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现代史代表性著作、资料和基本工具书
【20世纪世界史导读资料,主编黄安年1996.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年11月7日发布(第33677篇)
【信件手稿纪实资料】(GRZL编号第GRZL研究生060)
这里发布的是我保存的《二十世纪世界史导读》(上卷)中的一 5 《世界现代史代表性著作、资料和基本工具书》
照片10张拍自该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世界现代史代表性著作、资料和基本工具书
一. 研究概述
1. 世界现代史学科的界定、起点和下线
在20世纪前,人们心目中世界现代历史的框架和观念同现在是很不相同的。由于世界一体化和多元化进程的加快, 历史发展到20世纪, 才真正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世界现代史的研究对象。在本世纪的地球上, 不仅是世界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而且和一体化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的多元化进程也更为明显了。在今天研究世界现代历史仅仅限于政治和经济状况的阐述是不够的, 仅仅把研究的触角从传统的西欧、苏联、北美、日本以至扩大到亚非拉广大地区也是不够的。它不是一个地区重点阐述的增减或转移, 不是像拼盘似的地区加阶段加线索等于现代世界史, 也不仅仅是把时限从四、五十年代逐步下延到六、七、八、九十年代。作为现代世界史它不能仅仅写成一部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史或现代世界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史。它还应该包含对现代世界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历史的纵横概括。
新中国的世界现代史研究著作一般是从大学的教材建设开始的, 通常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历史和社会主义运动新纪元的角度看, 这是无可争议的。随着我国学术界对世界现代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出现了以一次大战和十月革命为起点的见解,80年代末期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持以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的见解。世界现代史的下线划在哪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不少学者的世界现代史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下线。二战后, 世界现代史的下线不断延伸, 以二战为下线、60 年代、70年代
、80年代为下线的先后出现, 近年来又出现了以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为下线的见解。这表明实际上世界现代史的下线就是当今历史的最新进展, 只是为了便于概述和考察往往选择一个或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作为划线的标记。用一代人以前的事件作为提供当时代人的世界现代史下线, 显然缺乏时代感。我们认为世界现代史就是二十世纪世界史; 它是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和现代社会主义体系发展和相互关系为中心内容的全球现代化和多元化进程加速的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史。现代世界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界标,划分为两个时期即1914--19
45的现代时期和1945-1995年的当代时期。在学术界一般称前者为现代世界史,后者为当代世界史。
2. 世界现代史第一时期(1900-1945)
1900-1945年世界现代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酝酿和展开时期,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开始现代化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蕴酿时期。这一时期又以1929年为界划分两个阶段。在1929年前①世纪之交是西方世界由近代农业为主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时期。②在科学技术领域, 出现了跨世纪的电力和内燃机革命以及交通和通讯现代化、管理科学的大发展,30年代起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蕴酿。③资本主义经济在由自由放任制度向垄断主体制度和平转化的同时, 在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间矛盾激化的基础上爆发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④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俄国于1917年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推动了战后初期社会主义运动和西方世界革命运动一度高涨。⑤战后战胜国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由英法主宰世界, 美日加紧在太平洋地区争夺的国际关系格局。⑥到了本世纪的二十年代中期,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和相对稳定的繁荣景象,同时在经济上也存在潜伏危机, 法西斯势力抬头。⑦与此同时亚洲和北非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一度高涨。⑧苏联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和国内反革命的叛乱, 一度实施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经济政策, 随后又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对世界现代史具有转折意义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它对西方国内社会经济制度和政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大危机前, 西方国家经济思想的主流是强调自由放任。在大危机的强烈冲击下, 迫使各国政府和经济学界转而探索通过强化国家干预的途径来挽救资本制度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 凯恩斯学说开始应运而生。②在危机冲击下,西方各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确立带来重要的影响,尤其是1933-1939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各具特色的政策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逐步调整。③但是,德、意、日在危机中实行的强化国家统制经济模式走上了对外扩张侵略的道路。④在这期间,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了引人注目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以行政方法管理经济为主的、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⑤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转化为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和反法西斯主义侵略扩张, 维护民主与平等的矛盾, 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扩大为全球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⑥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特别是二十世纪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转折点; 是战争史上的转折点,是技术革命兴起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这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就成了划分现代和当代世界的界标。
