开始。

    第三是电子计算机的利用和发展。继40年代中期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 1958年出现了晶体管计算机, 称为电脑。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集成电路即第三代计算机。70年代以来又发展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在超大型计算机发展的同时, 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 家庭和个人用电脑迅速发展。

    除了三大标志外,还有人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遗传工程的诞生, 及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发展。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   

首先是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突出反映在电子技术,微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器的结合, 以及广泛推行工业自动化, 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遥感等接受技术, 光纤等通讯传递技术。电子计算机则巨型, 微型, 网型, 智能型同步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 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国防技术现代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情报和信息手段现代化等方面已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通讯+计算机+智能软件”使得信息技术发生了飞速的发展。以光纤通信为主体,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为辅助的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综合业务数字通讯网路技术, 已公认为下一代的通讯技术, 是各国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所追求的目标。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现代化已经在当代新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中独占鳌头。

    其次是生物工程的新突破。它突出表现为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遗传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生物和电子的信息反馈系统正在互相促进, 计算机正在被用来帮助解开生活的秘密, 生物学指导着新的信息软件和系统。

    第三是新型材料工业技术的兴起。它包括:传递, 记录或存储的信息材料;新高温构陶瓷, 非晶态材料和超导材料的新能源材料,特别是超导材料80年代中期以来有突破性进展。

    第四是海洋工程的崛起。7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海底石油,天然气开采为主的海洋开发的新阶段。海洋生物开发还包括捕捞技术现代化, 海洋农牧化及海洋植物的综合利用。

   

战后新科技革命的世界性影响   

当代新科技革命就其深度和广度及其对全世界的影响而言, 是前所未有过的。第一,它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推动现代化的发展。第二, 它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酝酿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战后由于一系列新技术工业的兴起, 使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主要表现为:①三大产业结构的革命性变化。②信息产业及其它新兴产业的兴起新技术革命使能源消费结构, 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资本和商品流向发生了相应变化。③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各阶层的巨变。④推动部门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新学科发生重大变化。第三,它加速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第四,新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第五, 它促进了武器的急剧变革和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第六,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文化生活和思想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它推动文化艺术和教育现代化的急剧变化。它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战后西方国家发展高科技计划的实施   

在美国是1983—1993年实施的星球大战计划。这是一项以高科技为中心带动国民经济, 科学技术和国防全面发展并凭借技术优势来谋求战略和政治目标的计划。在西欧是1985年开始的尤里卡计划, 这一计划适应了西欧各国开发新技术, 振兴欧洲竞争能力,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在日本1986年起实施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即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计划。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了美国“信息超级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 随即美、欧、日等国竞相计划和实施信息高速公路, 它很快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当代新技术革命具有不同于先前科技革命的明显特征。首先, 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加速趋势。其次,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相互促进, 具有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转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三, 科学技术领域间相互渗透和分化, 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又高度综合。第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  研究热点评介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原因  

这是考察新技术革命兴起的一个热点。一种见解着重探讨当代新科学技术发展深厚的一般社会原因。这里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推动, 经济大国的实力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手段, 军备竞赛的加剧和追逐垄断利润的刺激, 国际经济竞争的空前激烈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重视科技的组织管理等。有的强调国家普遍采取的强化对科技的干预政策, 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协调基础科研和应用科学研究, 建立专门机构领导或指导科研的规划,研制和开发,特别是通过采取了推动科技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其中涉及最多的有以下几点:第一, 组织科研经费的分配制度; 第二,发展科研组织的多轨制度;第三,鼓励创造发明的专利制, 奖金制和引导及保障科研的基金制度;第四,重视国民整体素质的全方位教育制度和突出智力开发的人才选用和引进制度;第五,加速折旧和税收优惠制度是利用税收手段保障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六, 保障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的科技立法制也逐步引起各国的注意。

   

科学技术发展统治论        

它的兴起及其影响是另一个热点。随着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出现了一批为信息革命大声疾呼的未来学论著, 它的明显特点是科学技术统治论。如丹尼尔·贝尔1973年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指出工业社会的五大基本矛盾;强调信息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主张“科技治国”。

阿尔温·托夫勒的浪潮论更具代表性。1970年他出版《来的冲击>>》该书强调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指出工业社会本身的危机;提出了社会未来主义的设想。

1980年他的《第三次浪潮》出版“集中探讨变革的方向——今天的变革将把我们引向何方”。作者认为我们现正遭受第三次浪潮的全面冲击;“有四组相互关联的工业群将成为第三次浪潮时代的工业骨干:电子工业, 宇航工业, 海洋工程, 遗传工程。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的结构将随之而引起大变动。”强调信——————————————

①[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未来的震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息革命的到来;认为第三次浪潮使整个工业文明面临危机; 在第三次浪潮中,穷国与富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1990年他又出版了《权力的转移》一书,认为人们正处于一个权力转移的时代;强调信息时代的到来;提出创造财富系统,认为:“现在要填平的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鸿沟。这一鸿沟不是横亘在北方和南方之间,而是在发展缓慢型和迅速发展型国家之间。”

约翰·奈斯比特出版了《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论述了新技术革命带给人类的深刻影响, 他认为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 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 一,信息社会是真实的经济存在;二,通讯和电脑技术上的新发明加快变化的步伐;三,新的信息首先用来解决旧工业上的任务, 然后逐渐产生新的方法和新的产品;四,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知识;五,新的信息时代的技术成败取决于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后果。

③1990年他和帕·阿博顿妮出版了《2000年大趋势——九十年代新趋向》, 书中把九十年代的大趋势称为“通向21世纪的入口”。他概述了90年代经济增长的十个方面的表现

其他信息经济论者还有美国汤姆·弗列斯特1980年出版的《微电子技术革命》和1987年出版的《高技术社会——漫话信息技术革命》一书, 强调:“各国都拚命要挤上这趟高技术列车, 以免错过了时机。” 

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汤姆·斯托尼尔出版了《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 约翰·霍肯出版了《下一个经济》一书, 都强调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 信息经济将居核心地位, 智能将起决定作用。1985年美国学者费根鲍姆、麦科达克合著《第五代----日本第五代电脑对世界冲击》称:一书说:“在‘知识工业’中,‘知识’本身将变成为国家的新财富。 ”

不管人们对新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可能带来的后果评论不一, 但有一点可以断言: 谁要是低估了信息革命和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 将会丧失时代的机遇,在今天, 信息产业和信息资本与国家的兴衰、企业的存亡紧密相联。全球信息现代化和未来学的急剧发展和我国信息产业的落后和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国内学术界一些文章对科技决定论和专家治国、专家决定论提出了异义, 正确评估当代世界科技的历史地位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我国围绕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在阶级斗争为纲和唯意志论的政治气候下, 强调科技作用被视为唯生产力论,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1995年中共中央又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于科技对实现四化的深远影响的讨论正在深入发展。

 

三.  进一步研究建议

    首先对科学技术在当代世界的历史作用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要进一步做出富有说服力的论证, 同时对西方国家的未来学论述给予科学的评价, 发展我国的未来学和科学学。

    其次要加强对发展高科技、应用科技、和基础理论科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研究, 加强对推动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

    第三, 要加强对发达国家发展科技的跟踪研究。

——————————————————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新

  华出版社,1984年。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

④[美]约翰·奈斯比特、帕·阿博顿妮著:<<2000年大趋势——九十年代新趋向>>,东方出版社,1990年。

⑤[美]汤姆·斯托尼尔著:<<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美]约

  翰·霍肯著:<<下一个经济>>,1984年。[美]汤姆·弗列斯特著:<<高技术社会——漫话信息技术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⑥[美]费根鲍姆、麦科达克合著:<<第五代----日本第五代电脑对世界冲击>>,北京,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

 