3. 当代现代史时期——(1945-1995)
1945年9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以来至今是当代世界史时期,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腐朽趋势共存时期。是当代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时期。也是当代民族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兴起和困扰同在的时期。它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全球性影响的深化和扩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1945--1969年和1969年以来的两个阶段。
在1945-1969年期间:①是社会主义力量的大发展和大分化时期。②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无论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种国家类型的力量消长对比,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过程中所占的地位等方面看, 均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③形成美苏两极雅尔塔体制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美苏之间、社会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之间冷战共处。④第三世界力量开始兴起, 出现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其中极大部分走上的反帝的新兴资本主义道路。这也是法国、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新兴独立国家的政策调整时期。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对当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70年代以来的当代世界:①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和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重大曲折。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继续发展的同时面临新的困扰, 处于重要的调整时期。③这一时期,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强,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④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苏联和东欧的解体, 雅尔塔体制和美苏冷战结束。它宣布了苏联霸权势力的结束, 也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势力; 它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⑤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和力量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 扩大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以及和平与发展等一系列新课题。⑥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革命为龙头, 向纵深和横广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 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进入九十年代的跨世纪时期,新科学技术革命正面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⑦90年代初雅尔塔体制解体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正在蕴酿新的组合,人们正密切注视和估量着它对整个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⑧当代世界还面临一系列全球一体化、区域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新问题。如人口、环境和资源、恐怖行为、贩运毒品、爱滋病流行、移民和难民潮、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犯罪新形式
、文化精神危机等问题。
二. 研究热点评介
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的界定和分期 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至的热点之一。目前不少学者强调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取20世纪开始说比十月革命起点说或第一次世界大战说和俄国十月革命起点说更符合世界现代史学科特点和历史实际。其理由大体可归纳为①从现代经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界定比之政治制度变化来界定更稳妥
。②它客观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两大势力的发展和较量及时代特征。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正是世界现代史上的最重大、最有影响的事件。这两大势力的发展和较量构成了本世纪经济和政治变迁的主要内容。③它也确切地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世界大战的内在联系。④作为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作反映的是现实, 这一界定符合现时代的实际。
世界现代史体系的时代特征 对于世界现代史的时代特征的概括,有过以下几种不同提法, 迄今看法不尽认同。①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论, 或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论、垄断资本主义向民主社会主义时代过渡论、总危机时代论。②资本主义统治和战胜社会主义时代论。③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论。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论。⑤工业革命时代和科技革命时代论、信息时代论。⑥全球一体化时代论。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共处和竞争时代论。
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矛盾 在世界现代历史进程中,对于主要矛盾的概述学术界看法不一, 但在存在着许多重要矛盾的看法基本认同。①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间,以及各阶级和集团间的矛盾。⑤社会主义国家间和前社会主义国家内的矛盾。⑥民族独立国家间以及民族独立国家内部的矛盾, 它包括新兴独立国家之间的矛盾。⑦全球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丰裕和贫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人口问题、以及社会文化差异间的矛盾。一般认为上述各种重要矛盾演变和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构成了世界现代历史尤其是当代世界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对象。
世界现代史体系的演变