    第四, 在当代史教学中, 应当把对科学技术发展史及其影响和经验教训的教学和研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第五,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全面影响只从某一局部和侧面或只从短期效应来考察往往是不够的, 我们同时要注意到它的长期后果和多方面效应。例如科技现代化引发的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等。

 

四.  中文参考论著选目

1. 科技史和概况

[美]卡斯特、罗森茨威格主编, 柴本良等译:<<科学、技术与管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8年。

[美]斯·阿·海因曼著, 王芩存、王文修译:<<科学技术革命的今天和明天>>,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美]朱克曼著, 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

申漳著:<<简明科学技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

清华大学编:<<科学技术史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世界新产业革命>>,时事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上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浙江、湖南、福建省委党校、北师大编:<<现代科学技术概要>>,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

杨霈霆著:<<科学技术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

[美]朱克曼著, 劳永光译:<<诺贝尔奖获奖奥秘>>,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年。

[美]B·F·纳金斯, 谭力海等译, <<科学与人类行为>>, 华夏出版社, 1989年。

 

2.  科技发展与现代世界(1900-1945)

胡培桢译:<<声学大师——德福雷斯特传>>, 台北徐氏基金会,1970。

莱文著, 王本政译:<<三极管发明人德福莱斯特>>, 台北广文书局, 1970年。

姚为民译:<<乔治·西屋的故事>>, 台北经济日报社, 1970年。

[日]桐渊辉著, 王琳德译, <<莱特兄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布拉克著, 张春旺译, <<赖特与凡德罗>>, 台北台隆书店,1982年。

[美]福特撰, 尤律仁译:<<亨利·福特>>, 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1982年。

[美]莱西, R著:<<人车之间: 汽车巨人福特家族成功秘史>>, 台北庆宜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

[美]凯斯·斯华德著:<<亨利·福特和他的汽车公司>>, 新华出版社, 1982年。

孙实著:<<莱特兄弟>>,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兰雪珍改编,新华出版社,1988年。

[美]罗伯特·莱西著, 俞再林等译:<<汽车大王——福特>>,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年。

<<人与机器——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家 族光荣史>>,展望出版社,1989年。

中国一汽、中国国际信息资料中心编译:<<福特传>>, 吉林大学 出版社, 1989年。

[日]大森实著, 耿杰中,万俟华译:<<汽车大王福特>>,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年。

胡德坤、罗志刚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性社会进步>>,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刘泰:<<莱特兄弟与飞机>>, 实践,1979年第11期。

胡志宽译:<<现代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美国历史研究资料,1980年第3期。

中山秀太郎:<<美国技术发展史>>,世界发明,1981年第4,5,6期

董斯美:<<开辟了上天之路——美国莱特兄弟>>,外国史知识,1982年第5期。

黄安年:<<从美国历届总统交通工具看科技的发展>>,外国史知识,1983年第12期。

范岱年:<<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鸟瞰>>,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5,6期。

林和平:<<美国赶制原子弹的动力及其过程>><华中师大研究生学报(武汉),1986年第3期。

黄安年:<<略论本世纪上半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

肖军:<<美国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实验室和职业教育(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叶)>>(硕士论文提要), 美国史研究通讯, [55],1992年第2期。

杨沛霆:<<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战略>>,求是,1994年第16期。

彭树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3.  科技发展与当代世界(1945-1996)

冯之俊、张念椿主编:<<世界新技术革命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哈工大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编:<<新技术革命资料选辑>>, 哈工大出版社,1984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 <世界的未来--面对可能实现的未来,适应难以预料的趋势>>, 哈尔滨工大出版, 1985年;

<<世界经济>>编辑部编:<<新的技术革命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

时事出版社编:<<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时事出版社,1985年。

社科院经济所编: <<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介绍>>,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4年。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 <<世界新产业革命>>, 时事出版社, 1984年。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编: <<新的挑战与新的机会>>, 第1,2集, 1984年。

[苏]K·塔克西尔等著:<<加速科技进步的经济问题>>,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

[苏]法明斯基:<<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尹协祚:<<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世界经济,1984年第4期。

张文范:<<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兰州学刊,1984年第2期。

董乐山:<<美国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研究,1987年第4期。

黄安年:<<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其世界性影响>>, 济宁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

黄安年:<<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世界性影响>>,载<<中学世界历史辅导教材>>北京市历史学会,1989年。

饶志明:<<美国华人科技界崛起背景分析及我国有关策略思考>>,华侨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冯照奎:<<高技术的发展对日美关系的影响>>,日本问题,1990年第3期。

王真:<<对美国科技发展现状的两种看法>>,国际技术交流,1990年第4期。

邬九懿:<<美欧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现代国际关系,1990年第3期。

陈极明:<<经济科技的竞争将成为世界经济争夺的主战场>>,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1年第1期。

方汉中:<<全球高技术经济竞争态势>>,国际经济合作,1991年第8期。

冯昭奎:<<日美在高技术领域中的角逐>>,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1年第2期。

李琮:<<科技革命的新高潮与西方经济的若干结构性变化>>,管理世界,1991年第5期。

徐景方:<<高科技在海湾战争的作用及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年,第6期。

[美]艾莉森·巴特勒著,丁浩金摘译:<<美国正在丧失其在高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地位?>>,世界经济译丛,1993年第9期。

白莉莉、刘子放:<<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关系的影响>>,郑州工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陈林:<<三次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4年第2期。

高放、向文华:<<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5期。

龚淑林:<<试论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世界历史,1994年第6期。

周春明:<<90年代国际科技竞争的新特点>>,新视野,1994年第4期。

 

4.  信息领域

维纳著:<<控制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

[美]福特航空空间公司著:<<国际通信卫星V>>,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年。

亨特·弗里德里奇、亚当·沙夫主编:<<微电子学与社会>>,三联书店,1984年。

[美]大内著, 黄宏义译, <<The M-Form Society==M型社会>>, 北京友谊出版公司, 1985年10月。

[美]费根鲍姆、麦科达克合著:<<第五代----日本第五代电脑对世界冲击>>,北京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五代计算机>>);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第二次计算机革命和第五代计算机>>)

[美]罗杰斯、拉森著: <<硅谷热迎接高技术文化的到来>>,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5年;中国友谊出版社,

  1986年。[美]博格著: <<计算机在你的生活中>>,工人出版社, 1986年。

[美]博格著:<<计算机在你的生活中>>,工人出版社,1986年。

高恩等著:<<信息学——跨学科的探讨>>,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6年。

[美]汉森著:<<新的炼金师——硅谷和微电子革命>>,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美]罗杰斯·拉森著:<<硅谷热迎接高技术文化的到来>>,中国友谊出版社, 1986年。

[美]马克·尤里·波拉特著, <<信息经济>>,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

[美]汤姆.弗列斯特:<<高技术社会--漫话信息技术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特雷西·基德尔著,仇万煜、左兰芬译,<<新机器的灵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8月。

周铭德:<<美国的信息经济>>,学术界,1984年第7期。

靳晓明:<<美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现状>>,世界经济科技,1991年第31期。

王俊明:<<美国企业计算机一体化管理见成效--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科技,1991年第11期。

[美]安迪·海因斯:<<工作与信息技术>>,未来学家, 1994年1-2月号。

黄安年:<<美国主要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公司>>, 信息博览,1994年第4期。

芮廷先:<<世界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世界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5.  原子能、航空、航天领域领域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编:<<世界各国原子核反应堆事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向>>,1960年。

[美]薛普莱著:<<从原子到银河>>,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67年。

[美]海德原著:<<奇妙的原子世界>>, 台北正中书局, 1979年。

[美]费米等著:<<第一反应堆>>, 科学出版社, 1979年。

[美]吉恩·罗登贝里著, 星文译:<<星际旅行>>,新华出版社,1980年。

王海清译:<<阿波罗11号登月记>>,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美]费米夫人著:<<原子能的故事>>,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2年。