作为一部世界现代史的体系, 在我国有过以西欧中心的体系、有过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中心的体系、甚至在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地区有过大东亚共荣圈为中心的体系。这些体系不能正确反映世界现代历史的真实。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了以苏联社会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现代史体系, 包括以苏联为中心的现代世界政治史、现代国际关系史体系, 还有以东风压倒西风为特色的两大阵营史体系。这些各自不同的体系,固然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不能说已很好地反映了20世纪的真实全貌和时代特色。在我国世界史领域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谷城教授编著的<<世界史>>,提出了世界通史不是国别史总和的主张。1962年周一良、吴于廑教授主编的四卷本<<世界通史>>面世, 但是没有能够公开出版世界现代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以大学教材为主要用途的现代世界史和当代世界史各种版本纷纷问世, 从80年代到90年代以来没有中断。最新的有吴于廑、齐世荣教授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这些教材力图正确反映时代特征,吸收国内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在突破旧体系上作出了可贵的尝试, 但是和全球化多元化特色及整体史学发展的需求来看还有不小的差距。
世界现代史研究应坚持的原则 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中一般强调应遵循以下一些重要原则。①坚持实践第一标准和社会生产力为主标准。实践标准在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中是必需坚持的一项大是大非标准, 它实际上涉及在学术和教育领域要不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的问题。是本本第一还是实践第一? 根据什么标准检验我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现代民族主义、现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以及现时代特征(包括现代国际关系)的认识正确与否? 至于社会生产力标准, 这是从中共七大就谈起的、经历了半个世纪多次反复、来之不易的划分社会进步与后退的是非标准。至于生产力标准如何判断各有不同的理解, 把生产力水平的综合考察, 简单理解为只是对几项经济指标的研究是不全面的, 以此来否定社会生产力标准本身是不妥的。②坚持历史现状和理论的统一、基础与提高统一。力求历史、现状和理论的统一对于现代和当代世界史的建设和教学尤为重要。不只是要求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切忌以论代史、史从论出就史论史; 而且特别要重视世界现状这一最新的历史现实。在很大程度上, 现状是历史的最新延续, 是现代世界史区别与近代和古代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决不能对现状的研究和跟踪有丝毫的轻视和排斥; 不能以它是所谓“时事政策”说、“尚无定论不稳定”说等为借口而排斥当代史的延续教学。③注意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的兼容, 做到基础与提高统一是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中应遵循的另一项重要原则。各类中学乃至大学本科的基础历史课程,无疑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然而它决不是基础知识结构的陈旧不变
。基本知识对于现当代史来说是不断更新和充实的。基本知识、传统知识和最新科学成果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而且必需更新, 使最新成果中的一部分成为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④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全球性、知识性的统一。科学性要求在教学中反映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要求提供的知识是经得起实践反复的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时代性要求正确反映20世纪时代特征, 这里考查的是20世纪而不是预测21世纪、22世纪。全球性要求世界现代史特别是当代史反映影响全球的重大问题及其规律性的变化。就全球性来说,当代世界是古代和近代无法比拟的, 那种国别+地区+加阶段的叙述法用到现代和当代, 势必模糊了全球性的特色。知识性要求知识要素贯穿始终, 不能有头无尾, 前后不连贯; 作为教材自然也要求可读性, 做到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富有启迪。
研究世界现代史重视世界当代史的意义 加强和普及世界现代和当代历史的教学和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许多学者认为:①它有助于人们认清世界现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坚信通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与资本主义和平竞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念。②它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现代社会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现代民族主义, 现代世界的全球化、区域化和多元关系、现代世界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 从而加深对20世纪这个时代特征的理解, 树立符合实际的科学的球情观和建立在对球情正确判断基础上的国情观。③它有助于人们立足中华, 放眼世界, 发现和研究我们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增强我们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时代感、紧迫感; 推动我们有效地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客观地说我们和先进强国的差距不是一代而是几代人的差距, 保持这一清醒头脑, 有助于我们既增强危机感又避免急躁冒进病, 企图一个早晨赶超先进强国。只有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紧紧搞好经济建设,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搞上去, 才能圆这个强国梦。④它有助于推动我国的国际交往和对外开放, 并有助于利用外部环境和适应外部的变化, 争取比较持久的和平环境, 充分利用外资、外技、外才, 以及外来优秀文化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大业。⑤它还有助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清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没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历史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 离开了对现当代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 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就谈不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并在和平竞争共处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离开了对现当代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坚持改革开放,借鉴各国先进经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离开了对现当代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中华民族难以在21世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 进一步研究建议
第一, 建设和完善富有时代气息的世界现代史和当代世界史科学体系是当务之急 社会实践和人们的直觉都表明本世纪的变化是史无前例、令人目不暇接的, 怎样认识这个大千世界, 是五花八门,各持己见的。然而,人们深感理论滞后、世界现代史学研究滞后的现象则是大同小异的。这种情况显然不能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世界现代史。它要求我们的世界现代史要正确反映20世纪的世界现实。它又要求我们的世界现代史胸怀国情立足“球情”, 把国情和“球情”紧密地联系起来。它还要求我们的世界现代史要借鉴当今东南西北各国的史学研究精华, 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世界史学。
第二, 加强对20世纪世界史的宏观整体研究 这是迄今世界现代史的薄弱环节, 其中包括对世纪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的基本资料的建设和重大专题研究。
第三, 加强对国别地区史、专题史中薄弱环节的深入研究 其中尤其要注意对新兴的东亚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南亚地区、拉美中等发展中国家地区、非洲贫困地区的研究。
第四, 加强对跨世纪问题的历史和现状跟踪研究
第五, 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对20世纪重大理论问题开展实是求是的创造性的研究。特别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主义和现代民族主义的研究。
四. 中文参考论著选目
1. 世界现代史
北京大学简明世界史编写组:<<简明世界史>>(现代部分),人民出版社,1974,1975年。
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世界现代史(1917-1945)>>, 南开大学,1977年。
李迈先著:<<西洋现代史>>,台湾三民书局,1978年。
[苏联]苏联科学院编:<<世界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1917-1945),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纯武、严志良等编著:<<简明世界通史>>,下册,现代篇,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编,王春良、祝明通编:<<世界现代史>>(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王贵正、夏景才、曲培洛、李树藩编:<<世界现代史>>(大学历史系自学丛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文业主编:<<世界近现代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石广等编著:<<世界现代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989年,1992年。
吴继德、高平仲、唐同明、李安华等编著:<<世界现代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
夏景才、王贵厚、曲培洛主编:<<世界现代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徐康明编:<<世界现代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现代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陈英吴、叶伯华等编写:<<世界现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凌治彬主编:<<世界现代史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
齐世荣等著:<<人类历史的进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苏州大学历史系编:<<世界现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汪宏玉主编:<<世界现代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刘明翰、海恩忠主编:<<世界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英]C·L·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898-1945),第2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唐仕润著:<<世界现代史>>,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徐天新、彭树智、张大卫、张宏毅编著:<<世界现代史>>(中学教师历史教材),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7年。
黄安年编:<<当代世界史>>(内部教材),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1988年。
[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三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
王斯德主编:<<现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徐保森主编:<<世界现代史>>,中国地质出版社,1988年。
王开琚主编:<<世界现代史>>上册,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万松玉、马真玉编:<<世界现代史新编>>(含当代),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1914-1945)>>,北京师大出版社,1990年。
叶伯华、陈英吴主编:<<现代世界史简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林家恒主编:<<世界现代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
林家恒、赵菊玲主编:<<世界现代简史>>,北京高教出版社,1991年。
丘少伟、贾东海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茂梓主编:<<世界现代史:1917-1945)>>,中国国际广播公司出版社,1992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王春良编著:<<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测绘出版社,1994年。
郭小凌主编,黄安年参编:<<人类进步的历程——世界历史述要>>,华夏出版社,1995年。
2. 世界当代史
戴志先编著:<<战后世界史>>,湖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
李植楠、高明振主编:<<当代世界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王春良、祝明、张培义、隋兆蔚、朱茂锋、关绍纪主编:<<世界现代史))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彭树智、胡祥益主编:<<当代世界史讲座>>,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陈英吴、叶伯华、杨成竹主编:<<当代世界史简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孙国璋主编:<<简明世界现当代史>>,黄山书店,1989年。
王开琚主编:<<世界现代史>>下册,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王斯德、钱洪主编:<<当代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吴继德主编:<<当代世界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于振武主编:<<世界现代史>>,嘿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徐天新、梁志明、谭圣安、李玉编著:<<当代世界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象、严志良主编:<<新编世界当代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沈学善、张脉强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徐天新等主编:<<当代世界史(1945-1992)>>,人民出版社,1993年。