[美]福特航空空间公司著, 陈德顺等译:<<国际通讯卫星V>>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2年。

[美]皮利著:<<空间实验室——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年。

[美]克罗密著, 卢福海、吉承灿译:<<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的故事>> 科学出版社,1982年。

[美]斯托克顿、威尔福特著:<<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航记>>,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美]科罗密著:<<SKYLAB——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的故事>>,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年。

[美]<<美国航天局的五年规划: 1984-1988财政年度>>,航天工业部七0七所,1984年。

孟东明编著:<<蘑菇云升腾记>>,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沈其忠等编著:<<航天飞机——开发宇宙的“挑战者”>>,北京科普出版社,1984年。

杨广耀编:<<航天飞机>>,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美]丹尼尔著: <<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年。

[美]加特兰等著, 陈德顺译, <<航天飞机史话>>, 知识出版社,1986年。

[美]李政道、杨振宁著:<<核能新知:控制人类生死存亡、命运的巨能>>,台北大鸿图书公司, 1986年。

<<美国尖端武器工业>>,原子能出版社, 1986年。

[美]美国核聚能基金会著: <<星球大战及其射束武器>>,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星球大战:对美苏太空争夺的剖析>>,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

卢嘉瑞:<<人类开发利用空间物质资源和征服宇宙空间的革命>>,河北师院学报(石家庄),1994年第3期。

威廉·斯蒂文森:<<原子科学家逃往盟方>>,环球,1980年第7期。

雪花译:<<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发>>, 环球,1980年第4期。

郗发文摘译:<<原子弹诞生前夕的竞争>>,环球,1981年第2期。

吴士嘉:<<从“挑战者”号爆炸看美国航天计划>>,了望,1986年第14期。

华宏勋:<<美国的航天业>>,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2年第5期。

 

6.  其它科技领域

[苏]阿·高尔鲍夫斯基著:<<2000年前后的世界>>,中国社科出版社,1978年。

俞启宁著:<<北京的高科技时代>>,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黄顺基,李庆臻主编:<<大杠杆--震憾社会的新技术革命>>,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世界的未来--面对可能实现的未来,适应难以预料的趋势>>,哈尔滨工大出版,  1985年。

[日]森谷正规: <<日本的技术——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好的成就>>,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85年。

[日]下田博次: <<日本新科技革命>>,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

刘戟锋、周建设编:<<世纪工程--`星球大战'与当代世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日]日经产业新闻社编:<<技术突破的冲积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于东林编:<<新技术革命与经济科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杨效农、胡海棠主编:<<世界高科技计划要览>>,新华出版社,1987年。

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范岱年:<<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鸟瞰>>,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5期。

王有生等:<<战后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川财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编:<<现代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美国史研究资料,1980年第18期。

崔维:<<战后科技革命对美国工业部门结构的影响>>,美国问题参考资料,[总20]1982年第11期。

张义德:美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2年第5期。

[苏]巴托金等:<<美国科学技术革命的某些新趋势>>,世界经济译丛,1983年第12期。

黄梦平:<<美国科技革命道路及其发展战略>>,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刘崇仪、王有生:<<美国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几个因素>>,财经科学,1983年第3期。

孙明玺:<<美国80年代的优先发展领域>>, 情报研究,1983年第11期。

徐肇翔:<<美国如何评价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 科学学与技术管理资料,1983年第1期。

崔维:<<美国科学技术发展与国家垄断调节>>: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经济危机(1984)。

崔维:<<美国新技术革命及美国的对策>>,社会科学,1984年第7期。

龚慧峰:<<美国高级技术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国际问题资料,1984年第4期

黄敏兰:<<美国在战后世界科技革命中始终领先的原因>>, 科研管理,1984年第1期。

金婉如:<<美国科学技术革命与就业的变化>>,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4年第8期。

李国友:<<美国高级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了望,1984年第12期。

李国友:<<美国新产业革命的性质、发展和启示>>,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4年第43,44期。