段炳麟主编,卢文璞、张宏毅、黄安年参编:<<世界当代史(1945-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彭树智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赵菊玲主编:<<世界当代史问题纵横>>,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
3. 世界现代、当代史资料、论文集、大事记
中国人民大学编:<<世界通史参考资料>>(现代部分),1-5册,人大出版社,1959,1960年。
[美]兰格主编:<<世界史编年手册>>(现代部分),三联书店,1978年。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编:<<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自第1--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992年。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编(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编(现代部分)>>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世界现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
华东师大历史系资料室编:<<世界现代史报刊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49.10-1981.12),一、二,1983年。
王绳祖选译:<<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史资料丛刊),商务印书馆,1983年。
王铁崖、王绳祖选译:<<1898-1914年的欧洲国际关系>>(世界史资料丛刊),商务印书馆,1983年。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编:<<世界现代史中文参考书目(1917-1945)>>,1984年。
阚思静选译:<<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世界史资料丛刊),商务印书馆,1984年。
吴成平编:<<世界现代史大事记(1917-1959)>>,上海知识出版社,1984年。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现代部分), 上下分册,重庆出版社,1984年。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世界现代史论文集>>,1984年。
<<外国史知识丛书编委会>>编:<<世界现代史重大事件简介,1917-1938)>>,重庆出版社,1986年。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 1,2,3,4分册,重庆出版社,1987年。
<<世界通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4)>>, 下册,现代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方 羽主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今天>>,知识出版社,1989年。
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张培德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戴月芳主编:<<20世纪全记录>>(1900-1989), 锦绣出版社(台北),1990年。
黄德禄、黄安年选译:<<1917-1939年的美国>>,(世界史资料丛刊),商务印书馆,1990年。
齐世荣主编, 张宏毅分册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
王春良主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 东方出版社,1990年。
曹世文主编:<<20世纪大事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关耐冬、罗晖主编:<<世界现代史教学参考图册>>,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1年。
郝承敦主编:<<世界现代史学术争鸣>>,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高明振、肖德才主编:<<二十世纪要事概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孙丽霖等编译:<<二十世纪环球热点事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与20世纪相关工具书、资料、论集
<<当代国际人物词典>>编写组:<<当代国际人物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杨碧川编撰:<<世界史大辞典>>,远流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1年。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编选组:<<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下),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靳文翰等<<世界历史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世界历史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李永采编著:<<外国历史大事纪年>>,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刘宗绪、郭澎主编:<<简明历史事件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英]豪厄特主编:<<世界历史词典(简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
张殿吉主编:<<外国历史大事典>>,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89年。
姜德昌等主编:<<世界大事典>>,南海出版社(海口),1991年。
辽宁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年表>>编写组:<<世界历史年表>>,1981年。
苏联百科全书出版学术委员会:<<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人物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
沈学善主编:<<二十世纪国际问题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吴春秋主编:<<世界战争通鉴>>(下册),国际文化出版社,1994年。
吴富恒主编:<<外国大事典>>,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年。
张秀枫主编:<<震撼世界历史的100个里程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邓蜀生、张秀平、杨慧玫主编,黄安年本册主编:<<影响世界的100次事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邓蜀生、张秀平、杨慧玫主编,杨慧玫本册主编:<<影响世界的100个人物>>,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邓蜀生、张秀平、杨慧玫主编,彭光谦、亮月槐本册主编:<<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
邓蜀生、张秀平、杨慧玫主编,张秀平本册主编:<<影响世界的100种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邓蜀生、张秀平、杨慧玫主编,邓蜀生、方生本册主编:<<影响世界的100本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世界知识年鉴>>, 1980年以来各年。
<<世界经济年鉴>>, 1981年以来各年。
<<国际条约集>>, 1917年以来各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卷。
6. 世界当代现代史工具书
[英]帕尔默编著:<<二十世纪历史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
曹卫平编著:<<世界现代史简明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张 象主编:<<当代知识辞典>>,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7. 世界现代当代史研究
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伍宗华:<<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与世界现代史分期>>,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李植楠等:<<从世界全局看现代史主流的几点尝试意见>>,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齐世荣:<<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简介西方研究现代史的情况>>,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6期。
张象等:<<试论世界现代史的体系问题>>,南开学报,1980年第2期。
刘绪贻:<<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84年第11期。
欧正文:<<建立“当代世界史”专门学科绉议:兼谈二战后世界史教材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郑州),
1984年第4期。
张培义:<<三十五年来我国世界史研究概况>>,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
吴于廑:<<研究世界历史要重视横向发展>>,光明日报1984年11月21日。
陈显泗等:<<关于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时期划分的标志问题——再论现代史的分期>>,信阳师范学院学
报,1985年第3期。
吴于廑:<<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在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呼和浩特学术会议上的发言,1985年。
张宏毅:<<世界史学科建设中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编写战后世界史教科书>>,世界历史,1985年第10期。
彩 安:<<世界史的世界性>>,社会科学评论,1987年第11期。
石 卞:<<世界历史研究应当联系现实>>,世界历史,1987年第1期。
张宏毅:<<世界现代史若干问题商榷>>,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4期。
张 象:<<试论世界当代史的特点>>,历史教学,1987年第3期。
刘 彤:<<对世界现代史开端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思考>>,世界历史,1988年第5期。
彭树智:<<当代世界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当代世界史讲座绪论>>,史学月刊,1988年第3期。
齐世荣:<<关于开展世界现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2期。
黄安年:<<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光明日报,1989年1月4日。
郑寅达:<<现代世界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2期。
陈启能:<<世界史研究四十年:成就、不足与展望>>,史学理论,1989年第4期。
程人乾:<<世界现代历史发展图式新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黄安年:<<一百五十年来我国出版的美国史著译作纵览>>,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8期。
黄安年:<<十年,四十年和一百五十年----美国问题中文著译作综述>>,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1期。
王子耀:<<世界近现代史的界限问题>>,延安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沈学明:<<辨证地把握现代世界历史的大趋势>>,南通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张 泽:<<关于建立新的世界史体系问题>>, 渤海学刊,1991年第2期。
李植楠:<<关于世界现代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编<<通讯>>第10期,1992年11月。
齐世荣:<<漫谈有关提高世界现代史研究水平的几个问题>>,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编<<通讯>>第10期,
1992年11月。
张广智:<<略论世界史在20世纪的重构>>,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5期。
张 象:<<“科技发展与世界现代史”学术讨论会述要>>,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
张宏毅:<<四十年来世界现代史研究的理论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
陈从阳:<<世界整体发展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宏观考察>>,咸宁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黄安年:<<一个半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美国经济著、译作概述>>,世界经济,1993年第11期。
刘亭让:<<漫谈世界史教学中几个关系问题>>,益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罗荣渠:<<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世界史学科发展>>,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
马克尧:<<努力建立世界史学科的新体系>>,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彭树智:<<谈世界史学科建设>>,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黄安年:<<20世纪的现实和高中〈世界历史课本〉>>(上、下),历史教学,1994年11、12期。
齐世荣:<<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前景>>,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罗荣渠:<<“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再认识>>,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翁有利:<<世界史分期分段再研究>>,松辽学刊(四平),1994年第3期。
吴于廑:<<世界史 总序>>,载<<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张树栋、唐舒澜:<<关于世界史的新解释>>,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张 雄:<<“世界历史”与历史转折>>,争鸣(南昌),1994年第1期。
周中林:<<世界历史: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荆州师专学报(江陵),1994年第3期。
胡才珍:<<29世纪世界史研究的新思路——记20世纪世界史学术讨论会>>,世界历史,1995年第6期。
黄安年:<<当代世界50年的多样化统一进程>>,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黄安年:<<论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世界现代史>>,历史教学,1995年第10期。
[俄]丘巴良著,董进泉译:<<20世纪史:新的探索和新的问题>>,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沪),1995年第
5期。
杨 凯:<<世界当代史学术讨论会>>(1994年5月),世界史研究年刊,总1期,1995年。
黄安年:<<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历史教学,1996年第1期。
(黄安年撰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