李国友:<<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世界经济,1984年第12期。

李国友:<<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转化——美国当前发展提供的启示>>,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3期。

沈利生译:<<美国1929-1958年体现的科技进步和生产率>>,数量技术经济译丛,1984年第4期。

谈家桢:<<新技术革命与生物工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年第6期。

陈毓华:<<美国制造业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美加经济研究,1985年第3期。

茅于轼:<<美国努力保持高技术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5年第9期。

章嘉琳:<<美国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世界经济,1985年第12期。

赵归:<<美国的第三次革命>>,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5年第9期。

陈伯霖:<<新技术革命与美国就业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1986年第7期。

沈立邦:<<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与劳资矛盾>>,国际工运,1986年第6期。

丘志频:<<高技术发展对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广东计划经济,1986年第2期。

张兆成:<<美国科技发展的作用和启示>>,理论探索,1986年第2期。

杨世基:<<高技术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世界农业,1987年第6期。

肖勤福:<<美国的科研军事化>>,世界经济,1987年第4期。

陈建新:<<中、美、日现代科技发展比较研究>>,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李峻:<<新加坡、美国科技发展的启示>>,外国经济管理,1989年第3期。

李爱忠、范瑞波编译:<<失去未来:美国科技现状剖析>>,科技发展与改革,1990年第7期。

李明德:<<美国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问题与方向>>科学学与技术管理,1993年第1期。

 

7.  科学和技术政策

王有生、刘崇仪:<<战后美国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美国经济讨论会论文集(1980)

[美]格林伯格主编,金宗蔚等译:<<科学政策与政府科技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苏]格罗梅卡著, 李怀先等译:<<美国的科学技术潜力>>,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年。

潘来星、周金品编:<<美国科技管理>>,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年。

[美]沃特等著,骆茹敏等译:<<美国研究与发展的管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年。

李明德著:<<美国科学技术的政策、组织和管理>>,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4年。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技术与美国的经济增长>>,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4年。

[美]格伦·波特主编, 王垂仍等译, <<科学技术和能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

[美]杰斯顿费尔德编, 王恩光等译, <<美日科学政策透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年。

[美]鲍特金等著, 李进等译, <<全球竞争及对策:美国高科技的未来>>,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7。

崔维著:<<科技、教育与美国经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

[美]博特金著, 路林沙等译:<<全球的赌注——美国高科技的前途>>, 新华出版社, 1988年。

[美]贝拉尼克、拉尼斯著, 胡定、卢鹤纹、冯承柏等译,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几国的历史与比较研究>>,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编:<<新技术革命趋势和对策>>,法律出版社,1991年。

方廷钰编译:<<略论美国科学政策>>, 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12期。

[美]J·小彭奈克等:<<美国的科学政策>>, 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5期。

崔维:<<美国政府与科技进步>>,美国经济讨论会论文集,1980年。

[美]M·赖维戈尔德, <<回顾美国的科学政策>>, 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

杨沛霆:<<美国的科研体制与新技术的突破>>,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1期。

崔维:<<美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北京师大学报,1981年第5期。

金良俊:<<美苏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发展>>,外国经济管理,1981年第2期。

马啸虎:<<美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主要特点>>, 五金科技,1982年第1期。

中国科学院计划局:<<美国科学组织工作编年史(1787-1978)>>,科研管理参阅资料,1982年第3期。

卢鸿德:<<美国政府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干预和调节>>,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3年第6期。

龚敬兰:<<美国在战后科技革命中始终领先的原因>>,科研管理,1984年第1期。

刘天纯:<<论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历史地位>>(上),历史教学问题,1984年第5期;(下)历史教学问题,1984年第6期。

潘琪昌:<<西欧的新技术革命>>,西欧研究,1984年第4期。

徐肇翔:<<“新的产业革命”浪潮中一些国家的技术发展战略>>,科学研究,1984年第1期。

于维霈:<<新技术革命和对策>>, 世界经济,1984年第8期。

崔维:<<美国军用技术转为民用的措施>>,世界经济,1985年第12期。

黄梦平、崔维:<<美国战后科技政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发展研究,1985年第2期。

李长久:<<引进人才在美国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环球,1985年第6期。

紫潇涌、吴展:<<美国政府和企业在科技体制中的作用>>,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5年第8期。

范雄白:<<美国技术革新的政府宏观协调机制>>,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第1期。

王益苓:<<里根政府科技政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科技管理参考资料,1986年第10期。

徐耀宗:<<美国政府促进企业科技的若干措施>>,科技管理咨询,1987年第9期。

唐晓:<<美国政府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美]L·L·利德曼著,葛松林摘译:<<美、日、英、法、西德和瑞典六国科技政策和研发重点的比较分析>>,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 1989年第6期。

[美]博多·巴托恰等著, 国际技术经经研究所译, <<发展高科技产业政策之比较>>,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

[英]皮特·克里恩著,侯宗卫摘译:<<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的苏联科技政策>>,财经译丛(成都),1989年第4期。

王益苓:<<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概况与政府政策>>,国外科技政策和管理1989年第5期。

饶志明:<<美国华人科技界崛起背景分析及我国有关策略思考>>,华侨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张召义:<<从苏美两国科技体制改革引起的思考>>,科学·经济·社会(兰州),1989年第5期。

东华:<<法国的科技政策及主要科技领域>>,国际科技交流,1990年第9期。

[日] 饭岛孝著, 墨非译:<<美国科技政策的动向>>,生产力研究(天津),1990年第4期。

富长顺:<<欧洲共同体的科技政策与合作>>,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0年第2期。

贡光禹:<<美国促进企业对科技进步投资的政策分析>>,科技与进步,1990年第4期。

胡仲华:<<西德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政策>>,国际科技交流,1990年第5期。

黄寿增:<<浅析苏联的科技改革>>,国际科技交流,1990年第3期。

蓝毓钟:<<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在科技发展上的竞争>>,现代化,1990年第10期。

林学俊:<<国科技组织形式的演变及特点>>,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太原),1990年第3期。

刘泽芬:<<美国的科技奖励制度>>,现代化,1990年第8期。

盛继勤:<<日美科研体制的比较研究>>,日本问题,1990年第2期。

王洪奇、徐仙兰:<<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科技政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0年第6期,第8期。

王真:<<对美国科技发展现状的两种看法>>,国际技术交流,1990年第4期。

夏源:<<法国政府的科技--产业政策>>,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0年第4期。

武夷山:<<美国政府支持科技发展的几种方式>>,国际科技交流,1990年第1期。

[美] J.B. 威斯纳著, 吕联合译:<<美国总统的科技顾问>>,国外社会科学情况(南京),1990年第5期。

张轩:<<浅析美国的科技政策与体制:兼谈与法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国际科技交流,1990年第5期。

张晶:<<日本科技决策浅析>>, 科学学研究,1990年第3期。

竺乾威:<<论布什政府的科技政策>>,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

曾晓萱、余锋:<<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发展的回顾>>,科学学研究,1990年第1期。

王振荃:<<浅析美国经济的科技衰退的因素>>,世界经济科技,1991年第6期。

杨起全:<<美国的非盈利研究机构>>,预测,1991年第10期。

董大业:<<二战后美日科技政策之比较>>,世界历史,1992年第4期。

李明德:<<美国的国家实验室>>,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2年第5期。

李仲琥:<<国外高技术及其1产业政策发展的新动向>>,国际技术研究学报,1993年第3期。

杨剑:<<论美国的大科学体系之由来>>, 美国史研究通讯,1993年第7期。

中国高技术产业政策赴美考察团:<<美国高技术产业园区成功的经验>>中国软科学,1993年第3期。

鲍克:<<美国科技政策新动向>>,经济研究参考,1994年第74期。

[美]布朗斯康伯著,周源发译:<<美国是否需要技术政策?>>,湖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李春元:<<美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育可借鉴的经验>>,现代企业导刊,1994年第12期。

刘在卿、杨云英:<<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年第10期。

马琳: <<美国科技发展的新里程碑:克林顿总统的经济振兴计划>>,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2期。

戚超英:<<美国调整高技术战略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10期。

谭宗颖:<<美国的基础研究体制及其政策调整>><科学管理研究,1994年第12期。

晓竹:<<美国兰德公司的科研工作>>,外国军事学术,1994年第5期。

[俄]伊凡诺维奇著,邹先定译:<<美国的科研体制与改革>>,当代国际问题研究,1994年第3期。

周立人:<<论美国技术创新中政策与法规的作用>>,经济管理学报,1994年第6期。

李达:<<从美国硅谷看风险资本对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要意义,吉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奉立城:<<美国政府鼓励地区高技术开发的政策法令>>, 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1年第30期。

 

8.  科学和技术、信息、未来学学说

[美]卡恩, <<未来二百年>>,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1978年。

[美]卡恩等著, 上海市政协编译工作委员会译, <<今后二百年——美国和世界一幅远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著:<<世界面临挑战>>,人民出版社,1982年。

[美]席崇、澳图著, 黄明坚等译:<<面对未来,预测21世纪的生活>>,台北经济日报社,1982年。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

[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高锬、王宏周、魏章玲译,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台湾桂冠图书公司, 1989年。

[美]盖洛普、普罗克特著,黄秀惠译,<<预测2000年>>,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赖金男译:<<盖洛普2000大预测>>, 台北长河出版社, 1985年。

[美]甘哈曼著, 林怀卿译, <<第四次浪潮==The Fourth Wave>>,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4年10月。

[美]康恩著, 蔡绅章译, <<未来的预测: 未来两百年世界展望>>,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84年。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前景和前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台北业强出版社,1988年。

[美]鲍彻等著, 张念椿译:<<预测与未来学研究>>,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5年。

[民主德国]J·于尔根·库钦斯基著:<<生产力的四次革命--理论和对比>>,商务印书馆,1984年。

[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孙道章等译, <<大趋势>>,新华出版社,1984年;姚琮编译: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魏永译,<<未来大趋势>>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孙小明译:<<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秦征麟等译, <<未来的冲击>>贵阳人民出版社,1985年。

[美]阿西摩夫著, 鲁达、翁菊容译:<<变! 未来一瞥>>,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年。

高恩等著: <<信息学——跨学科的探讨>>,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6年。

高放主编:<<评‘第三次浪潮’>>,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美]汤姆·斯托尼尔著:<<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编:<<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美]马克·尤里·波拉特著:<<信息经济>>,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苏]B·杰缅丘诺克著:<<当代美国的技术统治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陆象淦著:<<走向二十二世纪--卡恩的大过渡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 顾宏远等译:<<未来学家谈未来>>,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约翰·奈斯比特、阿布尔丹著,万宝定等译:<<展望90年代——西方企业的社会新动向>>,国际文化出版社, 1987年。

维克多·奥辛廷斯基著, 徐元译, <<未来启示录 苏美思想家谈未来>>, 当代学术思潮译丛,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年。

[美]约翰·奈斯比特、帕·阿博顿妮著,贾冠颜等译:<<2000年大趋势——九十年代新趋向>>,东方出版社 ,1990年。

[美]V.布什:<<科学的贫困>>,三联书店,1991年。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吴靖平:<<当代美国技术统治主义理论的演变及发展>>,清华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张云源:<<西方经济学中的技术创新理论及其研究>>,国外科技政策和管理1991年第5期。

 

9.  科技是生产力 

黄安年:<<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不容篡改>>, 解放军报1978年3月24日。

钱学森:<<关于新技术革命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理论月刊,1984年第5期; 百科知识1984年第6期。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安年撰稿)_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08878.html

上一篇:国外对世界现代史学的研究
下一篇:全球化、区域化、多样化研究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